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浪小鱼儿
一个脑子有病的人。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写作有温度的文章。 公众号:生活手术刀,再不开公众号,我写的文章都不是我的了! 微信号:chonglangxiaoyuer(就是冲浪小鱼儿的全拼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冲浪小鱼儿

生活手术刀|真希望你做一个不被裹挟,而会逃跑的英雄!

冲浪小鱼儿  · 简书  ·  · 2017-12-03 10:37

正文


1

实在不想写这篇文章,因为肯定会挨骂,马后炮、懦夫、胆小鬼、混蛋、无耻、冷漠……甚至更难听的字眼都会被无情地朝我骂过来。 但我还是要写,因为文字是可以救人的,我希望你做一个不被裹挟,而会逃跑的英雄!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活着,活下去,才有希望。

前些天,社会上发生了一些大家特别不愿意听到的事情,特别是三原色事件。大家都被裹挟了,被推着走,事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没有性侵,造谣的女主角也被抓起来了。

这件事情看似很荒唐,荒唐地让人愤怒,任谁也不愿意坐视不管、置之不理。当我们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大家都被愤怒和情绪控制了。

这个造谣的女士说的话有些是真的,比如扎针,但又有很大一部分又是假的,比如性侵。

她精准地利用了大家的心理,幼童、老男人再加上性侵,这几个关键的词汇一组合,任谁也无法冷静。 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是怎样了,我们的人性到哪里去了,还有没有天理和王法了?

不得不说,这位家长的初衷是好的,她想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所以编造了这些非常过火的东西。

但是对这个社会来讲,特别是对于社会历练缺乏、又满腔热血的青年同学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因为大家都被裹挟了,被情绪推着走了,所以那几天首页上全是关于抨击、批判以至于谩骂的文章。

我的一个好朋友也写了,我无法劝她,因为阅读量和点赞数很多。这说明她写得不错,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大家想起了外国拍摄的此类电影,探讨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一个口径,幼儿园不行、政府不行、这个社会不行。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塑料紫菜,喷药蜜桃,谣言跑得飞快,最终结果害人害己。

马克吐温曾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关于这种社会热点,大家都很愿去写,抛开文字不论,我看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比我这个庸俗无味、脑子有病的人强多了。

可是大家的讨论大都很肤浅,因为之前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这些问题都是近些年才产生的。 看了两三天的新闻,可能还没有两三天,在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之前,就轻易下结论,这事儿是这样这样的,你们不能那样那样。

咆哮、谩骂、发泄、戾气……这些都不是我最害怕的东西,我最怕的是你们的不理智,被裹挟,没有自己的思想,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凭着年轻气盛、满腔热血,被别人别有用心地利用,或者说你本来是想做好事,而且是用心地、全力地去做,可是到最后却发现,你所做的一切,方向错了,是在变相地助纣为虐。

在集体愤怒中,你们让我想到了“文革”,想到了那个被扭曲时代无情摧残和裹挟着的青年们,特别是那些青年学生们。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死掉了,为了心中的满腔热血,为了自己的美好理想,为了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王小波在《革命时期的爱情》中写道,“除了科学,我对看人家打架也有兴趣。六七年夏天在我住的地方发生过好多场动矛枪的武斗。当时我想看,又怕谁会顺手扎我一枪,所以就爬到了树上。

其实没有谁要扎我,别人经过时,只是问一声:小孩,那边的人在哪里?我就手打凉棚到处看看,然后说:图书馆那边好像藏了一疙瘩。人家真打起来时,十之八九隔得挺远,看不真切。只有一次例外,就在我呆的树下打了起来,还有人被捅死了。

那天没见到身挂三合板、手拿"拿起笔做刀枪"的那伙人,所以大家都穿标准铠甲:刺杀护具包铁皮,手持锋利长枪。乒乒乓乓响了一阵后,就听一声怪叫,有人被扎穿了。一丈长的矛枪有四五尺扎进了身子,起码有四尺多从身后冒了出来。

这说明捅枪的人使了不少劲,也说明甲太不结实。没被扎穿的人怪叫一声,逃到一箭之地以外去了。只剩下那个倒霉蛋扔下枪在地上旋转,还有我被困在树上。他就那么一圈圈地转着,嘴里"呃呃"的叫唤。

大夏天的,我觉得冷起来了,心里爱莫能助地想着:瞧着罢,已经只会发元音,不会发辅音了。后来我又咬着手指想道:<<太平广记>>上说,安禄山能做胡旋之舞,大概就是这样的罢。书上说,安禄山能手擎铜壶做舞, 而眼前这个人手里虽然没有壶,身上插了一条长枪,仿佛有四只手,在壮观方面还是差不多。

还想了些别的,但是现在都想不起来了。因为那个人仰起头来,朝着我扬起一只手。那张脸拉得那么长,眼珠子几乎瞪出了眼眶,我看见了他的全部眼白,外加拴着眼珠的那些韧带。嘴也张得极大,黄灿灿的牙,看来有一阵子没顾上刷牙了,牙缝里全是血。

