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邮票钱币纪念币收藏
“邮票钱币纪念币收藏”公众号——邮币卡社交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邮票钱币纪念币收藏

纪念币上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邮票钱币纪念币收藏  · 公众号  ·  · 2020-01-02 19:30

正文

今天的赏币,小编将从另一个角度为您介绍青铜器,那就是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四川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为了揭示神秘的古蜀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发行了“四川三星堆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金、银币各1枚。这套金银纪念币不仅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还唤起了人们对三星堆神秘文化的强烈兴趣,并由此引起公众对那些失落文明的持续关注。



金币和银币的正面图案相同,均为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馆景。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既保持了遗址出土前的原始风貌又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之美。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三星堆青铜器的重要特点。



三星堆金银纪念币1/2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六大国宝”之一,宽1.38米,高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无一不表现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那么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呢?原来这是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就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而至于“纵目”的原因,直到近代才有所解释:蜀侯蚕丛原来所居之地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恐怕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了。



三星堆金银纪念币2盎司银币的背面图案为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通过青铜人头像粘贴金面罩这一特点,可以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经视金为尊贵的象征。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共出土了青铜人头像多达50多件,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却只有4件,它们应该是代表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的,并具有与神交流的特殊技能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它应当是古蜀青铜文明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域特色。


虽然三星堆还有众多未解之谜,但它已然揭开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国的面纱,将蜀国的历史推前了两千多年,填补了中国考古学、青铜文化、青铜艺术史上的诸多空白。如今我们可以透过这套三星堆金银纪念币,感受到来自远古的某种呼唤,很抽象、很朦胧,却很有吸引力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