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杨波,18岁孤身一人离开湖南赴上海念书,毕业后当过老师干过互联网,又在房地产和金融行业打拼了快20年。
2005年,一脚踏进平江路迂回的小巷弄,
耳边糯糯的吴侬软语,
桥下摇曳而过的乌篷小船,
让他再也没有了走出去的念头。
刚到苏州时,他最爱干的事就是钻巷子,
兴致来了,就背起麻布背包,
踩着青石板,在每一条小巷中穿梭。
看巷口包子店升起炊烟,
人们提着早饭蔬菜走过,
他说,这是上海找不到的人情味。
朝阳打在水面,
看阿婆在湖边浣衣,
悠悠的平江水流淌而过,
一刹那间,会有种身处南宋的梦幻。
或是静静等待树影拉长,
又是一天过去,
苏州城里的每条巷子都不简单,
都有着自己的风韵。
就这么兜兜转转,
杨波被苏州城迷住了神,
他跟老婆说,下半辈子就是这了,
于是两人在这里安了家。
他们在平江边上找到一处老房子,
喜爱品茶的杨波把这儿辟成一间茶室。
晌午时分,唤上好友街坊齐聚,
临江饮上一杯清茶,
摇椅里打个盹,舒坦极了~
俗话说,清闲生雅意,
古巷,邻水,品茶,
引不少书画家朋友都慕名而来找灵感。
屋顶俯瞰,白墙灰瓦,青石小路,
恍恍惚惚几百年都过去了,
画在了纸上却还是那个模样,
南宋的士子风流好像就在昨天。
家安下了,可看着平江路的老房子,
杨波心里又泛起了波澜。
他想让更多的朋友,
走进苏州城的小巷,老房子,
了解这个千百年没变过的七朝古都。
怀着这份期许,他找来了设计师朋友,
一起钻进星罗棋布的巷子里,
最后,收到十八间合适的老房子。
像这一间叫做“竹庐”,除去墙壁,
整间屋子大量采用竹木元素,
门外带着一间小院,
格外开敞舒适。
屋顶,桌旁,木门
也全部用竹子做壁,
无论是品茶读书,
都有种说不出的清幽。
卧室内也不简单,
采用了古典园林中框景的手法,
在墙上用圆框挂出一幅园林小景,
留给人无限遐想。
门口一张木桌,上布新茶一壶,
两旁轻纱浮起,门外两颗老树,
清风一吹,飒飒作响。
没事的时候,坐在门前木阶上,
可以静思,也容得发呆。
离竹庐十分钟的路程,就是铭庐,
不同于竹庐的淡雅,
铭庐显得精致而华贵。
朝南的落地窗引入阳光,
透过竹帘遮掩,
屋子内通透敞亮。
窗下一席棉垫,
可以席地而坐,
也可以把竹帘拉下,大梦一场。
物件的摆放极为讲究,
一片灰墙前,静物与生机并存,
技艺高超,节制而不显单调。
十八间屋子都是如此,各有各的特色。
倘若待饿了,只消两步就走到巷口,
点上一碗苏州牛肉面,
口感劲道,汤汁浓郁。
或是去茶楼,上一壶茶,
听一曲苏州评弹,
思绪跟着回到几百年前的盛世苏州。
院里的花悠闲的漫长,
伸到墙头也是别致的一景。
几个姑娘走街串巷,
误入院子中,立刻驻下,
惊喜的记录着自己的足迹。
没想到,传到网上吸引了很多人,
有模特,有摄影师,
苏州城里新生的小院成了网红的“私房圣地”。
杨波说,
苏州城具有永恒的魅力,
最初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却没想到他乡终成了故乡。
小仙猜你还喜欢↓↓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熊猫Panda的窝,微信ID:mypandahome;经环球家居授权发布,著作权归原著所有!转载请经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穿越,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