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法促进中心
把中国人带到国际法的前沿,把国际法带到世界华人的身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法促进中心

《网络空间国际法文库》总序二

国际法促进中心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7-18 21: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网络空间国际法前沿”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志雄教授


网络空间国际法是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国际法新领域。 在互联网发展和网络空间形成的较长时间内, 倡导网络空间自我规制和 自由放任 ”、反对国家主权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法规则 适用于网络空间的观念 盛行 一时。但事实证明,这种乌托邦色彩严重的 “去主权化”和“去国际法化”观念无益于网络空间的稳定有序发展。 近年来,国际法治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和秩序构建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各国特别是 主要大国 越来越注重通过 塑造和影响国际规则 网络空间的 建章立制 抢占先机 赢得优势话语权和主导权。


从中国来说,我国政府对于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法治极为重视,并多次以制定重要战略文件和立法、最高领导人讲话等方式来宣示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国家意志。例如,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2016 3 月正式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不仅明确提出要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还要求“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2016 10 9 日,习近平 总书记 在主持第三十六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网络强国建设提出了六个 “加快”的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 加快 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这表明,我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基石之一,就是通过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提升,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法强国。


事实上 大国外交必重法律 ”。只有真正成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积极主导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中国才能 网络 事务中占据道义制高点、使自己的利益和诉求 更好地 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在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的无所作为,必将导致我国在网络空间国际博弈中的被动挨打。 为此, 有必要 进一步提高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进而为我国实施网络强国 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但不能不看到, 我国 有效利用国际法这种 国际 通行话语的 “软实力” 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和 “短板”,严重制约着我国向网络空间国际法强国迈进。 问题之一 在于 我国 对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 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的巨大需求 相比 ,学界(包括智库)相应 供给能力却十分有限, 供不应求 甚至 有求无应 矛盾较为突出 尽管学者 在这一重要领域 “失声”和“缺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不利于中国 提升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 制定权 、维护本国利益,也不利于中国作为网络大国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践行 国际法治


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策划 推出 网络空间 国际法 文库 》, 目的 为了 服务 我国 加强 网络空间国际法研究、 积极 参与网络空间国际 规则 制定的 现实 需要。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是 1980 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中国高校第一个国际法研究机构,也是目前国内公认在国际法领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国际法研究机构, 2000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5 年被中宣部批准为国家高端智库首批试点建设单位。近年来,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团队,不仅在国内较早投入网络空间国际法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对网络空间治理的相关国际法问题进行了具有一定开拓性的探索,而且以不同身份积极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和外交实践提供学术智力支撑,参与和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并已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当然 ,学术乃天下公器。 秉承 开放、平等、 协作 的网络精神, 本文库 无意成为一校、 一所 局域网 ”, 而是 致力于 推动 学者之间以及 学者 与实务部门 之间 互联互通 ”、 构筑 面向学界和实务界所有同仁的 互联网 ”。在 成果 形式上,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的专著、 文集 和译作都在 文库的 涵盖 范围内。 遴选标准上, 本文库 奉行 学术水准是从的宗旨。 为此,我们由衷欢迎 所有专家学者 惠赐佳作,使 “文库”得以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我们也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使 文库 的质量能够日将月就 精益求精。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网络空间国际 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深度参与和积极影响 相关国际规则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我国 政府和学界在这个方兴未艾的领域都 大有可为。 诚盼 网络空间 国际法 文库 的推出,有助于汇集学界和实务部门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在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我国加快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法强国尽绵薄之力。是为序。



注: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网络空间国际法前沿” ,对原作表示感谢,原文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网络空间国际法前沿 ”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黄志雄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运营。本平台旨在:收集并共享网络空间国际法的最新发展态势;促进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助力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法治进程向前迈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