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宣传
山东宣传网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护肤问莫嫡  ·  23岁用王炸三件套早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宣传

“换房过年”靠谱吗?

山东宣传  · 公众号  ·  · 2025-01-26 07:30

正文

春节临近,“南北换房过年”开始走红。一些在常住地过年没新鲜感的人,想要换个地方过年。可是热点城市酒店和民宿的价格又让他们望而却步,头脑灵活的他们就想到了“换房过年”。这样不但能节省高昂的住宿费用,还能体验在异地居家过年的感觉。不得不赞一句,真是胆大又会玩。

有人在网上分享了春节过年“换房成功”的消息,也有人晒出去年国庆期间愉快的换房经历,惹得很多人心动不已。不过,这种只基于双方信任的互换模式也存在不少风险,弄不好就要在异乡流落街头。

换房过年 ,到底靠不靠谱,你会不会跟风?

图源丨上观新闻

“换房过年”其实是“换房旅游”的一种,这种模式早在数年前就已出现。原因倒也简单直接,就是换房者想要节省一大笔住宿费用。因为需求切中了痛点,对 换房过年 认可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还建起了专门的换房群。一些尝到甜头的人,对这种方式相当推崇。

资源的有效置换。 全家出门旅游,自住房子处于闲置状态,出让自己房子几天的使用权,由此获得目的地附近房源的同等使用权,省下了住宿费用,不失为资源的有效置换。

为了省钱,南方网友盯上了北方景点旁边的房子,北方网友自然也打起了到南方过年的主意,双方一拍即合。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换房旅游”“换房过年”的帖子,包括北京、上海、重庆、贵阳、长沙等热门旅游城市。

全新的年味体验。 通过换房,游客不仅省下了住宿费用,还在外地有了一个临时的“家”,可以自己买菜做饭,吃得更加实惠又卫生。因为跳出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人们更能够沉下心来旅游,慢慢融入当地的市民生活,感受不一样的烟火气和风俗习惯。

比如,广东的春节和新疆的春节肯定不一样,在内蒙古吃顿年夜饭一定和在福建差异很大。这个春节,对于换房成功的网友而言,还没出发就对“新家”有了憧憬。看惯了东北的冰天雪地,有人已经将假期“置换”到了广西北海涠洲岛,期待闻闻大海的咸湿气,听听海涛对礁石的抚摸声。

新颖的社交方式。 换房还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换房更像是一种新颖的社交方式,把自己的房源情况匹配相同档次房源的过程,就是在找“同频共振”的人。良好沟通的结果往往是,能在目的地找到一位全方位导游,让人对于当地的美食、景点和禁忌都有更全面详尽的了解,可以提前做好功课,让游玩更从容,让快乐加倍。如果每一次的换房都是如此,那么全国各地的“好朋友”,将会越来越多。

某换房平台的相关页面

图源丨封面新闻

换房居住的本质是“你住我家,我住你家”,主打一个旅游省钱。不过由于置换双方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其中存在的风险也不可小视。这更像是一场省钱与诚信之间的“拉锯战”,“对赌”的是各自的良心,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让人在异乡变得格外狼狈。

被人“放鸽子”。 换房初期最容易出的问题,是被人“放鸽子”。明明已经约定好入住日期,临行却被告知“对方计划有变,无法提供住房”,这常常打得人措手不及。在机票或火车票已经买好的前提下,不得不临时订酒店。可临近出行再订酒店,价格可不是一般的高,优惠更是别想。本是为了省钱的换房,却闹到让人“异常糟心”。但和抵达目的地才被告知“不能换房”的人相比,也不算太“糟心”,毕竟刚下了火车却不知道到哪里入住的窘迫,已经有了流浪街头的即视感。

不论哪种情况,都会破坏出行的好心情。归根究底,是“违约成本”太低。目前,已经有专门的换房App出现,要求双方签订协议,并各收一部分押金和手续费,以减少这种“放鸽子”行为的出现。

入住隐患多。 旅游生活是一件琐碎而细致的事情,即使换房成功,双方开始换住房屋享受假期,也会面临很多隐患。律师认为,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换房旅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双方权益在法律框架下缺乏明确界定。换房协议大多是私下拟定,条款粗糙简陋,甚至寥寥数语,基本的违约责任都含糊不清。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界定责任、寻求赔偿,双方权益如同“悬在半空”。

比如,有一方不爱惜别人家房屋,导致房间内设施损坏;或者,没有及时打扫卫生,收房时房屋卫生状况很差,自然也会影响到外出旅游归来的好心情;再或者,故意浪费水、电和煤气,既浪费了资源,也给另一方造成了经济负担,严重的甚至发生火灾等安全状况。

其他未知风险。 在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完善时,将换房风险寄托于个人守诚信,换房人要承担的风险要高很多。即使出现了一些自发性的换房平台,也无法做到完全准确识别他人身份,保障交换双方的财产和隐私安全等问题。极端情况下,一方并不知道另一方是否是在逃犯、是否患有传染病、是否在自己家偷装了摄像头等,从而为自己引入了未知风险。

图源丨半月谈

目前来看,“换房过年”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意味着这种模式正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即便它省去了住宿的费用,但仍然带动了客运、饮食和景点门票等旅游经济链收入,而且还能让本来犹豫的人选择出行,客观上促进了消费。

在国家鼓励促消费的大背景下,“换房过年”也是一种有效拉动消费的方式。“换房过年”既然是新生事物,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一定有其不规范的短板。新鲜的事物总有人喜欢先尝试,那么屏幕前的你跟不跟风“换房过年”?

答案不难给出。如果你喜欢拥抱变化,且能接受别人住你家,也很期望住进别人家,那不妨在学会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大胆一试。如果你很排斥别人住进你家,且介意换房居住的潜在风险,那就果断选“不”。毕竟,住酒店更方便快捷、更有保证。

对于愿意吃螃蟹的人而言,在换房的同时控制风险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换房前务必和对方通过视频详细查看房屋状况,列出家具、电器等物品清单,并标注好使用方法;尽量通过可靠的第三方平台签下书面协议,提前约定好换房规则,如住宿费互免、水电气费用分摊、物品损毁赔偿等,明确责任和义务,避免后续纠纷。

“换房过年”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新兴文旅模式,其健康发展不能依靠高风险的信任“对赌”,希望更多专业机构或企业介入,建立权威的换房服务平台,提供资质验证、信用评估和标准化协议,严控风险堵漏洞,保障交易双方权益。只有制度保障与有效监管,才能保证其沿着正确的轨道行稳致远,不至于走歪跑偏。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丨主播:孔剑平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山东宣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