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至尊宝和孙悟空,你究竟是谁?
其实同样对于眼底肿瘤,只有通过“多种模式的影像模式结合”这把镜子,才能看穿肿瘤的“肉体与灵魂”。北京同仁医院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9.9%,第二届同仁新技术影像板块就带来了同仁医院有关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影像学术精彩盛宴~其中有魏文斌教授高屋建瓴的总结,刘月明医生口若莲花的主持,各位发言专家严谨深刻的学术分享,各位眼科同道速来围观!
如果您想了解每一种具体的影像特征,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
传送门:
http://mp.weixin.qq.com/s/h3bUbXQh7QQMSiLvEH2Bkw
小脉络膜黑色素瘤对眼科医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临床重点讨论的部分。Shields教授提出的TFSOMUHHD法则如下:
T:thickness肿瘤厚度>2mm,小的肿瘤可用海德堡EDI-OCT进行测量
F:fluid视网膜下液,OCT上可见与视网膜下液相邻的视网膜外层光感受器细胞层“毛茸茸”(shaggy) 的改变
S:symptom症状
O:orange pigment橘色色素,对应为高自发荧光表现
M:margin肿瘤边缘位于近视盘3mm以内
UH:ultrasonographic hollowness超声“挖空征”
H:halo absence无脱色素环(痣的周围可出现,提示良性可能性大)
D:drusen absence无玻璃膜疣
关于Shields教授提出的TFSOMUHHD法则,具有上述危险因素中任意1个危险因素者,怀疑有转为恶性的可能;具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五年内转为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达50%以上,建议对具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患者进行治疗干预。
海德堡EDI-OCT可帮助医生对断层结构改变进行清晰成像,并且进行测量。
传送门:
http://mp.weixin.qq.com/s/Ogxnw7Rf42ZYK0XDchST_g
脉络膜黑色素瘤最具有特征的表现是瘤体的滋养血管在ICGA显示为双循环,即眼底肿瘤和正常脉络膜血管同时显影,其形状为发夹状,螺旋状,剪刀状,明显的扩张。脉络膜黑色素瘤的ICGA影像特征小结:
1.
色素含量多,血管含量少——瘤体低荧光
2.
色素含量少,血管含量多——瘤体斑驳高荧光及渗漏
3.
脉络膜黑色素瘤特征性的双循环——瘤体,血管任性,无序无规律不规则
4.
丰富的大管径的肿瘤自体血管增殖旺盛。
海德堡共焦激光造影可实现FFA+ICGA同步同屏造影,图像非常清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宝贵的影像学依据,别誉为“最清晰的造影”。
传送门:
http://mp.weixin.qq.com/s/daQmlLQb9a4Q36Udgf8D4Q
根据书籍及经验,杨文利教授总结了二维超声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诊断五大特点如下:
1.
Solid consistency实性占位
2.
Collar button shape领扣征
3.
Low to medium internal echo相对低到中等内回声
4.
Regular internal structure内部结构规则
5.
Internal blood flow内部血流信号
除了以上五大特点以外,杨文利教授提到还有一些附加特点:
1.
声衰减
2.
脉络膜凹陷
3.
后巩膜凹陷
4.
继发视网膜脱离
杨文利教授还介绍了最新的声学造影,利用时间强度曲线更好的进行鉴别诊断。
传送门:
http://mp.weixin.qq.com/s/L71jpVcb6o0ZIdzwJt7dcA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MR诊断:
形态:多呈蘑菇形,半球形,纵横比大,边缘光整
信号:
呈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具有特异性
增强扫描:肿瘤轻中度强化,视网膜脱离不强化
动态增强:速升速降型或流出型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MR征象与病理相关:黑色素瘤信号与黑色素含量相关。利用MR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传送门:
http://mp.weixin.qq.com/s/1I06jVEqGweK_rt2HOz6JA
成人眼内肿瘤鉴别诊断的基本思路,包括部位、颜色、概率、病史、生长方式等。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细胞特点:黑色素细胞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脊,细胞形态分为梭形细胞型和上皮样细胞型。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视频,感谢北京同仁医院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海德堡多模式影像诊断平台,助力眼科医生看到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更多影像细节!
封面图片参考文献:Vidoris AAC, Maia A, Lowen M, et al. Outcomes of primary endoresection for choroidal melanoma. Int J Retina Vitreous. 2017 Nov 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