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仲凯老师
勇敢就是心虽恐惧但仍奋力前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陈仲凯老师

分数是政治

陈仲凯老师  · 公众号  ·  · 2024-04-20 10: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昨天的时候,教授开展了一个讨论,关于分数的意义。我当时的想法,实在没法详细展开,现在分享出来,我申明我的想法存在偏向性、甚至错误的可能。

总的来说,分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是政治的、而非是教育的。同样的努力,可能在英国是一个60分,而在美国就是一个A+;同样的高考分数,可能在中国是一所普通二本,而在英国则可能是一所名校;即便是在中国国内,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所付出的同等努力,或许会分别考入一本和二本。

所以,当人们在用分数、或者学校,去定义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这类的说法:“他就是国内考不上本科,才去的英国。” 这种说法,是用一个人的努力的艰难程度,去评价他的价值。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错。它在假设教育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它不去否定教育体系,而是去否定人的努力价值。

不过,可以用相反的视角来审视,即:我们不去否定一个人的努力,而去审视不同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问题?同一个印度人,在印度可能考不上名校,但是在美国有可能去了麻省理工?更具体地说,在美国可能没有什么文化的高中生能读本科,在印度读本科则是使出了半条命的力气。有没有可能是印度的教育体系有问题,而不是印度人有问题。

我们有时候嘲讽一个人是因为他身在黑龙江/北京/英国……才能读上好学校,似乎他是“不行”的,但是反过来,有没有可能:这个人并没有大的问题、是他的教育体系在协助他,相比之下,是你的生存环境的教育资源极为匮乏、是你所处的教育体系不行呢?

分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是政治的、而非是教育的。这就是我的想法。你可能会问,在什么时候分数是教育的?我认为分数不是用来筛选你、而是帮助你进步,那就是教育价值。你每天称体重,这是一个分数值,然后你知道你要如何进一步减肥。这个称体重并不会置你于死地。相比之下,同样是称体重,去决定你的工作机会,那就不是教育的,而是政治的。
现实中其实两种情况都存在的。你在粉笔系统中常常会收到很多特训营反馈(我们有词汇特训营等)、题库练习的反馈,从本质来说,这就是教育的。
这是一位网友( 烈火烹油_鲜花着锦 )对我本文的评论: 人是被环境所裹挟的。所以说他“行”“不行”看背景查验其实很重要。基本都是靠“家庭”“平台”“标签”不断的包装的程度。长那么大真的没有几个人本身真的可以强到“能力力压万人”、“项目/公司没有他直接就崩的程度”。人应该做的是去除掉外在附加的真正的“认清你自己”。
(图片是今天正好参加了哈佛大学教育论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