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束光
带你认识那些正努力把这世界变好的人。他们的努力值得一束光。不够,那就两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权谋智慧  ·  孔子道德学说背后的权谋计算! ·  昨天  
权谋智慧  ·  孔子道德学说背后的权谋计算!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三联书店学术出版分社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束光

近视1000度,成龙周星驰却点名要他画画。被他画过的人没有一个不红的,然而这个曾震撼香港的真正匠人,却即将被时代遗忘……

有束光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5-06 20:38

正文

 ✦开始吧旗下自媒体✦

每一行,都有条金线。拍电影的,有奥斯卡。烧菜的,有米其林。写作的,有诺贝尔文学奖。做公号的,有10万+(司马不小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画了50年海报的阮大勇,从没想过能评奖,但他心里也有一条金线,那就是让路过的人笑,然后掏腰包,买张电影票



四十年前的香港,一张电影海报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生死


这并不是一句司马夸张的修辞。在那个没有微博、朋友圈和豆瓣评分的年代,观众选择看一部电影,全凭戏院门口贴的海报,几秒钟,有点意思,进去看看,不够吸睛,再见。


远远就可以看到,星爷的形象和“神龙教”三个大字


而在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圈内无人不识阮大勇,

“最好的电影海报,都是阮大勇画的。”

“只要请大勇画海报,电影一定卖座!”



从一个近视1000度的广告仔,到成为业内迷信的海报师,阮大勇用了10年。


李小龙、成龙、周星驰、周润发、洪金宝、曾志伟……一线影星的卖座大片,都钦定阮大勇来画。



大家恭维他,大勇,你真是个绘画天才!

他笑笑,什么天才,当年我被骂白痴发梦

几十年,他说粤语还是带着粗犷的宁波口音。



1941年,阮大勇出生在浙江宁波慈溪,从小,就患上1000度的高度近视。父亲喜欢画画,母亲擅长刺绣,耳濡目染,他也拿着笔涂涂画画。


不画小动物,不画想象中的房子,小小年纪,他只钟爱画人,尤其是电影里的明星,他对着一张剧照,琢磨五官表情,一画就是一天。


戴着和年龄不符的超厚镜片,趴在纸上画画,阮大勇总被其他小朋友取笑,“四眼仔,你真当自己是画家啊?”



初中毕业后,阮大勇随父亲到香港,想走画画这条路,结果遭到父亲当头一棒:“你白痴啊,画画没有前途的,不能谋生,别想了。”


那就先赚钱谋生。


他去了一家纱厂当工人,因为表现好,他被调去做报表,虽然只是画表格,他也相当享受,几张复写纸叠在一起写,锻炼自己的笔力。老板觉得他是偷懒,劈头又是一句骂,“白痴”。



兜兜转转,阮大勇还是捡起了画笔。


他在永华片场刷过布景,去布匹公司画过行货油画,后来又到外企朗文出版社,给教科书画插图。每一张插图,他都要先了解前后文,揣摩人物的心态和性格,再起笔画。


出版社的领导,是个德国女人,她看了阮大勇的插画,夸他是天才,“在这里呆着是没有前途的。”于是推荐他去自己丈夫的广告公司上班。



一直顶着“白痴”帽子的阮大勇,第一次被夸“天才”,既受宠若惊,又充满感激。落魄时的一句鼓励,能让人铭记一辈子。


1966年,阮大勇进入广告公司美术部,一做就是9年,从草稿员,一直做到美术主任。但他不甘心只画广告纸,还是想画生活在同时代的人。



上世纪70年代,是香港喜剧片的天下,而最炽手可热的喜剧演员,非许氏四兄弟莫属(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杰,人称为“许氏四杰”)


1975年的一天,一个同事跑来告诉阮大勇,许氏兄弟的电影《天才与白痴》在征集海报稿,你要不要试试?


