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株洲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  2 天前  
班主任家园  ·  开学第一课演讲稿: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资讯丨我国将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限制用于房地产开发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7-30 17:25

正文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切实转变“向海索地”的工作思路,统筹陆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现海洋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集约利用 。进一步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有利于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有利于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有利于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知》重点明确了四个方面的政策要求:

1

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

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严格审批程序。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 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涉及围填海的按程序报批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2

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自然资源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在2018年底前完成全国围填海现状调查,查明违法违规围填海和围而未填情况。 沿海各省(区、市)要结合围填海专项督察情况,确定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2019年底前制定好处理方案。 对合法合规项目,已经完成围填海的原则上应集约利用;在2017年底前批准而尚未完成围填海的,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面积。对违法违规项目,开展生态评估,进行生态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对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坚决予以拆除。

3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确保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海岛现有砂质岸线长度不缩短 。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将亟需保护的重要滨海湿地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积极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逐步修复已经破坏的滨海湿地。

4

建立滨海湿地保护和围填海管控长效机制

对全国湿地逐地块调查,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滨海湿地及自然岸线的动态变化。严格用途管制, 将滨海湿地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敏感、自净能力弱的海域实施围填海行为,严禁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在滨海湿地布局。加强围填海监督检查,把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情况纳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督察重点事项,加大督察问责力度,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2018年下半年启动围填海专项督察“回头看”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专 家 解 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副司长 孙广宣 26日在此间说,按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实现海洋特别是岸线、滩涂等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集约利用,将严控新增围填海项目,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相应地, 地方不再审批新增围填海项目。 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国家重大战略涉及的围填海项目,由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严格管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就必要性、选址、围填海规模、生态影响等提出审核意见,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 原则上不再受理有关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的涉及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胶州湾等生态脆弱敏感、自净能力弱海域的围填海项目。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小组召集人 庄少勤 说,滨海湿地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陆海统筹,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和围填海管控。但总体来看, 沿海地区长期形成的“向海索地”思维催生了大规模围填海活动 ,导致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自然岸线锐减,滨海湿地保护和围填海管控形势依然严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