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人
从这里开始自由的理解政治,自由的感悟政治。在这里为学术与公共生活搭建起平台。你的公民身份从这里再一次启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高压气体泄漏致10死3伤,22人被问责! ·  4 天前  
政知道  ·  “好吧,我承认还是放不下你” ·  5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时政小测验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人

中华民族形象:基本涵义、理论类型与构建策略

政治学人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09-19 09:49

正文


民族形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民族形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两个维度区分,搭建了2x2的类型学框架,区别了韬晦型、强硬型、魅力型和仁义型四个基本的民族形象类型,为推进建设可亲可敬的中华民族形象提供了理论启发。(政治学人编辑部)



杨鹍飞,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中华民族形象既指涉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整体或局部的认知、观念等主观心理印象,也指涉中华民族实体结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变化及其程度所形成的声誉或信誉,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的软实力和中国国家硬实力的总和。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是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并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形象具有建构性,即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塑造人们对中华民族形象的主观认知。中华民族形象的多维性是指由中华民族自身内部结构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自身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华民族形象具有立体化、多面性和多元性特点。根据国族形象以硬实力所决定的可敬度和软实力所决定的可爱度高低,运用2×2矩阵类型学方法将国族形象划分为韬晦型、强硬型、魅力型和仁义型四大基本类型。国族形象构建存在四种基本模式:经济先导模式、军事优先模式、文化优先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基于此,提出中华民族形象构建的基本策略:提升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塑造正面直观的中华民族形象。



点击放大查看思维导图


文章来源:杨鹍飞:《中华民族形象:基本涵义、理论类型与构建策略》,《探索》2024年第3期。


中华民族形象建设对内发挥着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对外则发挥着增强国外民众对华友好度、消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阻碍性因素的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实际,在全社会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打造中国标志。”这是党和国家再次强调要把中华民族形象建设作为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并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中华民族形象进一步细化。


近年来,学界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形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研究:“是什么”主要聚焦于中华民族形象概念和要素的探讨;“为什么”主要探讨中华民族形象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怎么办”主要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形象。整体而言,对于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和要素等基础问题仍存在不同的理论脉络和认知差异,尚不能完全支撑中华民族形象建设实践的需要。为此,需要对中华民族形象理论展开更为深入的系统研究,从学理上厘清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基本类型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为实践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指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族理论视角对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尝试性界定,并在分析国族形象类型和建构逻辑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中华民族形象的路径策略,以期为全面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并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理论参考。


中华民族形象的基本涵义   

中华民族形象是形象和国族形象的次级概念,因而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形象的基本内涵,需要准确界定形象、国族形象等基础概念。在厘清中华民族形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主要特征,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认识。


(一)形象、国族形象与中华民族形象的含义 

一是“形象”的含义。从语义学上讲,“形象”是由“形”与“象”构成的组合词。中文文献最早有“形”“象”二字当属《易经》,而“形”“象”二字合成“形象”的出现可追溯到孔安国所著《尚书注疏》提到的“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四方旁求之于民间”。在古汉语文献中,“形”和“象”二字无论是单字分别出现还是合起来使用,其具体含义并无实质变化。中文“形象”对应的英语单词是“image”。有研究者对“image”的含义追根溯源,认为“image”是指人的肖像或可感知的名。有学者指出:“形象是指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根据主客体关系的不同,形象涉及自我认知、我对他者、他者对我的认知过程。简而言之,形象是指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引起人们主动或被动关注而产生的认知、观念或主观印象,是通过人的听觉、视觉等感知而形成的主客体和主客观互动的过程,也是在人类对客观事物符号化和观念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国族形象”的界定。“国族形象”作为形象的次级概念,不仅仅是国族的类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形象的上位概念。因此,辨析国族形象概念有助于更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与外延。关于国族形象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主要是基于民族概念基础之上对国族形象进行定义。“民族形象是流行于社会的一整套关于‘民族’的表现或‘表述’系统,其中同时包含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的内容,具有话语的知识与权力两方面的功能。”其实,最大的认知差异在于作为民族形象中的“民族”是何意,即到底是指代族群还是指代国族。从广义上讲,民族形象中的“民族”既包括族群也包括国族;从狭义上讲,只涵盖族群或国族。在西方学术界,民族形象之“民族”主要是指“nation”,它对应中文意义上的“国家民族”或“国族”。“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说‘中华民族’时,指的是包括各‘种族’或‘族群’的‘Chinese nation’(即中国的‘国家民族’)。