阮大勇用夸张的漫画手法,画了一张海报,许冠文头上插满电线,手里抱着痰盂;许冠杰头上顶着鱼缸,脚上踩着鸭掌鞋。两个“白痴”形象跃然纸上,他一边画,一边笑。



结果,这张海报被嘉禾公司采用,贴满香港各大戏院。


阿Sam许冠杰太喜欢这张画,干脆直接用作自己的唱片《天才与白痴》封面,专辑里有首歌叫《天才白痴梦》,唱进了阮大勇心里:


“人皆寻梦/梦里不分西东/片刻春风得意/未知景物朦胧/人生如梦/梦里辗转吉凶/寻乐不堪苦困/未识苦与乐同/天造之材皆有其用/振翅高飞无须在梦中”



自学画画,患千度近视,想专职画电影海报。在别人看来,也像个白痴梦,但阮大勇决定在而立之年,为自己再拼一次。


半年后,他看报纸得知,许氏兄弟的新作《半斤八两》正在开拍,他带上一张《天才白痴梦》海报,跑到片场,毛遂自荐。



当时许冠杰就坐在导演许冠文边上,阮大勇上前:“阿Sam,你还记得我吗?我想继续画《半斤八两》的海报。”


没想到,许氏兄弟当场答应。


当时没有条件提前看片,阮大勇能获得的信息,只有电影故事大纲,以及一张剧照。他通过观察剧照上的人物表情动作,来诠释海报上的人物关系和性格。


《半斤八两》的剧照


每天从广告公司下班回家,阮大勇就开始画画。


因为住的地方太下,家里只摆得下一张吃饭用的桌子,他想了个点子,在门户装了一块铁皮,将画纸用吸铁石吸在上面,站着画。


说起来很心酸,但他却发现站着画画的好处,“可以更精准地把握人物比例,不会失控画歪。”



10天后,阮大勇交出了海报。


许氏兄弟看了拍手叫绝,没想到仅凭一张剧照,他能画出这样的海报,而且还把剧情都画在了海报里:三个小侦探的风流、偷窃、欺诈故事。



结果,这部电影收获850万港币票房,成为香港喜剧片划时代作品。


阮大勇得到2700元港币作为设计费,要知道,当时一瓶可乐,才卖3毛钱,这笔钱他可以买半幢楼。阮大勇不禁想起父亲当年的话:画画又不能谋生……


连续两部许氏兄弟作品大卖,阮大勇名声大噪,不少片方都来找他画海报,一个故事大纲,一张剧照,其他自由发挥。



阮大勇不喜欢墨守成规,也不追求黄金比例,

只用自己喜欢的风格画喜欢的人物。

大大的脑袋,夸张的表情,

让观众还没进戏院,就已经被海报逗笑。



然而,这种画风,有些漂亮女星不太能接受,

她们总会弱弱地问:“我觉得……不太像啊。”

阮大勇就打哈哈:“下次吧!下次画得像一点!”



阮大勇不只会画这种Q形人物,

为了画出最传神的李小龙,

他用心琢磨李小龙威猛的神态,

甚至观察他身上一块肌肉的走向。

最后就连李小龙会会长黄耀强都说:

“阮大勇是当今画李小龙最传神的人,别无他选。”




他画海报,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从来不考虑明星排位,只聚焦海报本身。

1983年的电影《阴阳错》海报,

他让新人女主角倪淑君占据大部分画面,

一张幽怨的脸漂浮空中,暗示其女鬼身份,

而将当红的谭咏麟缩在画面一角。



结果,这部电影成了票房黑马,捧红了新晋导演林岭东,也成就了女主角倪淑君。


圈内有了一个说法:“只要请大勇画海报,电影一定卖座!”于是,阮大勇一人承包了嘉禾和新艺城两家电影巨头几乎所有海报。


李小龙、成龙、周星驰、周润发、洪金宝、曾志伟……一线大咖的订单纷至沓来,阮大勇觉得,海报不能一味搞笑有趣,还要对观众表达点什么。



为什么观众会被感动?因为他们饰演的角色,身上有一个共性:


出身底层的小人物,怀揣着梦想去闯,结果被人奚落像个白痴,但他们的坚持,最后会让观众认同,他们其实是天才。


所以,阮大勇的电影海报,不再只是宣传道具,而是一系列底层小人物的浮世绘,散发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香港精神——“天才白痴梦”



所以我们看到他画的李小龙,总会想起那句:

“我告诉你们,中国人决不是病夫!”

