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iaqDqosocX3L6DiaUBCo2hRib2rfaVTmnCAI8cluskbgJw4iczA7ic2MObkUz8uhqsFCrrIDl3VjXia7UEeqDx4VNl6A/640?)
对很多女性而言,可能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成为一名母亲了。但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没有自己的子女,甚至终身未婚,作为女人,她从来没有过过母亲节,却将五万多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被称为“万婴之母”。就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是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的。
她是谁?
ps:八妹拉了一些有趣的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号:
【jinrongbaguanv2017 】优先邀请已下载"金融八卦女"APP的真爱喔~
文:金融八卦女主创
有一位女性
在产房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
曾为5万人接生
自己却终身未婚
无儿无女
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
她从未过过母亲节
却让千千万万个女人沐浴在这个爱的节日里
她就是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
林巧稚
![](http://mmbiz.qpic.cn/mmbiz/dsPlMgGb4cKxW26KGL0wKffsu9cbCicLzHtKMNJxwFpNqxO6X8m0KULU0C0Xc5GolQkrkj9aLc0wI3m0AdCF3WQ/640?)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厦门鼓浪屿的一个教师家庭,
在她5岁时,
母亲便不幸患宫颈癌去世,
父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将她送入英国传教士所办的幼儿园读书。
就像老师当时教给她的儿歌一样,
她从来就不只是属于厦门,而是更远的地方
“要想去厦门,或者更远些,
不能不去搭小船,否则去不到。
划呀,划小船,
一齐来划这条金小船,
一齐来划这条金小船,
咱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时候,周末和节假日,
父亲常常带着她在金黄色的海滩上散步,
他教巧稚读英语
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去西方国家看看,
将那些国家的好东西都学回来,
建设我们的国家。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QoYyY17u0sibwagcZG1DPQfXNoica5q2WRU628G7GprEXtb8PYl9cswlaV8GtVLLm5pBhInIWTd0iaQlSh46vKK1g/0?)
10岁时,林巧稚进入由牧师创办的新式学堂——厦门女子学校,
在那里,她遇见了自己的偶像,
学校教务主任、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玛丽·卡琳。
卡琳年级轻轻,就一人来到他乡异地执教,
独立自主,为人谦和,办事严谨,
传授给学生“爱人如己”的精神,
对林巧稚影响很大,
于是她经常到教会去做义工。
毕业后,林巧稚本来可以留校任教,
却被卡琳鼓励去考中国办的最高医学学府
——协和医学院。
那时,世界还没有出现闻名的女性医生。
都说协和医学院是大家发憷的学坛;
没有敢闯地狱勇气的人,
就休想走进它的大门。
要背井离乡,
去考这所光听名字就让人望而却步的医科大学吗?
家人虽然不舍,
但都全力以赴支持她跨进这个最权威的学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ibFQJeZhaEU0YGheJ1cicw1W1X3ntK9jpDicb9MQ62GZvwmmExDXcibp0ZicnXkIibulTzwxEmAIxjQLbCZjOkbeEtA/0/?)
还是父亲经常说的那句话:
“女孩子家,应当是自强自立,不依靠人!”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而一想到自己还在幼年,
便因恶疾丧失了母爱,
如果当时有好医生及时为母亲行医进药,
或许母亲就不会那么早早离世,
她便更坚定了自己学医的决心。
为了实现自己的医生梦,
她在1921年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预科。
结果在最后一场英语考试时,
一位女生突然晕倒在地,
她便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
然而,当她回到考场时,考试时间已过,
结果她最有把握的英语没有考完。
她本来以为自己要落榜了,
完全丧失了信心,
但父亲却很支持她的决定:
“并不是每一个人在需要牺牲的时候,
都能够做得出来的。
你已经养成了这种善良的天性,
那就永远珍惜它吧!”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
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原来是她乐于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协和医院,
被破格录取!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oYyY17u0sibwagcZG1DPQfXNoica5q2WRJwMmDutSOJQvcsBqDliaHRJwKnpdG315hN8ssf1BjZWA0Erp395ic7YA/0?)
要知道那一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在全国只招了25名学生!!
