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崩塌了……果然还是轮到她了 ·  8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悲剧!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董明珠:已找到格力接班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国内保研VS北美留学?北交学姐持伯克利和麦吉尔offer,揭秘研究生升学之道!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6-22 21:26

正文



嘉宾背景

张学姐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本科,GPA3.79,雅思7.5,GRE320+4,三段科研,一段GIZ项目实习,一段Mitacs暑研(线上)经历,曾赴PolyU工业及系统工程系交换,参加过保研,获得过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夏令营offer.


24F申请季中收获UC Berkeley交通工程、Mcgill MSc civil engineering、 UBC MSc civil engineering等院校和项目录取。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在申请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首先跟大家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大四学期,我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及系统工程系交换。


申请季中,我主要申请了美国的授课型硕士以及加拿大的研究型硕士项目,最后获得了加州伯克利的交通工程专业授课硕士、佐治亚理工的供应链管理的授课型硕士,麦吉尔大学和UBC的研究型硕士(交通工程专业)等offer。


今天,我主要想从整个大学期间的留学准备前期、准备中期以及申请季这三个部分来展开我的介绍。



1
国内读研还是国外留学?



在准备前期,最重要的是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未来到底想在国内读研,还是留学?这两条路分别该如何规划准备?


准备中期,重点要提升GPA,同时关注一些科研和实习机会,把雅思/TOEFL等英语成绩考出来。


最后申请季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前期和中期做过的一些成果转化成文字,以文书和CV等文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分别投递到你想申请的学校,等待最后的录取结果。


国内保研或者考研,更适合将来想要在国内继续工作和发展的同学,在国内读研会比较稳定,并且有利于积累更适合国内职场的实习经验。如果你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明确,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并且支持你,那么是可以选择出国的,因为留学能够更好地丰富你的经历,见闻和视野,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而将来想要在国外发展的同学,那就更应该尽早准备。


如果你想要在国内读研,建议先去你想要保研或者考研的学校官网,查看往届的录取数据。保研的夏令营可能会要求你有哪些成果,你就要有针对性地去做准备,比如提升绩点,看那些竞赛是可以加分的,尽量多累计一些竞赛经验;比如科研,尽可能去找比较有影响力的老师,多积累一些成果。这样在夏令营当中,才能比较突出地展现出自身的优势;比如出国交流,建议大家广泛关注一些校内外发布的关于交换/交流项目的信息。以上这些,如果在本科阶段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那么就可以提前了解国外生活,开阔视野,积累科研经验,提升科研能力。


以我个人为例。我去香港交流过一个学期,这段交流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后面做出的很多决定也得益于这段经历,所以我个人很建议大家去参加这样的交流和交换项目。



2
软硬实力的提升



关于GPA


我的建议是,如果发现自己哪一门课程比较薄弱,就尽可能更认真地对待这门课。如果分数不理想,尽快去重修,在申请季前拿到更好的GPA.


关于科研


我建议,尽早去找课题组,并尽快开始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工作。这样做不仅能让你积累科研方法,还能帮助你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努力在这一方向上取得一些成果。如果最终能够将成果量化,比如发表科研论文,那自然是锦上添花。但即使没有论文发表,尽可能将自己做的科研系统和完成化。这样,在将来撰写申请书、简历等文书时,你就能全面展示自己在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于英语提升


首先,英语备考可以从长期积累和短期突击两部分展开。


  • 长期积累


我建议大家多听英语新闻和歌曲,以培养英语语感。同时,我建议大家在阅读文献或上完专业课后,用英文自我提问并尝试回答,这样不仅能提高口语能力,还能培养总结和复盘的习惯。另外,我还建议大家尽早接触英文文献,因为我们做科研必然需要阅读很多英文文献。一开始如果看不懂,可以先从题目和摘要入手,不要依赖翻译软件,尝试自行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问题和总结重点知识。这个习惯如果养成了,对英语提升是非常有效的。


