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补丁
不过是一块补丁而已,既不温暖,亦难遮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刚刚公布!WTT重大调整:即日起全部取消! ·  20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刚刚公布!WTT重大调整:即日起全部取消! ·  20 小时前  
江南都市报  ·  林诗栋,新世界第一! ·  2 天前  
江南都市报  ·  林诗栋,新世界第一! ·  2 天前  
光明日报  ·  孙颖莎、林诗栋,冠军! ·  2 天前  
光明日报  ·  孙颖莎、林诗栋,冠军!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孙颖莎,冠军!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孙颖莎,冠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补丁

处女不应该成为炫耀的标签

思维补丁  · 公众号  ·  · 2017-05-22 19:59

正文

这是思维补丁的 第3篇 文章

一首粤语歌。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Sayings

这个世界有时显得很苦闷,因为你会发现,一些早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思潮和行为,每隔几年都会经历一波沉渣泛起。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所以,如果此间真有神祇,那他绝对会选择做一个沉默不语的人——因为,这一切都显得太苦闷了,这一切的纠缠和悲苦,都是一场又一场毫无新意的轮回。

所以,当我看到大家因为近日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2》,而再一次祭起“处女”这个陈旧话题的讨论,我的感觉,可以说是非常苦闷了。

虽然我不几乎不看任何电视剧,但有鉴于慧超弟弟是一名自媒体写作者,而我的微信里有几十个自媒体人写作群,以及超过20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好友”。所以理论上,我不会错过任何一场舆论圈中的所谓“热点”。

当我看到一大波自媒体写作者,近期都围绕着“处女”这个标签更新的时候。我内心升腾起一片现实主义魔幻的小云朵,在公元2017年,人类都用智能手机阅读文章的年代,大家竟然还在讨论“处女”这一话题。坦白讲,我以为这事儿在民国时就已经讨论清楚了呢。

我想说的是:“处女崇拜”本来就是一场男权处心积虑的阴谋,所以,社会上有一些存在“处女崇拜”的男性,并不是什么怪事儿,这些人不会消失,而你也很难在价值观上,去纠正他们。说到底,你根本没法和一个签名栏写“别用你舔过别人J8的嘴说爱我”的人谈论价值观。


真正让我感到忧心的是,有为数不少的姑娘,竟然公然钻到这个男权的阴谋中,摇旗呐喊,将炮口对准女性同胞,就仿佛她们觉得自己的处女膜永远都不会破一样。

可以说脑回路是非常奇怪了。

重发一篇思维补丁很早之前的旧文。这篇文章发布于2015年10月20日,是思维补丁的第3篇原创文章。那时候,这篇文章几乎没什么人读,毕竟那时候思维补丁基本上没有什么读者。

啊!匆匆的时光呀。啊!令人苦闷的话题呀。


处女不应该成为炫耀的标签
作者/慧超

最近,知名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又出现了一位“现象级”女嘉宾,如图:


这位一出场就表明自己处女身份的姑娘, 将“处女”视为自己“最珍贵的、最宝贵的”东西。


言语之中充满了“我是处女我骄傲,你们都是小婊砸”的优越感!


看完节目惊魂未定的我,赶紧去知乎上看看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广大网友是怎么看待“处女”这个标签的。


然后,我再次跪碎了电脑屏幕!




文章写到这里,都是起源性废话 你怎么那么多废话,差评! ), 今天的补丁,我们主要来认识这样一个常识:


处女,不应该成为女性炫耀“自身价值”的一种标签!因为如果将“处女”固化为一种炫耀的标签,最终伤害的是广大女性自身。


这个问题, 我将完全从女性立场的角度来谈 当然, 如果你坚持认为宣扬“非处女”等同于滥交,看到这里你可以关闭了。


【处女,男权社会中畸形的群体潜意识】


实际上,“处女情结”在最开始是男性在极端落后的医学条件下,对亲子关系的一种恐惧,因此,处女情结的产生实际上是男性的一种觅偶策略。


DNA 鉴定发明之前,证明“你儿子是你儿子”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还相信《甄嬛传》中滴血认亲的朋友,看到这里也可以关闭了。


即便对于皇室而言,皇子血缘的纯正也无法很科学地确认,更遑论普通人家。中国皇室发明了几乎是世界上最细致审慎的“皇帝行房守则”,并在清朝达到鼎盛:


清朝皇帝宠幸妃子有一套冗长且严格的规定,甚至具体到皇帝与妃子的性交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场景,你作为一朝天子,今天颇有性趣,你翻了某位爱妃的牌子,然后是漫长的等待,当太监们扛着裸体的妃子送到你床上,你必须立刻开始(不好意思,几乎不会留给你前戏的时间),而且,一众太监就在门外数数,恨不得就站在床前监督。 如果你想着和爱妃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来一发,基本上要练就早泄的本领。 否则,一到时间,老太监就会蛋疼的在窗外大喊:万岁爷注意龙体啊!注意龙体啊!注意龙体啊!注意龙体啊!


