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补丁
不过是一块补丁而已,既不温暖,亦难遮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补丁

听说这届买基金的新韭菜,都哭哭咧咧地说“不想玩了”?

思维补丁  · 公众号  ·  · 2021-03-11 20: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思维补丁的 第622篇 文章

很好听,推荐听听!

朋友,别一惊一乍像个韭菜。


(一)

“在?看看基金。”

短短5个字,可以说是本周最恐怖的故事了。

周一妇女节,A股尽显“渣男”本性,跌得既不讲男德又不讲武德,神创版暴跌近5%,绿到她发光,一步就跨进了技术性熊市。


周二暴跌继续,盘面上一度上演深V反转,不过空军爷爷来势汹汹,砸得神秘力量直呼“惹不起惹不起”,趋势指标神创版又跌了将近100个点。



牛年至此,偏股型基金平均跌幅已超过15个百分点,有相当一部分回撤控制的不好的公募基金,年后短短十几个交易日,净值已经跌没了30%以上。

无论是张坤、刘彦春还是朱少醒,他们旗下管理的基金讨论区中,都有亏钱的投资者在痛骂:

“狗屁明星基金经理,市场这么大风险没预见到?不会提前调仓吗?”

公募基金界的“顶流”,屡屡登上热搜的蔡嵩松,更是被弹幕骂的体无完肤,从曾经的“蔡皇”沦为“蔡狗”。


而在短短一个月之前,张坤还被人亲切地称为坤坤,投资者像追星一样为他打call,成立粉丝后援会,“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的Slogan满天飞。


此情此境,不由地让人感叹,换了人间。

我不知道有多少新韭菜下场之前,诚实地做过投资者风险能力测试。

比如下面这道题,我相信,很多人下场之前选的都是C和D,但实际上大多数未经市场先生教育的嫩韭菜,心里承受能力都是A和B。


其实,很多人对自己的心性并不了解,根本谈不上“诚实”地面对自己。

(二)

风物长宜放眼量。

暴跌过后,支付宝给全体投资者写了一封公开信,我觉得写的不错。


但我也知道,对于众多新韭菜而言,这些话,多半是看不下去的。

基金粉圈化的社交化的背后,是新韭菜对严肃理财话题的娱乐化解构和粗浅认知。

有多少年轻人连基金的持仓都不看,只听朋友和同事推荐就无脑买入了?

大多数看别人赚钱而冲进来的新韭菜,既误会了基金,也误会了自己对基金的理解。

如果听朋友同事推荐一路买买买,就可以轻轻松松走上人生巅峰——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赚钱也从来没有这么简单。

要知道,资本市场汇聚了这个星球上最贪婪、最冷血,也最聪明的一群人。

基金经理也是人,抛却投资水平和自身心性之外,国内公募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掣肘,正是为数众多的新进投资者。

这些人的买入和赎回,常常呈汹涌之势。

华宝证券的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基民有超过42%的投资者,会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申购和赎回,而能持有一年以上的基金投资者,仅有22%。

也就是说,很多人像炒股一样买基金。因此在暴跌时,基金经理为了应对散户规模巨大的赎回,不得不卖出自己未来很看好的股票。

于是,很容易形成“暴跌→基民大规模赎回→基金经理抛售应对赎回→暴跌加剧”的恶性循环。

所以,大部分基金经理,也就是跟随时代的馈赠,赚一个贝塔的钱,真正能够穿越牛熊,为投资者带来阿尔法收益的基金经理,以10年为周期来看,一句成语形容:

凤毛麟角。

这不是超哥随口胡诌,你可以去拉一下公募基金的历史数据,当下A股市场上2500多名基金经理,能像巴菲特一样连续30年保持复利20%的人,没有一个。

拿股神来作对比,有点欺负人了。那复利收益砍掉一半,能够连续30年保持复利10%收益的基金经理,猜猜有几位?

对不起,没!有!一!位!

这2500多名基金经理,能够连续10年保持复利10%增速的,仅有46人。


下一次,当你再一次在市场上听到有人教巴菲特炒股的时候,记住,该跑了。

(三)

做时间的朋友。

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市场赚钱效应好的时候,雪球知乎上,抖音快手B站里,满坑满谷教你分析十倍股的“民间股神”不计其数,他们如雨后韭菜一样傲娇立人设,满世界飘价投金句,疯狂输出操盘秘笈。

当空军大哥轮着锤子狠砸几天,这帮人立刻就销声匿迹,一周前还坚定看5000点的人,一周后就能恬不知耻地看跌到2500点。


超超挺瞧不起这帮人的,你们明明薅的是流量的韭菜,装什么大尾巴狼,立什么价投人设?

