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这个专栏讲故事的人,后来都成为了富一代……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联系我。
创业需要勇气,二次创业更是如此。年过四十的我要跨行创业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三思,毕竟我想做的咖啡产业可是开10家倒闭9家的“创业黑洞”……但我还是去做了,而且让我骄傲的是,才开店8个月就开始盈利了,比当年星巴克进中国的成长速度还快!
文/方天杰
如果说40岁以前,我的人生是为了工作、家庭而活,那么40岁以后的我,情愿让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说实话,我的第一次创业有点被逼无奈和赌气的成分……那时我毕业于同济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阴差阳错进了个完全不搭嘎的物流行业,但做的还算不错,业绩一直在公司名列前茅,也很受老板赏识。当时我根本没想过创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族就好了。
工作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成为了公司的顶梁柱,但各种流言蜚语也多了起来,同事们的嘲讽和老板的猜忌长期困扰着我,当时我特别生气,我既没有想过要自己单干,更没有想过要抢公司客户,可所有人都觉得:你一定会这么干。
大概是憋着一股气,
既然你们都说我会去单干,那我就辞职去创业了,并且没有带走一个客户,
那一年,我28岁。
毅然辞职后,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一家属于自己的物流公司。当时才明白了什么叫做辞职一时爽……后续才体会了什么是焦头烂额。
那时我有两个选择,要么开一家皮包公司,当时这种情况很多,你去别的公司借个办公桌,架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可以开始接单了,但我没有选择将就,因为我觉得创业也是需要仪式感的,就算我是被逼无奈。
我四处筹钱,租下了一间办公室,像模像样地搞了装修,
从电脑到复印机,该有的设备我都置办了,尽管困难,但我认为创业就要有创业的样子,
认真的态度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虽然离开上一任公司时,我并没有带走任何一个客户,但“净身出户”的我却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
一个好的Team是创业中最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创业的成败。
就这样,我的物流公司渐渐生根发芽,十几年来,我们也遇到过风风雨雨,很幸运的是不但我坚持了下来,那些初始团队的很多人也跟着我一直到今天。
在第一次创业里,我不能算特别成功吧,但好歹也是公司正常运作衣食无忧。如果说这次创业让我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一句特别实用的老话:
并不是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你坚持了才有希望。
我想开个咖啡店,从喝着麦当劳咖啡的大学时代开始就想了,但本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退休后才去干的事。
很多人都问我怎么会突然就想开咖啡店了,其实仔细回忆起来,可能这个想法很早就有了,只是前几年的一次契机才促使我提前去完成了。
大学时我就很迷咖啡,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莫名的喜欢那股香味。以前在物流公司下班后,我总会路过一家麦当劳,
那时只要能喝上一杯几块钱的咖啡再配上两片热乎乎的松饼,就是我人生最幸福的瞬间了。
但真正让我着手去做这件事,还是前两年在台湾旅游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就被一股莫名的咖啡味所吸引,那不是普通的咖啡香味,一直跟着这股味道我找到了一家咖啡小店,店面虽小,但五脏俱全,诺大的烘豆机占了店面的一半,我闻到的就是烘豆的味道。
一走进去香味就更浓了,我忍不住点了一杯拿铁尝尝,就在咖啡触及舌尖的一刹那,香醇的美味唤醒我也对咖啡所有美好的回忆,
而就是那个觉醒的瞬间重启了我的咖啡人生。
人人都有个开咖啡店的梦想,但当我真正想投身于此的时候,身边却没几个人支持,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要把下半生投入到一个“开10家倒闭9家”的创业黑洞里去。
回到上海之后,我提前了本打算退休后再开咖啡店的计划,
41岁的我,决定情愿让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虽然身边很多朋友嘴上都说这个想法不错,但我知道真正看好的没几个,不过我不害怕,因为这是我的第二次创业,相比十几年前的我,现在有经验也有准备多了。
第一,做一行之前,先要懂它。
我一直很喜欢咖啡但并不代表我对它有足够的了解,在开始这个行当之前,我需要学习,光凭一腔热情是没前途的,
做你喜欢的事,但也最好是你擅长的事。
我考取了
SCAE中级咖啡师 & 烘豆师执照
。
同时,我也在不断了解咖啡产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本土的咖啡店受到韩系咖啡的影响,走入了一个误区,所有的咖啡店都在用重餐饮的方法做咖啡店,本末倒置是开不长久的最大原因,但反观整个咖啡市场,在中国它是个朝阳产业,起点低并且增速大,作为一个商人,这就是我看到的商机。
第二,创业最重要的是你的团队。
都说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我从第一次创业时就明白了,在这个不能单打独斗的年代,你的公司能走多远,关键就是你团队里有些什么人,
怎么去找到这些人?你是否足够信任他们,他们是否足够信任你。