在我国,国族形象的含义其实更接近于国家形象。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族形象和国家形象是民族国家的不同角度的镜像,二者并无本质差异。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形象已有较为丰富的探讨,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软实力论、硬实力论和综合论。持软实力论的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能够影响和塑造内外部群体的行为,国家形象是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和最深刻的国际竞争力。“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持硬实力论的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人们对国家实力强弱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反映,是由国家硬实力所决定的。汤光鸿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诸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及其公众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综合论则是融合前两种观点,认为国家形象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范畴,是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在人们主观世界的投射。”不管从何种维度界定,国家形象都是理解国族形象内涵的重要标尺和概念工具。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国族形象是指一个国族所拥有的综合实力在人们主观世界的反映,是人们脑海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和主观评价。


三是“中华民族形象”的国族意涵。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准确界定,关键在于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理解。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则需要从内外部两个层次来认识。从外部视角来看,其他国家民众特别是西方国家深受单一民族国家理论的影响,容易将中国置于“一国一族”的框架来理解。周平指出:“所谓国族,即国家民族,也就是取得国家形式(或披上了国家外衣)的民族,它随着西欧的民族国家构建而形成。” “中国近代的民族国家构建于新中国成立而宣告完成时,中华民族也与现代国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对于国外民众而言,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即中华民族是指国族意义上的现代民族,与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等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中国的国族形象,等同于中国国家形象。从现实来讲,中华民族形象确实是与中国国家形象高度重合的,在绝大多数语境中是同等意义使用。严庆强调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应弥合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张力,因此本文在国家民族一体建设意义上使用“国族”这一概念。譬如,提及中华民族形象则可以想起汉唐雄风的“大国”形象,也可以想起“红色中国”形象。


从内部视角来看,国内民众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整体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形象,国内民众对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的理解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国家形象。毕竟,“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打磨铸就已成为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意义上的民族,已经成为国民的基本常识。第二个层次上讲,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国族)的基本构成和核心要素,中华民族形象也必然包含内部构成要素的形象,即中华民族形象涵盖中华民族家庭成员(56个民族)的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华民族形象不仅具有国族内涵上的“民族性”,也具有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家性”。同时,中华民族形象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民族性与国家性具有互动关系,主观性和客观性也具有互构性。因此,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从主观层面来讲,是指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整体或局部的认知、观念或主观心理印象;从客观层面来讲,是指中华民族实体结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变化及其程度所形成的声誉或信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中华文明的软实力和中国国家硬实力的总和。


(二)中华民族形象的特征

从国家民族意义上考察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在界定中华民族形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中华民族形象的主要特征,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也为构建中华民族形象的策略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1. 中华民族形象的主体性

中华民族形象的主体性是由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所决定的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精神属性。主体性意识是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突出特征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精神动力。“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民族的人民都是该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主体,都具有关于本民族地位、价值和前途命运的主体性意识,这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基本特征。民族主体性意识主要是民族自我意识,其核心在于民族自觉意识。“民族主体性的彰显,存在于民族的自我意识之中。”


中华民族在近代经历的苦难、曲折和胜利所汇聚的历史记忆,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的人民大众对自身历史使命的精神性的‘意识’是实现自身解放的前提。”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增强能够推进自身解放的主体性意识。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和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也逐步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站起来”意味着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的复苏,“富起来”则标志着中华民族具备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自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决心彻底摆脱‘百年落后’的心理‘魔咒’,要实现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宏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已经能够完全自主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并将其付诸实践,中华民族具备了能够根据本民族的行动哲学决定自己民族前途命运的成熟的主体性意识。目前,反映中华民族形象的图片、影视作品与文字资料,主要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形象。


此外,中华民族形象建设既需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也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形象构建的底层逻辑,充分体现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主体性,向世界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象。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既要有反映传统文化特质的故宫、长城等古代建筑,也要有呈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质的城市文明与尖端技术,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强大的国家民族形象。


2. 中华民族形象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性因素对知识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性建构的。作为知识载体和表达工具的语言对人们的交往沟通能够发挥意义建构的作用,语言及衍生的话术、话语和框架对社会事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建构性甚至颠覆性的重塑作用。特定主体通过语言、文本、影视作品建构“社会事实”,同样也能够借助话语塑造特定对象群体的形象。“社会科学之对象领域相应的便是社会世界,这一社会世界同样不是自在之物,而是人类所创造的社会世界。”


由于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相对抽象性,人们往往以部分要素来呈现整体的方式加以具象化,运用语言技术等特定的方式构建人们对国族形象的感知和认知。中华民族形象的建构也不例外。人们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通常是通过特定中国人或特定群体的形象予以把握和认识。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各国记者被中国场馆建设质量、国际化水准和中华文化所震撼,也被热情的中国人民所感染,给予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正面客观的报道,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也被传播至全世界。尤其是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现的中华文化之美,给世界呈现了极为正面、积极健康的国族形象,这与西方长期造谣抹黑中国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同一个中华民族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形象,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形象具有强烈的建构性特征。