市场上自诩“长期主义者”的人很多,但下跌时,才是考验信仰之时。

要我说,大多数自诩价投的人,从来没想做时间的朋友,大多数人都想着的是:做时间的炮友。

怎么说呢,和大A一样渣。

否则没法解释,当初下场时说好了做长期主义者的,怎么刚经历这么一点点波折,满脑子就都成了“薅一把就跑”?

同一只股票,涨的时候,所有的利空都可以被解读为利好,跌的时候,连业绩超预期都可以被解读为“后续增长乏力”这样的利空。

这就是人性,贪婪、懦弱、短视、追涨杀跌。

但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所有短期的利好利空,其实都是浮云,这就是赌徒情绪而已。

有股民说,守股比守寡要难多了。

的确是这样,因为市场上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你看好或重仓的股票可能长期横盘,甚至买入后会持续下跌。

这时候,内心的焦虑和自我怀疑会日甚一日,还要忍受外界剧烈的诱惑,毕竟市场上从不缺热炒的概念和连板的妖股。

这就像你刚刚分手,万念俱灰之际推门一看,好家伙,外面吴彦祖吴亦凡吴慧超(不是)汤唯刘亦菲迪丽热巴站成一排,都在讨好地向你招手:“小宝贝儿,晚上教我开车好不好?”

试问凡人谁不心动?

每个人都能熟背巴菲特的那句“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但轮到自己下场做决策时,大部分人都活成了那个“别人”。

投资,是个逆人性的过程。

可是说到逆人性,岂止难于上青天。

(四)

今天大盘暴涨。

但很多新韭菜已经无缘这份收益,他们在短期最高点进来,然后跌几天,就忙着割肉离开。

(这是我10号晚上截的图)

不知道这些追涨杀跌的朋友,当下是个什么心情。我毫不怀疑,如果指数继续暴涨2天,这些人立刻会忘记亏钱时的痛苦,再次攥着现金跃跃欲试。

空仓暴涨和满仓暴跌,同样痛苦。这是人性使然。

超超提供另一份数据,国内基民从收益情况来看:

80%的长线投资者能够盈利,而玩短线的只有60%的人能盈利。

看起来也没差多少是吗?

但重要的是,80%的长线盈利者,平均收益率高达17.4%(大幅跑赢通胀),而60%的短线盈利者,平均收益率仅有0.5%(连银行定期存款都没跑赢)。

也就是说,玩短线的基民,大部分炒了个寂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果你问我,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持有的资产是什么?

我的回答一如既往,且坚定:

优质公司的股票。

不仅如此,我还一如既往地坚定看好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收益表现,理由很多,诸如市场机制越来越健全,顶层愈发重视,政策面屡迎利好,但最主要的是两点:

一是“房住不炒”之下,居民大类资产配置从房产和银行固收类理财,向股市迁移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二是我看好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韧性,尤其是优秀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其实,巴菲特的成功,也是博国运的过程)。

但如果你问我,那现在是买股票/基金的好时机吗?

我答不上来。

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说白了,大多数人问这个问题时,其实真正在问的是:

现在已经跌到底了吧?是不是我现在买进的话,马上就能赚到钱?

我们老韭菜都知道,底部,不是一个点位,而是一个区域,你把徐翔从监狱里拎出来,牛逼如他也不可能告诉你哪里是底。

我没能力回答这样对凡人而言,超纲的问题,而且还想反问你一个问题:

那些你买入时坚定看好的基金经理,那些你买入时坚定看好能涨十倍的公司,你愿意持有十年吗?

大多数人就是这么矛盾,挑基金的时候,喜欢看基金经理5年的收益率,但买入基金后,连持有5个月的耐心都没有。

既然如此,还费心研究基金干嘛呢?

想买哪个,扔骰子选就可以了呀。

既然说好了做长期主义者,就不要在意这些岁月长河中轻飘飘的短期博弈。

周一暴跌的时候,我发了条朋友圈,结尾这句话,和各位共勉:

朋友,看淡些,看长些。


这里是 思维补丁 谢谢你的阅读。




【继续阅读】


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已经忘了“通胀”恐怖的样子


被一封信揭开的“秘密”


不是“上海幸好有张文宏”,而是“张文宏幸好在上海”


“别有用心”的困难群众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思维补丁】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