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职伴君
来源 | 知乎
1
副业太多,我就说在知乎的一个简单的业务吧,那就是做相亲,我已经做了快一年的相亲月老了。
成果就是目前应该是知乎第一相亲月老,相亲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万六千人,公众号关注已经超过三万人。
每天都有人脱单,时不时会收到脱单红包,所以我也坚持一直在做,算是公益性质,没有广告,没有商业化,没有套路。
那么我为什么做相亲,刚开始是帮朋友相亲,知乎阅读超过百万,后面成立了深圳相亲交流群。
然后不知不觉就做了北上广深,后面北上广深的小伙伴,希望家乡地区也有相亲群,那么全国每个省市我就成立了同城相亲微信群,把一群单身狗聚集在一起,连接产生价值。
如无意外,我一直都会坚持做相亲,当然相亲是主要的,还有恋爱交友群,还有游戏群,总之希望初心一直坚持下去,解放北上广深的单身狗。
想一下,自己手上有十多万单身男女相亲。
我想想就觉得刺激。
而且做这个相亲,让我更加理解人性和懂得情感分析,收获了很多的经验。
——@童毅
2
首先让我们树立一个不太政治正确的基本认知:
本职工作是用来保命的,不断尝试在它之外的机会,才能你实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我最开始在本职工作之外是选择做自媒体,一鼓作气注册了一点资讯、大鱼号、百家号等一大堆自媒体账号,但最后发现,不管你文章写得再好,都玩不赢各种恶俗标题党。
更何况,这些流量最终都没法转化,更别提实际收益了。
但当我把创作重心转到微信公众号以后,很快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差距。
无论是用户体量还是用户质量,微信都已经和其它平台不可同日而语。
你可以不上百度,但你很难不用微信。
流量的本质就是信息流动,把你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卖”出去,所以,只有优质流量才能让创造产生价值。
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利用微信呢?
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每个人都能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但其实微信发展到现在,创作工具已经远远不止公众号一种。
比方说,聊天中经常会用到的表情包。
也许有人会问,但是我不会画画怎么办?
在微信,创作门槛真没那么高。
只要你足够有创意,即使用照片也能创作表情然后上架,这个“中老年表情包“就是最好的案例,轻轻松松就获得了11641人的赞赏。
对于创作者来说,表情包还能打造自己的IP,像我很喜欢的“奇魔猪“表情包:
一开始只是微信表情包,然而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就变成了知名IP——这个演变模式其实很像零几年那会儿,从各种QQ表情包里面衍生出来的IP。
最近奇魔猪和周生生开启了联名合作,然后又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IP衍生品的新品消息,很快评论就破千。
所以,即使是表情包这个经常被忽略的“阵地”,微信也拥有巨大的传播能量。
之前我把我家狗狗的照片+文字做了一套表情包上架,做得很粗糙很魔性,也没有任何宣传,刚才看了一下,已经有100多个赞赏。
最近打算开发一款以“猪”为主题的表情包,idea和资金都已经到位了,就差一个画手或者模特儿猪了……
再来说说小程序,这也是我一直想尝试的。
也许很多人都还记得iPhone 3Gs的那支广告,广告中演示各种各样的App,“八万个应用程序几乎能做任何事”。
当时我为之非常心动,但很多年以后,这种触动又被我在小程序上重新找到了。
终结选择困难症的“花瓣告诉你”,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撕花瓣找答案;
治愈强迫症的“快来切蛋糕”,分分钟根据人数规划好均匀的蛋糕切法;
给老花眼爷爷准备的“随手放大镜”,可以快速调节放大倍数,这款小程序开发者只有14岁……这些小程序的开发周期最长的不过一个月,最短的仅仅一周。
微信小程序的开发难度不高,关键还在于落地执行。
像小程序\小游戏这块儿,我最想切入的还是中老年市场,因为他们的传播能力太恐怖了!
我亲眼目睹过我朋友开发的一款简单粗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换脸”小程序,在当地一个广场舞群里发了一下,不到两天时间就传播到了他爸妈手机上。
因为微信的用户体量足够庞大
(想想你的爸爸妈妈亲戚同学朋友,很难逃脱这张无形的大网),
所以反过来,它也为任何小众领域提供了足够多的受众——面向下沉市场的“养猪一家人”,头条基本上每篇都能保持在8~9万的阅读量。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的创作恰好切中了以往被忽略的部分人群,也许就能让原本的创作价值被“放大” ,拥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微信在内容领域的所有动作,真的是切合了那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到现在为止,微信的布局基本上已经完成,而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微信应该是目前唯一能够在各种场景里面获得有效传播的社交软件。
你的内容会被关注订阅的读者与用户在聊天、朋友圈分享,还有搜一搜、看一看这些功能来增强内容曝光的几率。
其实无论是表情包作者、公众号作者,还是小游戏\小程序开发者,“微信创客”们的形象不止一面,而且微信的整个基调是趋向于鼓励创意的,这也让我有了更大的勇气去投入精力去创作。
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最近微信推出了“微信创客自荐计划”,希望藉此来吸引到更多创作者,至于结果会如何?