说完后,要用大拇指抹一下鼻子。


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精武门》和遗作《死亡游戏》海外版海报,都由阮大勇操刀


1983年的成龙,还很能打,

不管被揍得多惨,还是会一次次爬起来,

站直了,继续打,直到对方趴下。


成龙主演的《A计划》


1986年的周润发,只是个小混混,

但他咬着火柴,教会每一个银幕前的观众:

“你失去的东西,要自己拿回来。”


周润发主演的《英雄本色》


1991年的周星驰,那时还是星仔,

被人贬低到尘埃里,也会笑着鼓励自己:

“我这么年轻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接下来除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无路可走了。”


周星驰主演的《龙的传人》


有人说,阮大勇画下了一个时代的香港精神,

还有人给他冠上“电影海报教父”的称号,

他却笑着摆摆手,称自己只是个“画画佬”,

“纯粹是谋生,养活妻儿咯。”

他自嘲其实没那么喜欢画画,

只是钟情画自己喜欢的人而已。



他的确没什么野心,很多原稿,都没有保留。


别人赚钱都去炒股票、买楼盘,他只买自己喜欢的李可染的画。结果当然又被笑“白痴”,然而,多年后,李可染的画价值暴涨,是楼价的好几倍,别人又夸他有投资眼光。阮大勇笑笑,“我只是喜欢而已。”


但是,画画时,他要求自己做到120分。他坚持每一张海报,不但要用手画,还要用脑、用眼去画,而且从来不借助印刷、放大机和计算机,“作品要签上自己名字,就应该由头到尾是你自己出品。”



以这种传统手工方式画海报,

最终还是被时代淘汰了。

1992年,阮大勇宣布封笔,

带着家人,移居新西兰。

同年,香港新艺城宣布停工结业,

香港电影由盛转衰,一个时代缓缓落幕。


1975年至1992年,阮大勇画了近200张电影海报


他封笔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是周星驰的《新精武门2:漫画威龙》。

他在一脸不羁的周星驰胸口,画了一颗心,

那是他对一个时代的告别,

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颗心。



2007年,阮大勇回到香港。

他发现,一切都变了,

海报不再贴在戏院门口的最显眼位置,

那个看一张海报就进影院的时代,过去了。

“就算毕加索画的海报,也没地方可贴。”



70岁,他又捡起手中的画笔,

这次不为电影画海报,

而是为了自己而画。

线条极简,用最少的色彩,

没有夸张表情,只是用铅笔素描。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倒下。对的,站着。你说对吗?”这句台词,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诘问


他整理了自己50年的作品,

收集在一起,做了一次回顾展。

海报的左上角,他画了一辆高速列车,

时代发展太快了,他和笔下的人物,

都选择留在了那个年代。



2016年,许冠文的儿子许思维,

为阮大勇拍了一部纪录片——

《海报师:阮大勇的插画艺术》,

阮大勇却觉得担不起“海报师”这个身份,

曾多次跟导演商量,能不能换掉,

“当年,我就是个画插画的啊。”



今年4月9日,第36届香港金像奖,

“专业精神奖”颁给了阮大勇,

还特别安排老朋友许冠文为他授奖。



许冠文说:“在娱乐有限的纯真年代,他让电影充满盼待。”


接过奖杯,76岁的阮大勇却说:“很多人说我是电影海报教父,但我就觉得自己很平凡,到现在也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插画师。”


选一行不弃,择一业终老,把自己放得很低,把作品看得最高,这就是司马在阮大勇身上看到的“专业精神”。



每个不甘平凡的小人物,

都有一个天才白痴梦。

“天造之材,皆有其用,

振翅高飞,无须在梦中。”



点击下方图片,看好文

需转载的公号回复消息【转载】

朋友圈转发请随意

合作、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