开启复读机模式……


TMD 还有心情再来一发啊!!!


人物、地点、送达时间、完成时间……一切都将有太监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目的只有一个:保证皇家血脉的纯正。


由于抚养子女需要男性不断的投入巨大资源和情感,乃至全部资源(甚至皇位)的继承问题,因此,确定“这个女人怀的是我的种”对于男性就显得非常迫切,而“处女”显然符合这一要素条件。


因而,在男权社会中,男人们处心积虑,将“婚前守贞”下的“处女情结”逐渐固化为中国人的“群体潜意识”。从秦始皇开始,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非常关心女人的那层膜,贞洁女人像现在的三八红旗手一样,戴红花,上国家光荣榜,谓之“贞女”。


在男权时代下,处女和裹小脚是一个道理,都是对女性人格的一种侮辱,是女性“物化”的一种外在形式,所以鲁迅说:古代社会,女子多当作男人的物品,或杀或吃,都无不可。



(近年西方兴起的“荡妇游行”,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再度觉醒)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识的有脑子的姑娘,看到“处女”这个标签,就应该感受到被侮辱,因为,这本身就是男权时代下对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一种侮辱。


【炫耀“处女”最终伤害的是女性自身】


为什么女性对“处女”这一标签进行炫耀,将最终伤害女性自身呢?


首先我们达成共识的是:如果众多女性将“处女”作为标签化炫耀,将不可避免地形成诸如类似《非诚勿扰》女嘉宾一样的价值标尺,即“处女是女人 最珍贵、最宝贵” 的东西(品质),并将逐渐固化为女性群体潜意识。 这对所有女性而言,都是灾难性的!


第一, 这种伤害首先体现在那些不幸遭受强奸的女性。如果大家高举“处女宝贵”的价值标签,被强奸者将被认为已经丧失了女人最宝贵的东西,这种伤害巨大到女性不惜忍气吞声(保持名声),甚至选择以自杀的方式逃避。


事实上,杀人的不是强奸犯,强奸犯既没有挖她的眼睛也没有截掉她的双腿(这些伤害确实能让人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最终杀死她们的,而是世俗的观念,是你,是我,是将处女奉为价值圭臬的群体潜意识!


你说,被强奸的毕竟是少数,不值一哂。那好,我再聊聊“第二”。


第二 从现实出发,判断一个女人是否是处女,即便在当今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相信也没有几个人在上床前去医院做个鉴定。普遍的经验是:第一次流没流血,而从科学角度来看, 这显然是极不靠谱的


一个共识是: 因为个体体制差异或运动等后天因素,女性在与男人初次发生性关系时,并不会 100% 在初次性交时流血。


假如你作为一个婚前炫耀“处女”标签的女人,如果不幸发生这样的事情,你是自问一句:我怎么没流血呢?还是回过身来, 反问床上那个同样一脸黑线的男人:嘿,哥们儿,你到底插没插进去?


我完全可以脑补你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的狼藉,这简直 TM 比窦娥冤多了……


世界上最冤的事情莫过于“一秒变窦娥”,这种由“老二”所引发的冤情大概可以排行“冤枉榜”老二: 属于一炮变窦娥,具体几秒主要取决于你老公的持久。


而重点在于,由于你将“处女”奉为自身价值标尺,奉为女人“最宝贵”的东西。那么你作为处女,一定在和老公行房前,反复炫耀过这一点。这就会造成:即便娶你的男人此前拥有正确的性观念,在你的一再炫耀和强调下,他一定会对“处女”这件事儿产生了莫名的期待,甚至会接受你灌输给他的“性价值观”。然后,并没有见红,可想而知,这个男人的失落感是巨大的。



百口莫辩的例子数不胜数。


你说,我既不会遭到强奸,也一定能保证除夜见红。那么,我再来谈谈“第三”。


第三, 标榜“处女价值论”的女性,婚后将面临很大的“自我陷阱”。毕竟有 部分 男人在上了你和没上你之前的有极大差别的。暖男和渣男,有时候真的就在一“日”之差。


万一,结婚之后,你的男人对你说:


我纹身我打架我嫖娼我吸毒我赌博我无所事事但我知道我是一个 好男孩(咦,棒棒哒) ,真正的渣男是那些上进有责任心穿着得当举止绅士而且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伪君子(咦,这段画风好熟悉呢)。


你离不离婚呢?


当初发情像条狗,转身艹完嫌人丑

约前贱的像条狗,约后骂她小婊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