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国那些事儿
全英国最受欢迎的帐号。事儿君告诉你在英国发生的各种奇奇怪怪最搞最有意思的大小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英国  ·  傻傻分不清!英国永居 & ... ·  昨天  
英国那些事儿  ·  父亲自导自演枪杀女儿,只是因为不满她玩Tik ... ·  2 天前  
英国大家谈  ·  视频号平台开放广告投放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英国那些事儿

专访诺兰:我希望把敦刻尔克当成悬疑惊悚电影,而不是战争片...

英国那些事儿  · 公众号  · 英国  · 2017-08-28 23:29

正文

话说...  《敦刻尔克》很快就要在国内上映啦!  这场在英国被世代传颂的历史事件,在二战的历史上,堪称奇迹.....



最近,诺兰也来到了中国。 那么,诺兰本人对于自己这部片的理解和感受又是啥?   

我们参加了这次《敦刻尔克》的媒体会,得到了这次诺兰面对面的机会....   大家也问了很多问题。  

下面的问题都是从专访和群访中整理而来~~ 

我们就来感受一下...  



问: 跟你之前导演过的故事都不一样,敦刻尔克大撤退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次你为什么还是把这个故事分成三个部分交叉起来做呢?


诺兰: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所以这个故事是我从小就知道的。 这是英国人都很熟知的一个事情。 


所以我也希望这个电影可以向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国际观众讲述这个故事,

这一次,我希望以一种非常切身的方式来展现这个故事,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让观众有一个无比悬疑和紧张的感觉,而不是想借这个电影给他们上一堂历史课或者是政治课。 

我是希望观众能够与电影当中在沙滩上的角色、在飞机上船上的角色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我希望观众能够去想象一下,如果他就在当时的历史时刻是怎样的。


虽然故事本身是英国众所周知的故事,但是我对于如何体验这个故事的视角,是我个人对敦刻尔克的视角.... 



问:对于一些不在英国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英国这段历史的意义。电影里您也没有交代太多关于历史事件的背景。 当您在写剧本的时候,你在脑子当中有没有想象过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背景的观众对这部片的感受?


诺兰:因为有一些人是知道这个历史事件的结局的,也有很多是不知道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然而,虽然有些人知道结局是怎样,有些人不知道.... 但是,你要知道,当你能够创造出一种感觉,让观众观看时有一种身临当时现实的感觉,感受到这个事情正在发生。

那么,即使那些已经知道历史事件结局的人,依然在看的时候有一种悬疑的紧张的感觉。 就像看《泰坦尼克号》一样,你知道这个船会沉下去,但是你还是想看... 你会想知道这一个个人物的结局....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你要让观众沉浸在这个故事当中,只要能创造出这个感觉就能让观众有一种悬疑的感觉,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讲你们不知道这个历史反倒更好,因为你们是第一次感知这个历史的事件,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荣幸。



问:这么一个战争题材的片子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德军,在这样的风格设计里跟我们以往理解的战争电影是不同的,在这个电影里您是有意为之,还是想创造另外一个更深的东西?


诺兰:这个是我很早的时候就做得决定,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着不想展现敌人的近距离的面孔,我希望把敌人通过炸弹、战机还有轰炸机等等的方式来展现,我希望人们有一种自己就在沙滩上的感觉。我不希望把《敦刻尔克》拍成另外一部战争片,这是一个关于撤离的故事,所以我是把它当成一个关于逃离的悬疑惊悚电影,而不是战争片。

在沙滩上那些士兵并不是直接面对德国的士兵,他们所要面对的是飞机所发射下来的炮弹,而不是之前和敌军面对面的去进行交战。

所以我不显示敌军的面孔,这样的话我们就好像自己是沙滩上的士兵一样感觉到威胁,我觉得看不到敌人的面孔反倒更害怕,我希望让观众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你可能只是在很远的地方能够瞥见一些敌人。我的这个处理方式,就是希望把它当成一个悬疑片,而不是战争片。


问:在您做这部电影的背景研究的时候肯定看到过很多真人的故事。 其实,想把他们的故事转变成电影的语言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为什么你会决定创造一些虚拟的虚构的人物,而不是用真人真事呢?这些人物的形象是很多真人事迹组成的吗,还是有原形的?


