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稳住!今日情绪指数来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朔朋友圈

投资是一场“找不同”游戏

秦朔朋友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17 00:00

正文

  • 作者:泰尼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583篇原创首发文章


多少人幻想过若自己十年前加杠杆买了房或投资了某个百倍股该多好,更有多少人YY过自己若能提前知道明天的彩票号码就爽翻了。毫无疑问,若你能预知未来,你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既然没有穿越作弊之法,便只能在故纸堆中皓首穷经,试图从历史中找寻未来的发展规律。投资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延迟消费,赌的就是预期,所以才要通过研究历史明辨未来,提高胜率降低不确定性,追求长期制胜之道。


“太阳底下无新事” 与“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是两种极端,真实的历史总在循环和改变中演进。投资就像一场“找不同”游戏。迥异的价值在于知识的不对称性,在于科学的证伪法,这里不多谈。大多数时候,投资者更习惯从相似性及其基础上的差异性来做出投资决策,借用霍华德·马克思说法,我们可 找相似看做第一层次思维  将找不同看做第二层次思维 


  第一层次思维:找相似  


即便是业余投资者,也少有在投资某只股票前不去看一眼历史K线图的,潜意识中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历史价格找到现价是高还是低的信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散户不喜欢在创新高时买股票,而却会在股价处于低位时因为觉得便宜而去“抄底”。很多专业的分析师也总在上下求索,希望找到“现在”的时空坐标,比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可比照欧美或日本曾经的某个历史时期,又或者这轮国企改革和上轮的相似性,再或者今年主板和创业板走势和某年似曾相识等等。


如果把纷繁复杂的现实抽象为数字,我们可能更容易发现相似性。假如我们用市盈率(PE)市净率(PB)去衡量公司估值,历史纵向比较,容易找到与当前估值水平及变化趋势相似的历史时点和区间,也不难算出当前估值所处的历史分位数。那么,下面的两幅图是两条不同的指数,能否判断他们是便宜还是贵呢?


以均值回复的思路看,可能会觉得前面贵后面便宜。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两幅图的估值指标不同,前者的市净率注重存量,后面的市盈率更关注增量;二是选取的历史区间不同,前者是从2013年中开始,后者则是2010年6月开始。


如果抱着做好最坏准备的投资思路,选取最保守的历史最低点来做参照,前者1.04倍的最新市净率相比2016年5月的历史低点0.84倍高23.8%;后者42.35倍的市盈率相比2012年11月的历史低点29.44倍高43.85%。这样看……似乎前者便宜些。


感觉少了点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说明这两个指数是什么。


  第二层次思维:找不同  


首先揭晓之前两幅图的答案,前者是中证银行指数,后者是创业板指数


有人通过历史相似性分析得出结论,肯定就会有人站出来找不同,说“这次不一样”。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呢?供给侧改革,A股纳入MCSI(以下称“入摩”),IPO数量增加等等,这些可以用来解释目前各种存在的合理性,比如周期股崛起主要因为供给侧改革;也可以进行未来的趋势预测,比如A股对标国际资本市场因入摩而更具指导意义。


第二层次思维,很有洞见和前瞻性,但也必须警醒那些离常识过远的行空天马,比如创业板在2015年6月份135倍市盈率时,依然不乏有摇旗呐喊者喊出“这次不一样”。


虽然第二层次思维更难得,但第一层次思维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否则第二层次岂不成了空中楼阁。每每在第二层次上犹豫不决时,不如返回到第一层次,回归常识,毕竟树不会涨到天上去。

  • 作者为:某著名基金公司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