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虽然是悲惨的一刻。
但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做股票没有“容易”二字。
但我们多数用户给我的感受,比过去更冷静,更理性了,这是好的一面。
每个人的操作思路不同,持仓也不同。
对于重仓的
,没什么好说的,非常被动,只能抗。
如果想主动些,可以考虑调仓换股,从疫情重创的行业,换些到影响较小的行业。不过,很多票一直跌停也卖不出去。
哪些是疫情影响大的呢? 线下娱乐(吃喝玩乐),影视,旅游,运输,等。
其他行业相对影响有限。但由于经济是全方面的,所以导致大量个股都是跌停。目前属于节日的补跌,也在情理之中。
节假日,港股 跌了6%,富时A50跌了7%,美股跌了3%,我们疫情最严重的的市场,跌个7%也是正常的。
但你看港股,今天其实已经下跌不动了。
明天开始,个股会逐步的分化,有强有弱。我个人的判断,指数破2700也就差不多了。(除非美股开始见顶)
对于轻仓的
,我也想提醒,抄底是对的思路。但不要轻易抄底,市场一天无法释放完悲观的情绪,需要看几天。但手里有钱,最终目的还是买股票。
北向资金今天流入很多,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看。他们有没有对冲?
这类资金的操作方式和我们有很大不同。如果人家以前天天流入,你却进进出出,那么就不要用别人今天的流入来安慰自己。
我觉得,在这个时刻,有一个指标我是非常关心的,就是益盟软件里面的——价值仓位。
我很喜欢这个仓位:
如果达到70%,就是一个开始价值投资的好时节。
如果达到75%,就是不停买买买的重要区间。
如果达到80%,砸锅卖铁+满仓装死的区间。
我在把图放大点(下图是周线):
目前的位置,虽然还在65%,但我估计模型很快会跳到70%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
指数破2700,价值仓位上70%
”,就应该勇敢上了。
当然,手里要有钱啊。有钱只有靠两个:
一是 提前控制仓位,你就有部分现金了。不管半仓还是轻仓。
二是 场外你还有足够的资金。如果你股市投入不多,同样可以考虑再进来。
大家记住,历史告诉我们:
大跌后风险是更小的,买入是更安全的。但需要有勇气。
大涨后,感觉上敢大胆做了,其实风险更大。
所以呢,
心里感觉的风险,其实是低风险。
心里感觉安全了,其实是高风险。
抖手抖脚的时候,也就是安全的时候。
至于我有没有让用户规避风险,有,但肯定做的不够。
我微博上难得发布“控制仓位”,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
五星波段直播节前3天也提示控制仓位,
主题博弈 节前从17个股票卖剩下4个。
回头来看,最好当然是提示空仓,再每个用户打个电话通知到。但这不现实,我也没能力去完全看空。
每段路,都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教材”。
价值投资派,
你应该买在低位。这轮的下跌,充其量就是坐电梯,并不会伤筋动骨。如果你亏了多了,说明买点并不符合价值投资。是不是涨多后买,给自己套个价值的理由?
波段交易派,
S点,破重要均线而没有行动,没有减仓,这是违反交易纪律,该反思。
如果每次大涨大跌,都能让我们重新对自己的交易体系有补充和反思,这个学费也算没有白交吧。
至于抄底,我给的建议是:
基金,无脑的慢慢买。所谓“无脑”,就是让你别多想,越想越容易做错。就是大跌后买,继续大跌继续买。因为基金作为投资,不要择时,不要找下影线和拐点。
股票,要逻辑清楚的买。个股风险明显大于基金,做对了收益也更大。
股票分为两类,价值和反弹。
价值的,你自己把中长期逻辑想清楚,可以偏左侧买,类似于基金。
波段反弹的,要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高手喜欢抄下影线的底,能力不够就等右侧点再做。
我认为,重要的是什么股票,而不是怎么买。
怎么买,应该都有你自己的规则,今天如果你还没有“价值投资”或者“波段交易”的操作手法,那就还不是合格的股民,亏钱买经验的旅程还没有结束。
个股上,我当然喜欢深跌的票。比如今天,有股票跌停,有-6%的,我肯定更喜欢跌停的。空间更大。
波段等到市场止跌迹象了再谈。先简单讲个“价值投资”的思路:
大家知道,疫情对于影视行业是影响最大的,颗粒无收,影视停拍。本身行业已经有些冷,加上这次,可能有个大洗牌了。
但人们看电影的需求不会变,行业洗牌也并非坏事,起码对于龙头企业。
我以前讲过中国电影这个票,国家垄断性的公司。进口片半壁江山都是他的,影视行业全产业链,相比于纯影视的华谊兄弟,或者影院,全产业链风险有一定的分散。
首先,你逻辑上认可行业会迎来春天,公司是龙头不会完蛋。
假设这家公司这波跌了-33%,那么回到昨天股价,涨幅是多少呢?
——50%。
如果你认可2021年行业恢复到去年正常,不需要增长,只要回复正常,那么你认为这个大坑值不值得出手?
万一出手被套?只要公司不死,底部区间浮亏是正常的。
中国国航、中国国旅,黄山旅游,宋城演艺。。。。。他们都有自己垄断性和独特性,其实都一样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