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代表团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表现出色,选派的表演项目获得多个奖项。文章介绍了云南代表团在运动会中的获奖情况,包括多个表演项目的现场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云南民族体育的发展情况和重要性。同时,通过运动员的亲身经历和介绍,展示了云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和作用。
云南代表团选派的7个表演项目,包括竞技类、技巧类和综合类项目,获得了多个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菌儿丰收赛》、《团结花开》、《柚子飘香》等节目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云南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体育项目种类繁多,长期开展流传的项目包括赛马、陀螺、射弩等约400项。近年来,云南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打造了一系列民族体育赛事品牌,形成了民族地区“一州(市)一品牌”的活动体系。
云南代表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同时,通过比赛和展示,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
11月30日
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圆满结束
此次盛会
云南代表团选派的7个表演项目
5个获一等奖、2个获二等奖
图为《鼔语欢腾》现场。黄兴鸿 摄
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云南的表演项目多年来保持着较强实力。本届运动会的表演项目,云南选派的竞技类项目《菌儿丰收赛》《竞速彩篷》《团结花开》均获一等奖,《柚子飘香》获二等奖;技巧类项目《跃动鼓韵》获一等奖,综合类项目《鼓语欢腾》《欢庆》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菌儿丰收赛》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文化艺术团参演,分采菌、收菌、抢菌王三个比赛环节,演绎了云南人日常找菌子的快乐。
图为《菌儿丰收赛》现场。黄兴鸿 摄
《团结花开》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参演,带领观众领略一年一度的赛花节,讲述该州各民族的幸福生活。
图为《团结花开》现场。黄兴鸿 摄
《柚子飘香》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民族文化工作队参演,通过采、摘、运输柚子,展示新时代各族儿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图为《柚子飘香》现场。黄兴鸿 摄
《竞速彩篷》由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参演,围绕赛马节活动中搭帐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共叙团结、共话幸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
图为《竞速彩篷》现场。黄兴鸿 摄
《跃动鼓韵》由云南演艺集团参演,以男子舞动的小象脚鼓、大象脚鼓为基础和铺垫,引出女子脚蹬象脚鼓,变化出极具特色的象脚鼓技巧,展示出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中华文化枝繁干壮的生动场景。
图为《跃动鼓韵》现场。黄兴鸿 摄
《鼔语欢腾》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参演,男性表演者演奏羊头鼓,女性表演者演奏镲,通过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歌颂云南人民的美好生活。
图为《欢庆》现场。
《欢庆》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参演,通过模仿插秧、打谷等热烈奔放的劳作动作,展示五谷丰登、硕果满园的丰收场景。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法定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每四年举办一届。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在我的家乡云南迪庆,每年端午都举行赛马节,吸引众多选手和游客参与。”22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下称“运动会”)的云南运动员青珠拉姆如是说。
青珠拉姆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世界知名的热门旅游地,也是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11月22日,《竞速彩篷》的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
黄兴鸿 摄
“迪庆端午赛马节已成为云南知名赛事之一,一般持续3至7天。在此期间,许多人欢聚一起,搭起帐篷,参加或观看赛马、射箭等活动,载歌载舞欢庆佳节。”青珠拉姆称,25岁的她,参加过多届迪庆端午赛马节,通过活动,结识不少朋友。
本届运动会,迪庆州民族歌舞团参加表演项目中的竞技类比赛,参赛作品《竞速彩篷》正是取材于该州赛马节搭帐篷,集竞技、趣味、文化、观赏性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