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电影手册
《青年电影手册》由程青松担任主编,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研究为主要内容,是一本集“深度、锐度、态度”于一身的独立电影杂志,关注华语电影创作与发展趋势。青年电影手册公众号将触角伸向更为广阔人文,艺术空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熊出没》近5亿 已跃居单日票房第三位 ·  22 小时前  
新黄河  ·  突破10000000000!2025年度中国 ... ·  昨天  
新黄河  ·  突破10000000000!2025年度中国 ...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2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王宝强:知道,但不能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电影手册

在电脑、手机、iPad上看电影真的不叫看电影

青年电影手册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09-16 09:06

正文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


《天使爱美丽》2001 法国


虽然只有8个观众,我坚持要为他们放映




现在看电影的方式有很多,不少人已经习惯用电脑、手机、iPad等等看电影。其实,与球赛和演唱会一样,电影还是应该去电影院看。


讲述影院变迁的影片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天堂电影院》,那个叫托托的爱看电影的意大利小男孩长大后先是成了电影放映员,再到后来,成了一名电影导演。



《天堂电影院》1988 意大利



这部充满温情的电影中也有严酷的情节:意大利当时苛刻的电影审查制使得老放映员不得不剪掉了许多爱情影片中接吻的镜头,老电影院也被一场大火吞噬。




《天堂电影院》



看电影曾经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要走几十里的山路。


看完电影又走山路回去,到住地时天都亮了。


《电影往事》 2005 中国大陆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混进电影院看“内参片”的情节,唤起了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的记忆。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中国大陆


导演娄烨上中学的时候是逐渐开放的80年代,他经常跟着父母去上海电影译制厂看“资料片”,第二天,他会在学校的操场上跟同学津津有味地复述电影故事,让同学们十分羡慕。


娄烨少年时代讲故事的方法是不是跟他后来拍出了《苏州河》、《紫蝴蝶》有关?



《苏州河》2000 中国大陆



1995年考电影学院时,主考官夏老师看着我的报名材料:1986年6月——1995年在云阳县电影公司工作。她问我,你看过一部叫做《天堂电影院》的电影吗?


那时,我对《天堂电影院》还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夏老师是在暗示我的经历跟那位导演有些类似。



《天堂电影院》


对于电影院,我有着和别人不完全一样的情感。在考进北京电影学院之前成为电影编剧之前,我有过长达9年的放映员生涯。


在放映室那个相对幽闭的空间里,夜夜与银幕上人类的种种悲欢离合遥遥相对,有一种魔幻的感觉。


放映技术是老放映员手把手交的,我记得1986年我正式上机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叫做《海誓山盟》的印度电影,歌舞片。


那晚观众爆满。



《海誓山盟》1982 印度



去电影院看电影在1986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活动。手忙脚乱的我感觉自己在跟一头怪兽(放映机)打交道。


80年代我在小镇电影院工作的照片



我当放映员的时候,通常是放夜场电影。跟别的同事所不同的是,不该我上班的白天我也会静静地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


对我来说,电影的诱惑实在是太大,百看不厌,我实在没有办法抵御。



《色情电影院》2002 法国



当一名放映员不仅仅要负责完整地放完一部影片,还要掌握很多的机关,这包括场内所有灯光的按钮,观众休息厅里提示电影开映的电铃,以及银幕前用来遮挡尘土的两道帷幕的开关。


灯光熄灭电影开演的同时,将帷幕彻底拉开露出银幕。


呆在电影院里,会让人产生所有事物都是从一张洁白的银幕开始的幻觉。



《天堂电影院》



电影院的放映员最害怕的事情有三件:一怕停电,二怕有人抽烟(引起失火),三怕有人不买票(聚众闹事)。


除了失火没经历过外,另两件事情几乎天天都会遭遇。


1986年的小镇故陵,,电力十分匮乏,影片经常在放映到一半时,电压就不够了,电影一中断,观众就在下面使劲地拍椅子。


等待恢复供电,时间显得出奇漫长。




《长江图》首映现场 放映员调试焦距



在小镇故陵,最难忘的是我还放映过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




1984年《德州巴黎》在中国的宣传画



那一场只卖出去八张票,只有八个观众,按照电影院的规定,单场售票不足十张的话,可以让观众退票,取消放映。


我坚持要放映这部电影。


不想让他们兴致冲冲的来看电影,却让他们退票。


虽然那一年我才19岁,可我还是很任性。



《德州巴黎》1984



在我自己亲自放映的电影院,居然能放映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的影片,真的就像一场梦。


迷失,出走,寻找,无法弥合的伤痕。


《德州巴黎》,难以忘记。



《德州巴黎》



经历了80年代初期电影院门口水泄不通的火爆场面之后,90年代初,电影院开始冷清下来。


1995年我离开电影院之前,单位的台球室、录象厅、舞厅的生意已经超过电影院。




《小武》1998 中国大陆



《山河故人》2015 中国大陆


《路边野餐》2016 中国大陆



直到中国开始引进大片,电影院才重新找回一些观众。


1995年我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最初是在位于北太平庄的洗印厂免费观摩影片。


从电影学院的后门步行到洗印厂看电影的的那一段路,是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刻。


后来,那个电影院被改建成了餐馆。




洗印过无数电影拷贝的北京洗印厂已于2014年停产,主要收入靠厂区外围出租门店——餐饮和银行等,大门内原来的办公楼也改成小型宾馆。



学院放电影开始向学生收费,刚刚执行这样的政策时,大家都很不习惯。


我干脆不看学院放映的电影,每个星期都到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去看原版影片。




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



中国电影资料馆就在牌坊后面的胡同里



法国大使馆的法国学校也经常有放映活动,办一个证件就可以进去看,不需要花钱。


长此以往,我成了法国电影忠实的观众。




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位于工体南路



说实话,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跟在家看DVD的效果完全不同。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院有点象一个宗教场所,它给人的感觉暧昧而又奇异。



《天堂电影院》


首先它是公开的、群众性的聚会场所,在那里会遇到熟人、同事、多年不见的朋友和上一次同看电影的陌生人,不知道对方姓名,可又觉得似曾相识;



《任逍遥》2002 中国大陆



《小英雄托托》1991 比利时



电影院又是私密的,你在黑夜里会不必为自己放肆地大笑而难为情,也不必为自己泪如雨下而感到羞愧。


不过,间或也有私密泄露的时候,我经常会在投向银幕的光束之下,偷看旁边座位上陌生人全神贯注的表情,或许他/她正被影片里一处感人的情节所打动,我能感觉得到他/她瞬间的反应。



《电影往事》



我承认我并非世界上最好的观众,我经常会在电影院里走神,从幻觉回到现实,然后又从现实进入幻觉。



文/ 程青松

编辑/ 马文放



 长按关注手册君
 

手册自我修养

近 期 热 点 文 章


张国荣最美的60个瞬间


当鲁迅在旷野上跳起现代舞


她曾红遍全国,03年消失在影坛


可能是最容易产生歧义的一个奖


他因《蓝风筝》被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