我还是比较乐见其成的。
我想,我的这条流量变现之路,也会走得更轻松一些吧。
——@王凡
3
今年,除了本职工作,尝试机会和成果如下:
1)
在行:
开了一门针对运营的数据分析课;只接了3单挣了800块,因为忙关闭接单重新打开就再也没单子了,可惜。
2)
知乎号运营:
刚开始不到2周时间,倒是码了不少字;从100关注到现在900多,主要都靠知友推荐计划,你懂的。
3)
词曲创作:
今年上了13节吉他课、翻了几本乐理书、看了一部乐理视频课、看了伯克利流行音乐写作两本书、参加了一个歌词训练营和系列课;至今1首完整歌曲、近百段旋律乐句录音、近百个歌词片段。
4)
余额宝:
唯一的理财行为,至今累计收益7千多。
——@
小高在成长
4
我还在读书,还没出来工作。
说一下我的姐姐吧,我很佩服她。
我姐姐中专出身,学的是化妆。
但是毕业以后并没有从事化妆这个行业,去做了会计。
5年前机缘巧合,我姐姐在她朋友结婚那天帮她化妆,效果不错,朋友为了感谢她便给了1000大洋的红包。
从那时候开始我姐姐开始从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出去帮人化妆,印刷小名片到处发,还经常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作品。
后来客户多忙不过来了,我姐索性租了个小办公室摆几张桌子椅子,办起了化妆培训,还卖化妆品
(爱化妆的妹纸都懂得)
14年第一期培训了70个学生,学费不高,1500元。
这第一桶金成了我姐副业的敲门砖,还找了几个合伙人一起搞起了这个化妆培训学校,发展了4年,现在成了我家数一数二的化妆学校!
5
看到说创作者聚集在一起,突然想聊聊这个话题。
变现方法有很多种,知识变现、写作变现、资源变现、投资变现。
这些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而还有一种较快捷的方法是通过信息不平衡变现,当然快捷也是相对而言,也需要自身的人脉。
聊聊我自身的变现之路:
1)
写作变现
去年11月份买了电动车以及自身被骗,陷入财政危机,负债2000多吧。
虽然不多,但对于一个刚刚大二的人,这确实是我第一次负债,说我格局小也好,说这点钱算什么也罢,当时家庭我爸炒股也陷入低谷期,自尊心也使我想要自己解决。
投入到了豆瓣自媒体写作大军,12月份接触到一个做公众号的老板,也许看我做事认真,给了我500字20元的薪酬,这对于豆瓣那些千字10元的水文真是好多了。
这一坚持就是到了2月份,这期间我刚开始写历史文,后来写了个春晚专栏,从1983年到2018年每年的春晚我写了个遍,有时熬夜也写
。
二月份给一个企业写评论彩虹炮,一条0.3,一天可以写上千条。
大概花的七七八八,
那时候基本没欠也没多少存款。
2)
资源变现
在写作的同时我也接触到了小红书,小红书里广告有点满天飞的感觉,想想一个男生为了生活去玩小红书,不过门槛很低,回馈率很好。
做了一段时间,逐渐认识到了不少人,也有了自己的群,3月份小试牛刀,接了第一次的单子,一篇5元钱的利润,很少,但也开心,一天发20篇,做数据,整理表格,100多元的利润。
4月份,整合了千粉,素人的资源,接触到了天下网商的小姐姐,接了第一个大单。
第一个一万元,真把我高兴坏了。
高兴过后,我并没有满足,接了一个hech的品牌,再后来,单子越来越多,我也不断地整合了万粉的达人、品牌合作人的、我也试着去探索小红书的规则,排名的变化,我接触的商家越来越多,流水也越来越大,我自己的账号权重也越来越高,我也开始接触到其他的新平台。
我入行可能比那些人做的都晚,但我赚的一定是较为靠前的几位。
我为什么能赚的比他们好?
因为我把他们的资源都整合了,因为我把这个平台给摸透了,我不是单纯地靠信息的不平衡,我不是单纯的去空手套白羊。
你手上要有东西,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合作。
风险的承担能力,企业和公司一般结款都是月结,由财务统一核算,但你要明白,你给那些兼职的人不能拖到月底,你要有风险承担的能力,而他们不必,所以你才能赚的比他们多。
3)
投资变现
有了一些钱之后,我开始想要投资一些东西,以便钱币不要贬值。
支付宝基金是我很早就有接触过的东西,但金额太少,那时候没有经济承担的能力,大部分以经济亏损告终。
这是我七八月份开始定投,理财放在支付宝里的钱到现在,赚了1000多,不多,但总比亏了好,有去看了一些理财课,比如力哥的理财通,知乎上的基金定投等等,小有心得,希望将来年利率能够达10%。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句:
“想赚钱一定有风险承担能力,不然只能赚比较底层的钱!
”
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够多多发财!
——@
富富得正
—— 免费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