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目前,吸烟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但关于吸烟者改用电子烟的长期健康影响仍存争议。尤其是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其吸烟习惯变化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近期,Eur Heart J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旨在评估PCI后吸烟患者改用电子烟或戒烟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风险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吸烟草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多种肺部和心血管疾病。吸烟草烟的主要危害来源于香烟燃烧产生的物质,例如焦油和一氧化碳,而持续吸烟主要是由尼古丁成瘾驱动的。
基于此,电子烟作为一种无需燃烧烟草的尼古丁递送替代品被认为是一种危害较小的选择,并已成为全球广泛流行的戒烟工具。然而,电子烟气溶胶中的许多成分,包括丙二醇、植物甘油、香料(通常含有尼古丁)以及颗粒物,因可能引发炎症和氧化应激而引起了潜在毒性的担忧。因此,对于从可燃性香烟改用电子烟是对吸烟者健康有益还是有害,尚存争议。
大量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掉可燃性香烟。最近的几项研究报告称,与不吸烟者或戒烟者相比,电子烟使用者的未来心肌梗死(MI)或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更高,但低于可燃性香烟使用者。然而,由于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体健康人群,这些结果无法直接推广到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例如因冠状动脉疾病(CAD)接受PCI的患者。
几项研究一致表明,与持续吸烟相比,改用电子烟的参与者的内皮功能和血管僵硬度显著改善;然而,在已接受PCI的CAD吸烟患者中,这种转变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尚缺乏数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估PCI后CAD患者的吸烟习惯变化(持续使用可燃性香烟、改用电子烟或戒烟)对其预后影响,填补这一知识空白。
本研究基于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数据库的全国队列数据,纳入了17,973名成年吸烟者(≥20岁),这些患者在PCI术前3年内通过健康筛查被确认为吸烟者,并在PCI术后3年内接受健康筛查以评估吸烟习惯的变化。
根据患者的吸烟情况,将其分为持续吸食可燃性香烟者、成功戒烟者以及改用电子烟者。改用电子烟者进一步分为双重使用者(同时使用可燃性香烟和电子烟)和仅使用电子烟者。
主要结局包括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即全因死亡、自发性心肌梗死以及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事件。
在总研究人群中,持续使用可燃性香烟的患者为8,951人(49.8%),改用电子烟的患者为1,694人(9.4%),成功戒烟的患者为7,328人(40.7%)。
在中位随访2.4年期间,MACE的累积发生率在改用电子烟者(10%)和成功戒烟者(13.4%)中均低于持续使用可燃性香烟者(17%)。
以持续使用可燃性香烟者为参考,校正多变量后:
与双重使用者相比,仅使用电子烟者的MACE风险显著降低(HR,0.71;95% CI,0.51–0.99)。
图1. 吸烟习惯变化对临床结局累积发生率的影响:A.吸烟习惯变化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B.在改用电子烟的患者中,持续吸食可燃性香烟数量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在因冠状动脉疾病接受PCI的吸烟者中,与持续吸食可燃性香烟的患者相比,改用电子烟(尤其是完全过渡)或成功戒烟的患者具有较低的MACE风险。
PCI后当前吸烟者改用电子烟的预后如何?
改用电子烟或成功戒烟与持续吸食可燃性香烟相比,显著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风险。与双重使用者相比,完全改用电子烟的患者MACE风险显著更低。
尽管对PCI后吸烟者的最佳策略是完全戒烟,但对于无法戒烟的患者,改用电子烟可能是值得考虑的选项。
来源: Prognosis after switching to electronic cigarette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Korean nationwide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ae705.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93/ eurheartj/ehae705
往期回顾
进展 | Circulation: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室间隔减容术后的长期挑战—不良结局风险与预测因素
进展 | Circulation:NT-proBNP和hs-cTNI(而非hs-cTnT)与心脏结构和功能衰退的远期风险相关
进展 | JAMA子刊:DEFINE-FLAIR试验5年随访结果—基于FFR vs. iFR指导的血运重建远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