我的第一位合伙人是个90后,是我考咖啡执照时的老师。我第一次看到他时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教室,这么个看上去还像在校大学生的小朋友,让我一个40出头的人喊老师?却不想后生可畏,他真的称得上是上海数一数二的咖啡师,好几个星巴克的新品就是他设计的,有这样专业的合伙人创业底气都足了许多。
我对我的咖啡事业很认真,所以我不是去接手一家店或选择加盟连锁,我从里到外都想要打造一个全新的东西:一个属于我自己、属于中国人的咖啡品牌,我需要一套世界一流的产品包装。
机缘巧合,我找到了我的第二位合伙人:一位中国首屈一指的UI设计师。
与他的相遇也是缘分深厚。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一个设计师网站,而他是粉丝数最多的设计师之一。
找不到他联系方式的我,只好通过网站留言,没想到却得到了回复。一来二去,我们从简单的合作方成为了合伙人,现在咖啡店里的Logo和各种产品包装都是他设计的,不是我自夸,我觉得这样的质感和包装,没几家咖啡店比得过。
第三,拿出所有的执着和认真,就能创造奇迹。
但我并不甘心,我拉着这位负责人软磨硬泡,不断和他说着自己咖啡事业的未来宏图,还精心制做了一个PPT,我甚至说了
“你们今天不是租了个店面给我开店,而是扶持了一个中国咖啡民族品牌”
这样大言不惭的话。
大概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们,也可能只是我太烦了(笑),他们破天荒把店租给了我,而我的第一家咖啡店就这样成功开业了。
这家咖啡店不但没亏,还在开业后的第8个月就实现了盈利,要知道当年星巴克进军中国的时候,还用了近2年的时间才扭亏为盈,可以说我们打破了业内记录。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
这个咖啡店对于你来说是情怀还是事业?
我会肯定的回答他:
是事业。
因为只有认真对待,你才会去投入、去努力、去奋斗。但在事业背后支撑你的也是情怀,我始终相信你的产品就代表你的灵魂,咖啡只是一个载体,客户能透过它感受到制作者的匠人匠心。
曾经,坐在麦当劳喝咖啡时的幸福感又被我找回来了,那就是夜深人静打烊后,我在咖啡厅擦桌子时的感受到的满足感。
摩尔小姐说,希望我在文章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总结一些创业的秘籍分享给大家,秘籍不敢当,我只能说经过了两次创业,更加坚定了我的几个想法:
1. 学会做梦:
很多人在知道我要开咖啡店时都不看好我,甚至嘲讽我,一个好好的物流公司老板干嘛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梦醒了钱也没了。
而我想说,如果连梦都不去做,那真是一点点实现梦
想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那些嘲笑你做梦的人,大多是都是失去热情,害怕付出的胆小之人,是他们自己关上了实现梦想的大门。
2. 小赚靠智 大赚靠德:
大家都说在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在我两次创业的经验看来,
用真心维持人脉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有长远的合作。
有时,
小聪明是可以让你快速赚些小钱,但真诚守信才是最值钱的长远投资。
正如,我以前物流公司的客户也成为我现在咖啡店的投资人,他们信任我,所以也愿意投资我,不论我从事什么行业。
3. 要享受创业的过程:
很多人都认为创业一定是艰苦的,但我的观点却截然相反,
如果你觉得创业很艰苦那你就不要创业了。
当然我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困难无处不在。
就在今年素有“韩国咖啡王”之称、曾一手打造“Mangosix”等品牌的韩国企业家自杀的新闻,就给我们业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而我的心态一直是十分乐观的。所以在开始创业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能承受最坏的结局是什么?这些铺垫让我在遇到麻烦时心态不会崩,自然问题也就更好解决了。
就像通关打怪,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同样精彩,
Enjoy every moment。
▲
5 Things a
bout Fang TianJie
《匠人匠心—愚直的坚持》
好友送我的这本书百看不厌。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膜拜稻盛和夫的创业精神与成功历程。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工匠精神,以一种做人做事敬天畏人的态度,对抗日渐盛行的浮躁之风。我愿怀匠心,践匠行!
蜜蜡佛珠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佛家和道家文化时刻教导我要以一颗感恩之心行走江湖!佩戴佛珠可让我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这串蜜蜡佛珠是太太为我结缘,蜜蜡也是她的喜好!
便携迷你咖啡机
这是我出差旅游必备随身法宝。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享用自家品牌的意式浓缩咖啡—意浓!意更浓!
阿拉伯沙画瓶
台湾的好兄弟AMOS去迪拜公干时恰逢我们第一家门店试营业,他就用当地的沙画永恒了对我们FASSCO的祝福。他说我毅然跨行创业的勇气感染了他,现在他也离开了人人仰慕的高管职位,一人奔赴非洲加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的勇气和胆量让我仰望,祝福他!
FASSCO COFFEE
这就是我后半生用生命去浪费的美好事物。
▲
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来和我们分享这「一千零一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在标题注明“一千零一夜”
- 内容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