  • 短期突击


我自己是用了大概三周的时间全脱产复习雅思,最后考了7.5分。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能够有一个大模块的时间来系统突击是比较有效果的。


我用到的资料主要就是剑桥7到剑桥16的所有真题,用到的app主要有雅思哥和小站雅思。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真题可以都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充裕,可以只做后面几套比较新的题目。但前面的题目,可以按照听说读写4个模块,挑一些题目来做。


另外,真题部分的听力,一定要做精听。如果有错题,要及时翻到后面的原文,去查看自己到底是哪一块没有听清楚,最好能够记下来。一些连读或者没怎么听过的新词汇,我也建议记在手机或者本子上,方便后面复习。


阅读部分,推荐在雅思哥和小站雅思上做,他们对题目难度有等级划分,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和自身能力相关的题目去做。能力提高了,再去做难度更高的题目,这样的练习会更有针对性。对此,我个人也有一点小小的经验。因为我们雅思考试大部分是纸笔考试,纸笔考试是可以在卷子上做批注的,所以我觉得在做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铅笔来勾画关键词和关键句,并且大概总结下每一段的内容,培养这样的习惯,那么后面找答案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它在原文的位置。


写作部分,我建议大家充分了解写作的流程。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叫simon的老师,他之前是雅思的考官,后来出了一系列关于雅思写作的课程,对我是比较有效的。大家可以通过听这样的一系列课程,或者看一些参考书,总结小作文和大作文需要的模板,根据这个模板再去练习,就会提升的比较快。另外,我建议大家可以准备几个比较通用的写作材料,并且争取把题目分别对应到这些不同的材料上面,稍微做一些修改就可以了。如果每一道题目都去背这个答案,我觉得一方面是工作量比较大,再一个就是有可能会串题,或者最后到第三部分考官问一些问题的时候,对答不是很流畅。所以我建议大家拿到题库以后,可以对应地去做一个分类。看看哪几道题可以通用一个材料,然后就把这个材料给吃透,背好,想一些和它有关的表达,这样整体来说效率是会比较高的。



3
如何寻找合适的推荐人



我觉得研究型硕士项目是非常看重推荐信和科研经历的。你所选择的推荐人,如果和你想要申请的老师有联系,肯定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这样的老师,那么就可以去找带你做科研的老师,或者专业课成绩比较高的任课老师,亦或者是和你将来要申请的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的老师,都是可以的。另外,如果大家有海外或境外的交流交换项目经历,也可以去找这些项目的老师。我就是找到了我在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的任课老师帮我写的推荐信,一般情况下,他们是非常愿意的,而且海外或境外老师的推荐信含金量也会更高。因此,如果大家有意向想要去找这样的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有一个好的表现,比如积极提问或者回答问题,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4
有关于申请季



前面提到了,我觉得申请季其实就是将你前期努力的成果转化成文字呈现出来,让招生官和老师能够更全面地看到你的能力。


微思的老师是很认真负责的,他们会和我商讨某某项目需要呈现出一份什么样的简历,并且能够做很多次的修改。因此在前期和中期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积累相关经历。


这里也说一下加拿大研究型硕士和美国硕士的区别。


我觉得申请时候的主要区别是,研究型硕士需要提前和老师进行套磁。在正式提交申请的前几个月,比如八九月份,就开始锁定一些老师,去看老师的研究官网,去跟老师建立联系。在联系的过程中,可以说说自己的一些研究经历,最好能够和老师的研究相关联,这样老师回复你的概率会更高。如果没有什么研究经历吗,那么可以突出自己的成绩,突出自己的科研能力或兴趣等等。


美国的硕士,我觉得主要看重的是三维成绩,还有你的文书质量。相对来说,录取率会高一些,申请起来简单一些。加拿大的研究型硕士,可能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会多一些。


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祝愿大家最后都能在申请季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谢谢~


注:( 本文图片来源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官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