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在这里,读懂海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海油

深耕10年,她的工作方法只有4个字|一线风采录

中国海油  · 公众号  ·  · 2025-02-08 19: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设备林立、人声嘈杂,在山东东营220千伏海国变电站,检修团队正在为岸电设备做投用后的首次“体检”。


人群中,一位工程师手持校验定值单,边看边记边核对,她身形娇小,但目光始终坚定


她叫张慧,是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机电中心岸电作业部技术负责人。从继电保护整定校核、电气设备监测到永磁电机节能技术、岸电技术,张慧在海上平台电气领域已深耕10年。



“我总在干不一样的事儿,”她如此总结自己的电气生涯,“好多都是行业里的第一次。”


扎根现场破质疑


毕业于电气专业的张慧,一直喜欢在电气世界里探索,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很有信心。一次做项目方案时,业主的反馈令她深受触动。


“你的控制回路打算怎么接?”2018年,张慧负责为渤海某平台制订智能照明方案。她对手中的方案信心十足,没想到,业主抛出的疑问让她当场愣住。


“当时脑袋嗡的一下。 ”张慧回忆说,因为她没把自己想象成现场接线人员,在设计时忽略了一些细节。 她说,类似的情况在她之前的调研方案中也出现过。


“表述不够准、数据不够精。 ”张慧说,那时由于没去过现场,她制订的调研计划送到施工领队手中时,有时会让对方很为难。


“必须走出办公室,走进现场! ”张慧暗下决心。


后来,在做光伏发电方案前,黄土高坡的井场上有她跋涉的身影; 做智能照明和电机调研方案前,绥中处理厂留下她日行2万步的足迹。


去年7月,张慧加入新成立的岸电作业部,就在大伙为“岸电”这一新鲜事物面临的重重挑战发愁时,张慧却很兴奋: “所有的变电站都在陆地,我可以跑个遍! ”万油站、海国站、海调站、海顺站……她果真用半年多时间,跑遍了中国海油的各个变电站。


在张慧和同事的努力下,岸电三期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视系统的建设,无人机、井下机器人、消缺方案的制订,海国站停产检修,岸电关键电气设备运维模型技术研究……一项项成果,处处留下她的印迹。


新年伊始,她在自己的新年目标里写下四个字: 多去现场。


匠心挑战第一次


岸电技术并不是张慧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


2021年,在海上油田高效用能、绿色生产的需求下,张慧接到一项新任务——做超高效永磁电机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永磁电机能不能在海上使用? 如何在海上平台实现电机安装? 电机应该如何驱动? 一系列问题萦绕在她的脑海。


这是中国海油系统内首次应用永磁电机,她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己默默做功课。 她白天跟着厂家调研,晚上将孩子哄睡后,再掏出厚厚的专业书籍一点点“啃”。 为了解电机和泵的连接方式,她没事就往泵房跑,广泛涉猎与之相关的各类电气知识。



可实践中的打击还是一个接一个: 缺少接线盒照片,电机制作受阻; 出海调研的结果与预想内容大相径庭; 项目后续环节步步紧逼……努力了几个月的张慧,在一次次崩溃中红了眼眶。


可再难也得干,哪怕是从头来过。


夜深人静时,张慧把之前犯过的错误认真梳理了一遍,重新制作工况调查表,将原先的十几个参数增加到50个参数,为出海领队准备图文并茂、标记重点的调研说明,并与多名电气师核实数据情况。


几经修改,张慧制作的永磁电机技术方案在海上平台实施后大放异彩。


去年12月,经现场实测和效率计算,在辽东作业公司应用的永磁电机平均效率提升7.98%,年均节电61万千瓦时,年减碳量达543吨。


那一刻,张慧体会到“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喜悦。


凌晨4点捉灵感


在多年的技术工作中,张慧养成一个习惯: 凡是自己没想清楚的事,绝不轻易落到纸面上。


“我必须把所有细节想全面、想清楚,也让别人看得明白。 ”张慧说。


一次,张慧要向专家组汇报电气设备多元数据综合分析项目方案。 她已提前准备好各方面内容,可夜里仍忍不住地想: “专家会问啥? 该如何回答?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问题涌进脑海: 设备运维中发现的问题该如何体现到算法中? 系统层面要如何实现? 她觉得自己的方案还没理清楚,索性从头开始梳理。


凌晨,张慧坐在电脑前,一遍遍补充完善方案。 最终,她对设备状态有了更加全面的判断,项目方案也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


照明节能技术研究、电气专业数字化技术应用、岸电设备运维标准化……为保障海上平台电气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张慧在新领域中不断探索。



来源|海油发展
文字|吴倩
图片|张扬 季国宾
编辑 | 房瑗
监制 | 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