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
10
月
30
日发射的神舟十九号飞船已经在轨飞行了
3
个月时间,整个任务周期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预计再过
3
个月左右就会返回地球了。
因为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在轨时间是
6
个月左右,这是常态化的情况,现在我们的航天员单次出征太空的飞行时间都是半年左右,这样有很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
1
年只需发射
2
艘神舟载人飞船就能保证空间站的正常运行,另一个就是能够很大程度去发挥飞船、航天员在空间站上的效率。
毕竟一艘飞船造价不菲,飞行时间很短的话,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内我们需要发射更多的飞船到空间站,这样一来空间站的运营成本就很高。当然,飞船的飞行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
因为飞船长时间处于恶劣的外太空环境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微陨石、空间小颗粒的撞击等。虽然这些小颗粒、微陨石的尺寸可能很小,但是它们的飞行速度很快,撞击的能量足以击穿飞船、空间站的舱壁。飞行半年左右,飞船的安全性还是可以保障的。
另一方面,飞行时间越长,对航天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会一直处于失重的状态下,他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一个很直观的现象就是航天员在轨期间,他们的面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胖”、“浮肿”,看起来好像长胖了。
飞行半年左右,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还不是很大。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不管中国空间站还是国际空间站,现在航天员乘组的轮换周期一般都是半年左右。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预计在
4
月底或者
5
月初就会返回地球了。也就是说,如果返航地球的时间早一些的话,在
4
月份就会返航,如果返航时间晚一些就到
5
月初才返回。虽然暂时还不确定具体哪一天返航,但是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
神舟二十号待命
从时间来看,神舟十九号最快在
3
个月后就会返回地球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3
个月时间其实很快就会过去,毕竟这艘飞船已经在轨飞行
3
个月了,就在神舟十九号飞船正在执行飞行任务之时,另一艘飞船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这艘飞船就是神舟二十号飞船。
其实在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升空的时候,有已经有关于神舟二十号飞船的消息了。在大约
3
个月前,神舟二十号飞船就已经进入紧急待命状态,至今依旧保持着待命状态,预计还会继续保持差不多
3
个月时间,在
4
月底左右才会从当前的待命状态转入发射状态,去执行下一个阶段的飞行任务。
这其实是正常操作,大家不需要担心是不是中国空间站出现了什么紧急情况。因为在进入空间站时代以后,我们的航天员在轨执行任务的时间都比较长,现在一般都是
6
个月左右才会进行一次航天员的轮换。飞行时间这么长,对航天员来说风险是比较大的,除了身体方面的因素外,飞船、空间站也可能面临着各种风险,例如空间小颗粒撞击的风险等。
所以,为了确保航天员在轨执行飞行任务时的安全,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发一备一”的滚动模式,也就是说,只要有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那在发射场就会有一枚火箭、一艘飞船处于紧急待命状态。处于待命状态的飞船会做好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快速执行发射任务,只要有需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升空,去把航天员接回来。
这个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轨飞行期间,我们的空间站确实曾经遭遇到空间小颗粒的撞击,导致天和号核心舱太阳翼出现受损,神舟十七号飞船的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在舱外修复了太阳翼。这个还是小问题,在国际空间站上曾经多次出现空间小颗粒、小碎片撞击而受损的情况,甚至有飞船因此而“报废”。
最近一次比较著名的事件可能就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机”飞船的
2
名宇航员了。这两位宇航员在
2024
年
6
月
5
日乘坐“星际客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他们这次飞行任务原本只是几天而已,也就是说,他们原本在去年
6
月就应该返航的了,然而至今仍被滞留在国际空间站上,最早要到今年
3
月底才能返航了。
导致这两位宇航员“被困”国际空间站大半年时间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星际客机”飞船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进入轨道后不仅出现氦气泄漏的情况,还存在推进器故障的问题。
美国方面为了确保这两位宇航员返航时的安全,最后选择让“星际客机”飞船自己返回,而这两位宇航员则留在国际空间站上,由载人龙飞船去接回来。
幸运的是,美国还有载人龙飞船可以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如果美国只有“星际客机”飞船,而“星际客机”飞船的问题不断,那他们的宇航员可能就只能向俄罗斯请求救援了。
除了美国“星际客机”飞船事件外,在
2022
年
12
月俄罗斯的载人飞船也曾经遇到紧急情况。当时和国际空间站对接的联盟
MS-22
号载人飞船疑似遭到空间小颗粒的撞击,飞船外部出现一个
0.8
毫米的小孔。
在受损后,飞船向外太空挥洒大量冷却剂,飞船内部温度失控飙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