毕业于教会女子学校的林巧稚,
此前在医学上极为重要的一科化学上根本没有系统学过,
所以必须比别人加倍努力才能赶得上,
为此她把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都拿来学习,
寒暑假也都没有回家,
都知道医学院毕业很难,
仅八年学制就足以把很多没有耐力的人给吓跑
8年后,最终只有18人毕业(2名女生),
但林巧稚凭着她的苦学和聪慧,
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开创了协和医学院女生获“文海奖学金”的先例,
成为留院执医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QoYyY17u0s9ic2J6Viby9U0BIG9XD2icgtylQCM2LYTG9hOk03vtf5YRCjYZrpc9TpukM3dicKBMteEdCtSrIzA9JA/0?)
也许是不屑于妇女不能持刀的陈腐观念,
为了那些苦难中的中国妇女,
和在无奈中死去的母亲,
她毅然选择了当时被许多人所鄙薄的妇产科。
可是留院执医的代价却是惊人的,
聘书上写着,
聘任期间不得结婚。
这对正值恋爱、婚假之龄的林巧稚是很痛苦的,
毕竟她和其他女性一样也曾向往一个幸福的家庭。
但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她还是选择了留院执医。
正如她说的,
“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
身为母亲就好负责
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
可我现在不能好好照顾孩子
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oYyY17u0s9ic2J6Viby9U0BIG9XD2icgtyPDVo7RU0QiaC7PlLxYwDCvSMpkq5E2RGjpZ9aIaUGIx0yp7j0psTPiaw/0?)
做过母亲的人都知道,
生孩子有多不容易,
而妇产科医生的压力更是不同寻常!
从小孩出生,到他的第一声啼哭,
可能最多有个四、五分钟的时间,
如果产科大夫做得不好,
小孩可能就去世,即使没有死,
留下也可能是脑瘫。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
所以很多妇女都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
她就像一位值得信赖的守护女神,
朝朝夕夕俯视在产妇的床前。
曾有一个产妇子宫破裂,
流血过多马上要死亡,
从未做过手术的林巧稚临危受命,
在一个风雪之夜完成了她的第一例手术,
把奄奄一息的产妇从死神的门槛里拉了出来。
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
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
让她买营养品。
“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300块,
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对于孕妇,她一视同仁,不分贵贱,
曾有一次,一个贵妇找到她,
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
林巧稚平静地回答说:
“请您原谅,在我眼里,
所有的病人都是贵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ibFQJeZhaEU0YGheJ1cicw1W1X3ntK9jpSTAp9WhZ7ubnZoWDRnfb3QxRoPzBPFhJPZeQcFrRkibficaibSNjah1Yw/0/?)
仅仅半年时间,
她就以出色的表现折服了众多同行和上司,
被破格聘为总住院医生,
走完了常人5年才能走完的路。
由于在协和医院的优秀表现,
林巧稚有好几次可以出国深造的机会,
林巧稚在美国进修时,
很多人都劝她留在那里,
因为美国的工作环境与待遇都要好很多,
并且还可能解决人生大事。
但是林巧稚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因为她觉得祖国更需要她。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4k0JYvoZRlicyIwIPu4PFBf7PUPnJp7ZvlYW9uIZv8KicEof0UKibxLbib7pr5qcOwNVOaVguz1mnlZlhYWWiavT5Q/640?)
林巧稚(二排中)与协和医学院同事合影老照片
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不能组建家庭、
生儿育女的遗憾,
林巧稚把她接生的每一个孩子,
都看作自己的孩子。
好多孩子的出生证上都留有温暖的英文签名:
“Lin Qiaozhi’s Baby”。
比如冰心、林徽因,
而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她接生的。
袁隆平曾说:
“我是由林巧稚大夫参与接生的……
我很感谢林大夫,感谢协和医院。……”
也有很多父母以“林”字给孩子命名,
如“念林”、“敬林”等,
以表达他们对林巧稚的感激之情。
北平沦陷后,
冰心在《大后方》写了一组文章《关于女人》。
“L女士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
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思路……
她敏捷的双手,
接下了成千上万的中华民族的孩童。”
这里的L女士,就是林巧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