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兰璟生物
广东兰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方公众服务平台,与您共同关注血液制品行业最新政策和实时资讯,搭建事业合作、信息交流以及服务信息化的网络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兰璟生物

明明打了狂犬病疫苗,却还是病发离世……被狗咬过的宝宝们不淡定了

兰璟生物  · 公众号  ·  · 2017-08-03 17: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日,网友被一则关于狂犬病的消息刷了屏。西安一女士被流浪狗咬伤脚踝,尽管及时去医院就诊,也按规范接种了狂犬疫苗,但最终仍因狂犬病发作身亡。



为什么注射了疫苗后仍然没有逃过一劫?有没有比注射狂犬疫苗更有效,能确保万无一失的方法? 对此,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试图解释原委,不过在官方权威调查结果出来前,都只能是推测。


打疫苗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徐京杭副主任医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和任何一位未参与病例救治工作的医师一样,针对此事的分析仅仅是推测,具体的确切情况有待于官方权威调查结果。



新闻称该女子在被野犬咬伤后第一时间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应该说处置的相当及时,然而还是出现了意外。对此,徐京杭解释说, 这名患者的遭遇在医学上被称为“暴露后预防处置失败”。 一项国际上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中疫苗免疫失败率为每8万人中1例,而发展中国家为每1.2万到3万人中1例。

徐京杭表示,被可疑动物(我国主要是犬)咬伤后,为避免感染狂犬病,可以采取3方面预防措施(即暴露后预防):伤口处理、主动免疫(注射狂犬疫苗)和被动免疫(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者抗狂犬病血清,仅限于部分患者需要)。


“考虑到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差别以及人的个体差异性,某种有效的医学措施很难保证绝对有效。” 徐京杭认为,狂犬病的预防措施也一样,即便3方面措施都做到了,仍然有可能无效。比如狂犬病病毒的数量特别多,同时伤口距离中枢神经系统很近,这时候被动免疫无法及时中和所有的病毒,而且病毒也比较容易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发病。“因此,如果暴露后预防措施失败,就要分别考虑这3方面措施中是否存在不当之处,也许其中一个环节或者多个环节均有不足。”


并非所有伤者都需接种免疫球蛋白



尽管狂犬疫苗并不能100%保证有效,但截至目前,针对狂犬病注射狂犬病疫苗仍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 “狂犬病死亡率几乎100%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被可疑动物咬伤了就必须要注射狂犬疫苗。” 在徐京杭看来,即便是所养的狗狗已经打过疫苗,也不保证具有绝对的安全性。




此外,“对于是否接种免疫球蛋白,则需要先明确伤口的情况。”徐京杭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明确指出:一级暴露,指的是日常的接触,不用管;二级暴露,指的是轻微的划伤,必须打疫苗;三级暴露,指的是较深程度的咬伤和抓伤(比如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严重的咬伤或抓伤属于三级暴露)或特殊情况(比如发生在头部、面部、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都属于三级暴露),必须打疫苗,必须接种免疫球蛋白。


被咬后“自我急救”很重要



虽然我们在预防狂犬病的宣传中看到最多的是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介绍,但是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对伤口的处置绝不会掉以轻心。


“伤口处置应该从暴露后立刻就开始,即使是在就医途中也不应忽略。”徐京杭表示,很多人会认为尽快到医院接种疫苗更重要,事实上, 如果能立刻找到肥皂水,哪怕是清水冲洗伤口,都会降低感染的概率。这些处置没有做好,会影响预防效果,而且不是后来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能够弥补的。 “不要以为只要尽快到医院注射疫苗就足以预防狂犬病,而忽略伤口的处置。”

专家建议,被动物咬伤后,要先用流动的清水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口上的毒素冲洗掉;在冲洗时最好不停地挤压伤口,排出带有毒素的污血,千万不要急于止血。冲完后马上用碘酒或医用酒精消毒,或用高度白酒涂擦伤口数次。不要自行包扎伤口或涂抹软膏,尽量让伤口暴露在外面。然后尽快到医院就医,尽早接种疫苗,因为越晚接种发病的可能性越高。


从临床角度来看,皮肤上只要有一个小破损,狂犬病毒就有可能进入身体,造成狂犬病的发生,最终导致死亡。“因此不管是被狗轻轻咬了一下,还是使劲咬了一大口,都切记要及时处理伤口,并尽快到医院去打狂犬疫苗。”徐京杭说。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朱丽

审校:管晶晶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科技早新闻 可以听的科技新闻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