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蓝媒汇
蓝媒汇旗下记者站公号,专注互联网产业原创内容生产,与三十万传媒精英见证媒变!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I蓝媒汇

美国癌症协会回应电子烟“致癌”:仍会鼓励传统烟民转向电子烟

AI蓝媒汇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9-10-09 20: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 7 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报告说,他们让 40 只实验鼠连续 54 周暴露在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烟雾( ECS )中,结果有 9 只( 22.5% )出现了肺癌。此外,有 23 只( 57.5% )出现了膀胱增生,患癌风险增加。
虽然该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明确表示, 传统香烟仍然是最大健康杀手, 该实验尚不能确定电子烟烟雾是否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电子烟烟雾对人体可能有害,也可能无害,公众不应该将电子烟烟雾的风险等同于传统香烟烟雾( TS )的风险。但关于电子烟是否致癌,仍然引起烟民们的广泛关注。


针对公众关于电子烟是否会致癌的疑虑,美国癌症协会( ACS )也在其官网表达了明确态度: 科学家仍在对长期使用电子烟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做研究,重要的是,电子烟烟雾中含有的致癌化学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香烟烟雾中的含量。
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对成年人的危害显著低于普通香烟。香烟燃烧会产生 7000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 70 种是明确的致癌物,而电子烟不存在这个问题。 美国癌症协会在回应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鼓励人们从传统香烟转换为电子烟。
同样来自纽约大学的公共卫生教授 David Abrams 则将电子烟视为 120 年来最大的一次改善公共健康的机会, 如果所有的美国烟民都转为使用电子烟。将挽回至少 700 万人的生命。 ”David Abrams 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时指出。
采访中, David Abrams 一再表示,已有充分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尼古丁是成瘾物质,但不致癌,电子烟中的有害成分至少比传统的香烟危害少 95% 。他同时认为,从未发现合法正规渠道购买的电子烟出现疾病问题,电子烟民不必惊慌,请继续坚持使用。

前述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的电子烟烟雾致癌实验,也在国内引发争议,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事电子烟安全性研究的专家表示,论文里明确指出直接致癌因素是亚硝胺,并不是尼古丁本身,一些电子烟头部企业对烟油烟气中的 亚硝胺 有非常严格的限量。
任何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严谨的。 该专家表示。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疾控中心在2016 年的一场无烟日活动中,曾演示过传统香烟烟雾对小白鼠的危害。 实验人员提取一支香烟所产生的毒物,溶解于试管内的蒸馏水中,并将溶液注入小白鼠体内。不到3 分钟,小白鼠便无力倒地,身子不停发抖,四肢抽搐死亡。
国外有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吸 香烟 “二手烟”的动物试验:把三只活蹦乱跳的小白鼠放在一个相对密封的大约 0.17 立方米的盒子内,再将三只点燃着的香烟的烟雾灌入盒子。不出 10 分钟,小白鼠全部死掉了。
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的实验中,实验鼠 54 周内接触到的烟雾量,相当于成年人定期抽电子烟 3 6 年的量,据此才得出电子烟烟雾会让实验鼠 膀胱增生,患癌风险增加 的结论。 在现实中不可能会出现如此高的烟雾浓度,也不会有人连续这么久处于烟雾之中。事实上,研究团队在论文结尾也特别强调:根据实验模型得出的数据,仅表明该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往期经典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