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但总有一些人,他们能战胜本能、逆向而行,消防员就是其中之一。”《特勤精英》的制片人罗劲松曾亲眼见过这些“最美逆行的背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年轻人战胜对危险的恐惧、迎着火光而上?好奇心在他的心中滋长。
伴随着将近二十年的思考,他不断走进消防部队、救灾现场,注视着这一群坚韧而勇敢的消防员。脱下消防服,这又分明是一群单纯可爱的小伙子,他们相互打闹、青春飞扬。怀着这样的敬意,罗劲松决定打磨出一部展现当代消防员群像的电视剧。
“《特勤精英》会尽最大努力还原消防战士铁骨铮的风貌,展现他们最生动真实的样子。同时,我也试图通过这个电视剧,探索当代军人的精神内核,挖掘其中能够振奋时代的力量,我希望能给军事题材创作带来一些新的变化。”罗劲松说。
《特勤精英》全景式地展现了消防官兵的真实生活,讲述了义务兵林毅立志加入消防精英部队——飞豹队,并逐渐成长为优秀消防战士的故事。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影视剧作品,《特勤精英》将镜头对准消防官兵,这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并不多见。罗劲松向记者介绍了这部电视剧创作背后的用意。
“消防官兵与其他兵种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属于‘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他们是随时都在为老百姓奉献着自己。”《特勤精英》抓住了消防官兵为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透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消防官兵在生活里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特勤精英》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手法,将不少真实的救火救援案件融入其中,不仅接地气,镜头之下的故事也颇为感人。罗劲松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向观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从创作角度来说,消防题材也是《特勤精英》的“先天优势”之一。《特勤精英》编剧郑十凝与记者分享了创作时的心路。“涉及生死的剧作题材,情感往往要大开大合。但《特勤精英》有天然的张力,创作上的矛盾点是职业本身所固有的因素。”
不过,郑十凝也强调了“命题式”作品更需要“让人物落地”。“在影视作品中,每个人物的行为想法都需要有充足的动机和理由,假大空的人物形象没有办法让观众共情。”唯有接地气的作品,才能走进观众的内心。因此,电视剧创作同样需要考虑现实意义,不仅要让观众觉得有意思,还要有意义。
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特勤精英》试图把消防官员刻画得更为“立体”:作为战士,英气十足、铁骨铮铮;作为普通人,又侠骨柔肠、重情重义。“这就是影视作品在艺术性和现实性之间觅得的平衡。”
回忆《特勤精英》的拍摄过程,罗劲松笑称,“我们本是一部‘灭火戏’,没想每天都在‘放火’。”
为了真实还原消防官兵救火救援的一线场景,整个剧组都很“较真”。该剧的导演此前拍过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但这次的创作反而成了难度最大的。“战争场面用到的火都是爆破式定点的,但《特勤精英》为了实景还原,火苗反而需要往上走。”同样,这对剧组的置景美术团队也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为此,剧组特意请了来自香港的专业团队并实际考察了烟火效果。“真实的背后要有专业作为保障,求真、求实、求安全是我们的原则。”罗劲松透露在救火救援的戏份中,演员们会展示专业的救援技能,例如驱动消防车、倒吊、绳结、破拆、心算测速等。演员的造型方面完全参照真实消防部队的要求来设计,消防服装在原有的绿色救火服和橙黄色救援服的基础上,做出了服装的棱角,这令着装后的演员整体的观感更“有型”、更有“英雄感”。
一头是剧组对服化道的精心打磨,另一头也离不开演员的用心体验。据介绍,在拍摄前剧组专门组织演员实地体验消防官兵生活,从站军姿、练体能,到学习操作项目,完全按照消防员平时的训练要求和强度。经过训练,“进组时候白净的演员,不仅黑了一圈,也练出来一身腱子肉”。
“在消防一线,清一色的男人用肩膀搭起坚固的堡垒。”演员李乃文曾在一场戏后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见,把剧组工作人员惊出一身冷汗。“我休息会儿就成,这场戏要赶紧拍完。”李乃文不想耽误剧组工作进度,他说这就是从消防官兵身上学到的“要敢吃苦”的精神。
对于这部剧来说,消防服是演员必不可少的道具。在重庆近40度的高温天气下,演员每天要负重几十公斤的消防服,“每次对戏结束后,演员的衣服都不用拧,汗水直接往下掉”,不少演员笑称自己“热瘦了也不苦”。
好作品能给演员心里埋下“有力量”的种子,《特勤精英》亦是如此。
演员张丹峰在结束拍摄之后,曾对还未确定职业方向的热血青年喊话,“勇敢地成为一名消防战士,这将会是你们无悔的选择”。演员苏青则呼吁大家,“如果在路上遇到消防车或急救车,要及时让道,为生命的救援争取时间”。演员丁野在自己所在小区的消防演习中,为小区居民“露了一手”,而成为“小区里的消防英雄”......
《特勤精英》给演员带来的“余温”还在持续发热,而于行业而言,作为军事题材类型的行业剧创作,《特勤精英》也在创新中找准了方向。行业剧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播出规模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在罗劲松看来,拍好行业剧,一是看专业性,二是要看作品是否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于其他现实题材影视作品,行业剧除了要有现实主义的叙事外,还要真实再现行业生态。罗劲松认为,多数行业剧的通病在于将人物塑造成“万能”角色,而非在特定职业框架内展开叙事。“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特勤精英》中所谓的兄弟情、战友情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并非扁平地勾勒。每个人物之间的情感起伏都有因可循。”这样的叙事逻辑既是保证行业剧“专业”品质的前提,又是带动观众入戏的源头。“你要把这个行业‘吃透’,拍摄出来的东西要经得起推敲,否则就会闹笑话。”
而寓于行业剧中的价值传递,正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担当。“我们创作这部作品,不敢保证让每个观众都喜欢,但我们尽力表达出了我们的态度和观点。无论是什么作品,让观众看到剧中的人物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与亲人、爱人又是如何相处的,这些点滴都是有价值的。”
罗劲松一直相信:“静水流深,好作品自己会说话。”《特勤精英》将消防官兵的精神品质鲜活地勾勒出来,也将这种精神通过电视荧屏传递到观众内心。作为一部行业题材电视剧,《特勤精英》试图以一种“陌生而熟悉”的生活感打动观众,为现实主义创作寻找更多可能性。
作者:章炜
编辑:于安琪 王梦茜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