我觉得他的脸呈之字形,扭了三道弯——然后他又转了半圈,就倒下了。后来我和X海鹰说起这件事,下结论道: 当时那个人除了很疼之外,肯定还觉得如梦方醒。

2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是非常容易被裹挟的,他们大都思想单纯,正处于独立思考体系的搭建期。就拿我的亲身经历老说吧。我喜欢篮球,在大学里经常去打。相对来说,篮球还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有对抗就有碰撞,有碰撞就有火花,有火花就有冲突。所以在球场上,打架斗殴就是常有的事情,这事儿我也干过,抡皮锤、架肘子,胡乱一阵王八拳。

有时候骂几句,有时候掐几架,有时候赢了,有时候输了,但是打得没有那么厉害,赤手空拳地打,发泄出去就完了。

可是在球场上每年因为打球致死的人,完全不在少数,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谁都不肯吃亏。

打不过,受了气,总觉得在打赢的人面前、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就要报复。厉害些的, 买把刀,瞅准机会,插了进去。刚刚捅进去,是愤怒的;看着血浆哗哗流出,是快乐的;等血染红了地面,是害怕的;看到他在不断抽搐挣扎,是后悔的……

那时想到了跑,可是又能跑到哪里去呢?就这样再也打不了篮球了,再也上不了大学了,再也回不到单纯的过去了。

这还算小事儿,碰到的最厉害的是群殴,当时两个宿舍的人去打球,因为一点小冲突,一方吃了亏,赶忙回去叫人,就要开打。

可是人家对方也不能吃眼前亏,开始喊人,最终球场上围了乌压压一大群人,得有几百口子。

一般来讲,人多的时候是打不起来的,因为大家都有熟人,当然这是初中的经验。可是这次情况不同,属于不同的学系,不同的楼道,不同的年级,大学太大了,好几万人,大都没见过 。

即使见过又能怎样,也就半面之缘,打起来,管他谁是谁!

刚开始是讲理的。“哥们,你怎么能打人呢?”带头大哥出来了,也不知道是怎么选出来的,这是个临时推举,估计没有几分钟的事儿。

对方不说话。

“哎呦,我说哥们,道个歉就完了。嘛事儿没有!”一哥们操着天津话,在那里打圆场。

对方还是不说话。

“道不道歉?操你妈的!”

对方还是不说话,握紧了拳头,但没有打过去,对面的人实在太多,肯定打不过。

“操你妈的!”吃了亏的同学一看人多,赶紧骂两句,气势汹汹地过去推搡。

打人的哥们,绝对不能怂,那么多人呢!大吼一声,“操!”,冲着脸上又是一拳。这拳把吃亏的同学打蒙了,把周围的人都打蒙了。

但是打人的哥们不傻,利用这零点零几秒的时间,转身就跑。

大家反应过来了,带头大哥开始发威,“操,揍他。”

带着一大群人就追了过去,好似黑黑的蚁群,那些攒动的人头似乎比蚂蚁大得多,又似乎不如蚂蚁,或者比蚂蚁小得多。

后来的事情就不知道,人多打不起来,反正没听到过死人,也就放心了。

冷眼看着他们,似乎像一场闹剧,后面的人跑着跟去干什么呢?

3

如果事情都像这上面的那场闹剧一样,该是多好,可是却又不能,生活远远比电影更精彩。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挺大,下面还有很多下属单位。因为在机关上,接触的基本上都是下属单位的领导,和基层员工打交道的还真是不多,直到那天……

那天单位上安静极了,安静地有些瘆人,几乎所有的领导都没有来上班,这种不正常让我感觉到肯定是出大事儿了, 因为丛林捕食者在偷袭猎物之前,整个林子都会呈现出可怕的寂静,那是死亡的味道。

果不其然,从同事口中,我知道出大事儿了,死人了。车祸,酒驾,两死一伤……

事情就发生在昨天晚上,执法中队夜间巡查,其中有个老同事给队长提议,高新区那边新开了家炒鸡店,据说很不错,晚上去喝两盅。

大晚上的夜深人静,没有监督,领导也没怎么上心,都是自家兄弟,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一合计就去了,喝得人仰马翻,不亦乐乎,都是些队长的铁杆兄弟,有木头,根子,刚子。

那天根子和刚子本应值班,但是经不住老同事们撺掇,就去了。当时刚子很小,比我大不了几岁,二十六吧,花一般的年纪。他快结婚了,女朋友很漂亮,家庭条件很好的。

那天酒足饭饱之后,本想开公车回岗位,可是队长有心眼,现在形势这么紧,换私车回去吧。就把一块儿来的朱姐的车钥匙给了木头,开着她新买的城市越野车送兄弟们回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早安晚安心语  ·  从前的我错了,现在的我明白了
7 年前
Python新手营  ·  徐晓东事件,马云随笔
7 年前
UI头条  ·  2017 欧洲设计奖作品欣赏
7 年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最高院驳回再审申请,“奥普aopu”商标无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