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0 小时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写爆款短视频文案 ·  2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运营总监实战手册3.0》包邮送,真香 ·  2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2元管饱的县城地头蛇,集体打退网红店 ·  2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爆款标题公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莫言:盼你变好的,是父母;怕你太好的,是亲戚;想你倒霉的,是同事;劝你大度的人,多数没安好心;教你赚钱的人,多数想赚你的钱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11-10 07:00

正文

作者 | 李辰汐

来源 | 名著听书(ID:dushu3690)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时间,莫言名声大噪,成为无数人谈论的焦点。


很多老家的亲戚听说他获奖的消息之后,都找上门来求他帮忙办事。


表弟想让莫言帮他发表自己写的那些无聊乏味的诗歌;


表妹找到了莫言想让他赞助一大笔钱。


面对亲戚的无理要求,他能帮就帮。


但他帮的越多,对方的索取也就越多。


一旦莫言满足不了亲戚的要求,他们就会诋毁他的名誉,甚至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无奈之下,莫言选择与那些亲戚断掉了联系。


让人意外的是,远离了身边的亲戚后,他的生活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过得更加自在舒心。


正如莫言自己在作品中写得那样:
“盼你变好的,是父母;怕你太好的,是亲戚;想你倒霉的,是同事;

劝你大度的人,多数没安好心;教你赚钱的人,多数想赚你的钱。”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复杂而微妙。


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明白:不是所有的关系都值得维护,也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值得珍惜。


远离无用的社交,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风光时,盼着你好的人不多

网络上有个热门问题: “人性中最大的恶是什么?”


下面有个回答一针见血: “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把人性想得太过美好。


你永远不知道,那些看似熟悉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真的盼你好,没有几个人希望你比他们过得更好。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老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大学毕业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在一线城市买了大房子,开着豪车。


但每次回老家的时候,他都会换上一身简单朴素的衣服,开一辆破旧的小轿车。


家乡的亲戚朋友问起老郑的生活时,他会刻意哭穷,说自己收入并不高,经常为钱发愁,全家人住在一个老小区的小房子里。


有人好奇他这么做的原因。


老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之前的一段经历。


他在事业上刚取得了一些成就后,觉得自己很风光,混出了名堂,回到老家也一定会受到大家的赞美和追捧。


没想到家乡的亲戚朋友知道了他的事迹后,并没有为他感到开心,反而在背后恶意揣测他的钱财来源,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


自此以后,老郑每次回到老家都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混得普普通通的中年人形象。


家乡的亲戚好友知道他事业不顺,过得也不如意后,才停止了对他的各种揣测。


故事的最后,老郑深有感触地说:


“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人性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身边人好。


你混得太好,就会显得别人不如你,容易遭受嫉恨;


你过得不好,别人就有一种优越感,会反过来同情你;


老家的亲戚,会怕你混得太好;


身边的同事,会想你倒霉受苦;


劝你大度的人,多数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教你赚钱的人,大都是想从你身上收割利益。


除了父母至亲之外,真的没有多少人会盼着你好。


古话讲: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场合,都要记得低调处世,收敛自己。


凡事藏三分,不乱说话,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远离低质量社交


杨绛说:

“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

人在风光得意时,身边都是围着你转的朋友。


一旦失去了位置,跌到人生的低谷,愿意帮你的却没有几个。


遇到的人多了以后就会明白,很多关系根本没有维系的必要。


远离低质量的社交,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作家贾平凹在散文集《自在独行》中,记叙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成名以后,贾平凹身边的人突然就多了起来,房门每天都会被敲得咚咚响。


他也因此结识了不少人,交了一些朋友。


但时间一长,贾平凹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每天来找他的人,不是让他帮忙调动工作,就是想要借钱。


各种奇怪的请求让贾平凹无奈又疲惫。


朋友的来访,房间的喧嚣,也让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写作。


他在书中写道:

“感觉自己是一条端上饭桌的鱼,你来捣一筷子,他来挖一勺子,我被他们吃得剩下一副骨架。”

后来,贾平凹意外染上了乙肝病毒,之前的朋友忽然之间都不见了。


原来,他们都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传染上病毒。


甚至在和朋友一起吃过饭后,贾平凹用过的碗筷也会被他们直接扔进垃圾桶里。


一场疾病,让贾平凹认清了社交的本质不过是利益的交换,而那些低质量的社交,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自此以后,贾平凹开始主动净化自己的圈子。


他很少出门,也不参加聚会,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和自己独处上。


每天看书写作,画画钓鱼,日子过得清净自在。


远离人群的喧嚣,让贾平凹有了更多的时间专心创作,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和愉悦。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人活到了一定年纪,是要学会往回收的。”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多认识一些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年纪大了才明白,朋友再多,也不如知己一人。


学会精简自己的社交圈,才能减轻负累,轻装上阵;


远离身边的烂人烂事,才有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拒绝毫无意义的应酬,才能把时间留给更值得的人。


请记住: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就是懂得给社交降级,舍弃无用的人际交往,享受与自己独处的时光。

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马尔克斯说:“人生的实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生命就像是一条孤独的长河,走到最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早已屏蔽了外界的喧嚣,在自己的节奏里,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作家梭罗说:

“一个人只有朝着他梦想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去过他想要的生活,他才会成功。”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梭罗也和其他人一样,想要努力融入人群,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他应聘到一家报社当记者,写的稿子却始终得不主编的认可,和哥哥一起创办了一所学校,却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


最后,梭罗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铅笔,总算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赚到了不少钱。


但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梭罗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和写作。


他没有因为事业上的成功而感到开心,反而陷入到深深的迷茫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20 小时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写爆款短视频文案
2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运营总监实战手册3.0》包邮送,真香
2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爆款标题公式!
4 天前
世界音乐  ·  这位哈佛学霸弹吉他,真牛!
8 年前
阅尽天下沧桑  ·  绝版视频,永远不可能在有了!敢紧看
8 年前
禅语心苑  ·  8个字,绝!!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