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
☺
一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会经常开车漫无目的的在杭州城逛,我喜欢开在路上看杭州整个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感觉。
但十次里面总有那么两次,我开到了文化村。
人家说,
不经意间做的事情,才是内心最想做的事儿
。
所以我很喜欢文化村,不是一点点喜欢。
我的朋友黄章林老师对文化村的评价是:
良渚文化村基本上代表着经典的资本地产时代最杰出的作品。如果只有一个楼盘代表万科,那一定是良渚文化村。如果只有一个楼盘代表中国房地产,那也是良渚文化村。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了。
可是良渚文化村,依旧是万科无法复制的。
因为这不仅仅得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资源,还得有大量的资金沉淀,做基础建设。
这样的盘,一定是资金周转非常慢的盘。
所以在过去15年的资本地产的发展周期内,万科的战略是快,而不是慢。
这也是万科良渚文化村是万科内部产品中的一个孤品的原因。
二
万科打造的良渚文化村,重度吸收了日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所以如果你喜欢MUJI,喜欢日本,那么你一定在良渚文化村找到这样的感觉。
日本的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师原研哉等大师,都被万科请到文化村,在这里,或多或少都留下了自己的设计痕迹。
但这一切,都和日本的轻井泽小镇是极度相似的。
日本东京附近的轻井泽,早在江户时代,只是中山道上的一个驿站,为翻越东侧碓冰岭的往来旅人,提供休息。如今,他是“世界顶级度假胜地”的代名词,是全世界“自然、乐活、文化”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日本的皇族和世界名人都是他的簇拥者。
同时,为了在旅游开发和外来人群进入的同时,依然保持小镇原有淳朴的民风,小镇管理者和新居民共同制定和颁布了「轻井泽宪章」,呼吁新老居民们“遵守时间和约定,不说谎、爱护生态环境、建立干净的小镇环境、保持善良的风俗…….”,这些精神文明支撑和贯穿了轻井泽的整个发展历程,使其在开发中保留了其耀眼的传统和历史文化。
而良渚文化村,不仅学到了轻井泽的形,也学到了轻井泽的小镇公约精神。
曾传说万科内部想把良渚文化村改名叫万科城,但这里的管理人员和文化村的居民都非常抵触,甚至这里的居民到现在都在去万科的logo,管这里只叫文化村,而不是叫万科良渚文化村。
去品牌化这不是一个房地产品牌的耻辱,这也值得我们那位对小镇建设寄予厚望的宋先生认真学习的地方。
但
良渚文化村不是完美的
,这里的教育资源依旧极度缺乏,这里的医疗资源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美好,这里的交通依然不方便,虽然地铁二号线开进了良渚,但依旧距离文化村还有3公里。
而且万科在这里造的房子,依旧会让很多居民碎碎念。
不理解这种生活向往的人,会嗤之以鼻,说:文化村是适合装逼的地方。
但这不妨碍喜欢的人,依然继续喜欢。
三
当年南都地产准备上市前,拿了10000亩良渚的土地,但最终在资本市场折戟的南都地产,选择了卖身万科。
万科拿了这块土地后,已经开发了将近15年。
万科的第三任杭州总经理周俊庭在08年临危受命接手杭州万科,
周俊廷曾说:杭州的房价要比上海合理
。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正身处良渚文化村,我们的周总摸了摸文化村的桌子,向众人摊了摊手:你看,文化村的桌子,一礼拜都不用擦,干净的。
他说这句话的这一年,正是文化村供应量最大的一年。
而这之后,万科在文化村北区的开发已经趋于饱和,开始往南区开始转移。
南区和北区目前的差距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任何一个亲自去过南区的人,心中都会这么感慨。
今年,万科在南区和北区中间,开发了一个新项目,叫万科·劝学里。
这个盘这块地,是万科在去年低价拿的,楼面价每平米4006元。有商业配套用地,项目住宅部分规划有18幢建筑,主打高层和小高层,其中8F(7F)洋房共12幢,11F小高层6幢。
所以在万科内部,把这个项目定位为:衔接南北区成为一个整体的楔子。
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南区的位置其实并没有北区那么好,山与路的距离太近,导致可开发的项目,都会受到东西大道噪音的干扰。
而
万科·劝学里,南面实际上是直接面对着东西大道的
。
而劝学里的北面,依旧是南区的问题,他
有一块直接看得见的北山公墓
。
但公墓这事,取决于你是否介意,直接面对东西大道,甚至未来会建东西高架,噪音污染才是你应该更关心的。
这是劝学里的这个项目的先天不足
。
可当我在年初拿到劝学里的户型图时,
我觉得万劝学里的户型,有了很大的进化
。
三房朝南,进深开间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在动线方面,个人觉得89方中间套户型做的一般,由于是客厅开门,动线会在家庭动区有很多交集,影响各自的行动。
在动静区分布上,由于每一个房间都是动区开门,所以动静区做的也不甚合理。
但在整体的舒适度还是户型结构上,这次万科89方中间套,诚意还是十足的,我们对比下同样在文化村南区的万科·锦云坊的87方户型。
我们可以发现,劝学里无论是在功能性还是舒适度等综合方面,是要好于锦云坊的。
劝学里89方边套的采光好于89方中间套。
边套的阳台可利用空间要大于89方中间套。
在动线方面,依然做的不是很理想,但在储物空间方面,是要优于89方中间套的。
89方的边套和中间套,房间都是在动区开门,北边次卧和客卫靠近,一方面是不要跑较远的距离上洗手间,但还是会有部分人介意卫生间靠近房门。
整体来说,劝学里的89方做到了3房2厅2卫,且89方的户型结构上还是做得不错的,比如中间套也做了单独的玄关区,规避了很多风水上的问题。
89方户型满足的都是年轻刚需,所以尽可能以节约浪费面积为主,89方中间套和边套,都做到了面积的最大可利用率。
当然,这需要牺牲一定的舒适性。
而110方的户型呢?会有更多的惊喜吗?
三房朝南,各尺寸布局还算合理,餐客厅的互动做的不错。有独立的玄关区域,进深开间比在1.15。
在动线布局层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太考虑功能性,而在舒适性的布局上,做了一定的牺牲,比如次卧上卫生间,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路线,而且是贯穿客厅和餐厅。
所以,万科的这次户型,牺牲了之前万科在户型动线和动静分区上的优势,更注重了功能性,减少了浪费面积。
也许从户型来看,劝学里的受众群里,应该都是首次置业的客群吧。
可以肯定的是,良渚文化村发展已经受限,需要依靠良渚新城的建设,而良渚新城的利好也是不断,如果抢不到新城内的新盘,亦或者对文化村有一定的情怀,劝学里这个盘,还是值得考虑。
推荐阅读:
更好家故事 | 出身中药世家的屋主,精心装修后的民宿能让北京来的游客抛弃悦榕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