诺兰:我采用虚构人物的决定是基于我的研究,我看到很多一手的资料,作为编剧我非常了解要讲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故事的话是需要深刻的人物的塑造的,所以我读过这些人物事迹之后,我觉得直接把他们的故事搬上银幕的话还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我觉得反而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更容易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


所以我才决定创造一些虚构的人物。既然有一些是虚构的人物那就所有的人物必须是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有真人原形的,很多历史学家还有专家他们可以在电影当中找到某些真实人物的影子。我不想让虚构的人物和真实的人物在一起互动,所以这样就让我有更大的自由可以去写剧本,去引导观众让他体验敦刻尔克撤退的事件,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共鸣。



问:我偶然翻到一个资料说,这个电影其实是您最初当导演的时候就想拍的,一放放了非常长的时间,很多年以后他才开始拍这个电影,原因是什么?

   

诺兰:我之前也说过,这个故事是我从小就听过的。 您说的这个事情,应该是大概22年前,艾玛·托马斯(诺兰的妻子,电影制片人)和我一起就跨越了英吉利海峡,到达了敦刻尔克。  也是乘船亲自行驶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当中人们同样的路线。 


那一次,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这个旅程是非常危险的,水流很急,而且用很长的时间才能跨越英吉利海峡。 所以我知道,当时的自然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在和平时期尚且如此,那么在战争的时候渡过英吉利海峡的话这个难度就可想而知的。 


我非常地敬佩这些士兵,在当时我就决定要拍这样一个电影。然而后来我看到了很多的一手资料,以及真人叙述的书。当我们开始讨论怎么把它变成电影时,却发现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对英国人来说,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显然是非常容易就能拍成电影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在拍的时候,怎么才能用一种独特,填补空白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呢? 所以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式呈现它最好,这个时间确实是很长的。

拍这么大规模的一部影片,这是一个宏大的故事,当时涉及到几十万人,有几百艘船,几百部战斗机。所以作为导演来说,你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够把这样宏大的故事呈现出来。十年前我觉得我还没有这个自信,现在我有了,对英国的观众来说,这个电影如果只能拍一次的话,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如果只能拍一次就一定要拍好。



问:因为要传达这样一种最真实的感觉,在拍摄上您特别反对直接用很多的特效,最后您是怎么展现这些动人心弦的镜头的?


诺兰:我的感受就是在拍历史事件的时候,摄影语言以及你所采用的镜头,这种基调必须是真实的,让你感受到你就在那里,你可以闻得到、听得到、看得到周围的事情。


所以这种特效的处理或者是动画等等是一种非常人工的东西,有一些故事是高于现实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效呈现,但是在这样的故事当中我觉得需要一种非常朴实的方式,一种可以触摸的方式来呈现,所以我们用真正的故事、真正的船只,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只在某些场合用视效。


比如说飞机那里拍摄的镜头合在一起,用了一些特效,主要是2D的技术,而不是用的数字的特效。我想不起来用了多少视觉上的特效,其实不管怎么做都不能影响到整个影片真实的基调,我们的视觉特效师他在旁边一直观看摄像机里的镜头,希望能够通过摄像机捕捉到这些真实的画面。


在一些舰船上,我们没有用当时一模一样类型的船舰。但我们可以拉来相似的船,然后通过改造和装饰,装上相似的舰炮,让海面上有一艘真实的舰船的感觉。

拍摄电影的时候,我们也说服了很多当年参加了敦刻尔克的民船的主人,让他们亲自驾船来到片场参与拍摄,非常让人感到激动。


问:这次您用了很多的年轻的面孔,以前都没有表演经验的年轻演员,您是希望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还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


诺兰:对我来说,我是不想犯好莱坞大片的错误,就是找一个40的演员演一个很年轻的角色。 

因为我觉得在战争当中的冲突非常真实的,有很多十八九岁的小孩上战场去打仗,所以需要找一些年轻的演员、新鲜的面孔来呈现这些角色。


比如说汤米的扮演者菲恩·怀特·海德,据我希望在大家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看到这个演员,马上从人性的角度上感受到他想生存下去,并不见得他作为一个英雄,仅仅是想活下来而已,我想让观众和他一起体验这个历程。


问:汤姆·哈迪在这个戏里面他是飞行员这个角色的第一人选吗,你觉得他在这个戏里的表现怎么样?


诺兰:我在看了剧本之后认为很难想象让别的人来演这个角色,对我们来说非常幸运的是他同意出演这个角色,他在这个电影里的表演非常的惊艳,基本上都是在非常重要的时刻,而且他的脸被面罩遮住了,有的时候只能看到他一只眼睛,但是他能够传达一种情绪,所以我认为作为演员来讲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也是这个时代最棒的演员之一。


问:有一些读者表示,能不能帮我们问一问他为什么那么迷恋胶片?


诺兰:如果你在拍电影的时候要呈现一种非常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经过风格化的感受,对我来说用电影的胶片是呈现这种效果是最佳的选择,它的颜色、清晰度等等是非常真实的。对我来说这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质,它能够呈现出来我所看到的世界,所以它给我们的感受应该是正确的一种技术应用在这部电影里。



问:敦刻尔克它是一个很好的关于军队电影,但是从这个场景来看,它没有那么多的血腥的场景,我觉得您的处理是非常好的,非常整齐的,不是那种血腥的感觉,你是怎么做到的?


诺兰:我们会看一下过去拍过的同样主题的电影,斯皮尔伯格也给我分享过之前的《拯救大兵瑞恩》,那个作品也是非常非常强有力的。


当然看起来是非常血腥的感觉,看完之后让我觉得有几点感受:第一,这部电影已经拍的很好了,没有必要再拍一个类似的产品;第二,我想要创造的是一种悬疑紧张的感觉。


就拿《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那种血腥的画面来说,当观众看的时候,有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总想看这个银幕,但是又太血腥不敢看的感觉....  所以,我的这部电影,希望能给你一种你一直想看着银幕,一直想关注情节发展的感觉,想实现另外一种形式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会吸引观众一直盯着看下去..... 

  

问:为什么敦刻尔克没有加入一些比较重要的女性角色呢?

诺兰:原因就是敦刻尔克的事件它发生的时候主要涉及的都是男性。所以我在使用虚构人物的时候,是能够展现当时的真实的状况。在拍电影的时候,这些你创造的虚构的人物要代表历史的现实,每一个拍电影的人都得这样做。我想做的就是能够创建这样一些角色,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也就是当时困在沙滩上的这些人,如果加入一些感情戏的话可能会比较假,所以没有在电影当中采用女性的演员和角色。


问:在筹备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您觉得拍摄《敦刻尔克》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克服。其中比如我们必须弄清楚如何把大型的IMAX摄影机搬上喷火式战斗机狭小的机舱里,或是放到水中去拍等等。

所以,鉴于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团队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帮我们设计了特殊的镜头和镜头卡口,我们才能完成不少特别的镜头。比如,演员坐在真正的飞机里面,然后摄影机架在机翼上,在飞机进行不同的飞行队形时还能够同时捕捉到演员的画面。一切我们所想要的效果就是真实,我们想让观众感觉自己和演员一样置身其中。

另外我们还要想想到底把IMAX摄影机放在水中怎么样去拍摄,有的时候水要没到摄影师的胸部这么深,还要带上摄影机的包,然后把它扔到水中,摄影机在水中漂移,旁边还有辅助船只,工作人员去进行拍摄。 所以说通过这个努力就希望把摄影机随着演员去动去走,这个是片子的挑战。 


问:敦刻尔克只有107分钟,跟你其他的片子比起来挺短的,在这个时间的背后,你的考虑是什么呢?


诺兰: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拍出一种体现坚毅精神又带有悬疑气氛的感觉,所以剧本很短,也就76页而已,非常少的人物对白。

我希望能给观众一种直接置身于故事中的效果,不拖泥带水直到结尾。不想让观众看到累,所以在这个时间长度上我觉得是最适合的。


问: 可是通常战争题材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表现了,比如战火和人物关系等等,你在这一角度上又是如何考量的呢?


诺兰: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一个悬念的出现,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我也不想在悬疑紧张的气氛后又出现各种缓和的情节或是爱情故事之类的,我希望拍一部短的电影,能够让观众一直持续处在紧张的节奏上,让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不是被其他的东西分散了感觉。


问:中国有很多观众喜欢您的显影,甚至还用“诺兰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来形容..  您对此的看法是?


诺兰:非常开心!  能够听到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对我有这样的评价,并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电影的内容,这其实也是我从事电影的原因之一。  


问:你想好你的下一部电影什么题材了嘛?


没有,还没决定呢。我是那种一次事情就一次做好的人,你也知道我才刚完成这部电影正要呈现给世界,听听大家的想法是如何。之后才会开始想这件事情(下一部电影题材),我觉得也,许不会太久吧!


最后的最后... 群访和发布会部分没视频.. 只有专访部分的.. 

戳视频咯


-------------

松鼠萌萌哒_要坚持向上:剧透:德国输了        


丫米不是好吃的:结局都进教材了 你让我说什么好        


Einhorn_:感觉按照这样子拍的话 更能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到战争的残忍恐怖和无奈吧。这才是战争题材的电影该传达的价值观呀。有的战争片又燃又热血,主角光环太强大容易让一部分人对战争产生误解的吧。        


何凯的歌:正在二刷《极盗车神》,坐等《敦克尔克》了        


YL-Me-Nancy:真的好看!!!缓缓到来的力量!!!        


北方和木:悬疑?那我剧透一下,英国人顺利撤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