3. 中华民族形象的多维性

中华民族形象的多维性是指,中华民族对外表现为中华民族“一体”形象的同时,也因自身实体内部构成结构的“多元性”,造成国际国内民众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与评价呈现多面性。中华民族实体自身内部结构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自身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华民族形象具有立体化、多面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即中华民族形象的多维性特征。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数千年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本质的结构特征”。中华民族内部构成结构是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必要构成要素。作为要素的各民族所展现的形象,既体现各要素自身的关键特征,又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的部分或局部特征。整体形象是由部分形象来表现,是对各部分形象的抽象综合。


与此同时,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意味着各民族形象包含在中华民族整体形象框架内。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内的民族,不能将其形象称为中华民族形象的构成部分。从现实角度来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程度和具体情况不同,中华民族历史书写的形象则自然千姿百态。自秦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以来,秦皇、汉武、唐宗和宋祖等一代代帝王在历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画像及历史典故、王朝气象所展现的形象是古代中国和古代中华民族的形象。近年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等艺术作品则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形象,也展现了华为产品、载人航天等高端技术形象。简而言之,由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都能有相应的图片、影视作品和文字资料予以呈现,使国内外民众观察理解中华民族形象更加立体和多元,也呈现出中华民族形象的多维性。


国族形象的理论类型   

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过程也是国族建设的历史过程,民族国家与国族形成了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形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因此,国族形象建构必然离不开国家实力的支撑和运用。中华民族形象是国族形象的一种类型,因而从理论上讲,对国族形象理论类型的划分对理解中华民族形象的理论类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国族形象的建构逻辑

国族形象的形塑或构建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对国族形象塑造影响最大的因素或变量是国族本身所具备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也受对外宣传话语能力和传播策略能力的影响。


一是国族形象的硬实力之维。当今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国族的形象及其变化,都取决于本国国家综合实力,由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共同发挥基础性决定作用。硬实力就是指有形的物质力量,主要是指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的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强制性、支配性能力自然而然作为硬实力的构成要素而存在。也有研究从国家实力的运用层面界定硬实力的概念,认为硬实力“通过惩罚的威胁或回报的承诺迫使他者去做本来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典型方式就是军事大棒加经济胡萝卜”。同时,一个国家拥有的硬实力的大小不仅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该国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一个国家依靠自身硬实力而非依靠其他国家施舍或恩赐,即可实现自己正当的国家利益,自然会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因此,国家硬实力大小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依靠自身实现既定利益的程度,也决定了这个国族在国际社会中值得尊敬的程度,即可敬度。


二是国族形象的软实力之维。软实力则是国家实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涉及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吸引力,与国族可亲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是否可爱,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三是国族形象的战略力之维。在国际社会,一个民族的形象塑造、建构和传播,不仅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国际话语权,也受到这个民族的形象传播策略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笔者将涉及国族形象塑造的国际话语能力和形象传播策略能力统称为形象战略能力。国际话语能力对国家形象传播内容可信度发挥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越大,该国形象传播内容越容易取得受众的信任。同时,在国际话语权相同的条件下,形象传播内容的公信力或可信度则主要取决于传播策略。可以根据形象塑造所涉及的硬实力、软实力和战略力因素,搭建一个国族形象建构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为解释、预测和评估中华民族形象建设工作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模型。



(二)国族形象的理论类型

为了解决中华民族形象构建理论的核心问题,结合中华民族形象的特点和国族形象理论模型,并参考相关学者的国家形象分析框架,以国族形象的硬实力所决定的可敬度高低和软实力所决定的可爱度高低,运用类型学2×2矩阵分类方法,将国族形象划分为四个类型:韬晦型、强硬型、魅力型和仁义型(如图2所示)。



一是韬晦型国族形象。韬晦型国族形象是指由于国族所展现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相对较低,造成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民众对该国族的认知、感受和评价处于“双低”状况,即可爱度和可敬度都低。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国际认可的传统文化元素、经济发展的滞后或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所致,意味着该国族在传统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选择保持韬光养晦的低调姿态,以发展国家实力和提升国家形象为目标,为未来取得更大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这种韬晦低调的外交风格和态度,最大程度上避免与其他大国发生直接政治军事冲突,从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韬晦低调策略为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中国硬实力不断上升也反过来提升了自己的国家地位和国族形象。


二是强硬型国族形象。强硬型国族形象是指依靠本国资源禀赋,促使国家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不断上升,但文化软实力并未显著变化或者该国不依靠软实力影响他国,主要依靠军事威胁或武装抗争的手段,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一种“强硬”形象。这类国家企图依靠加强军备提升国家军事实力,以发动对外战争为手段逼迫他国签订“城下之盟”抢占他国土地、人口和战略资源等,以进一步发展壮大本国经济实力,巩固和维护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德意志第二帝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这主要是西方文明殖民主义逻辑的结果。普鲁士王国在统一德意志过程中推行铁血政策,并在赢得普法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之后,威廉一世特意在法兰西王宫凡尔赛宫加冕称帝,以此羞辱法国并报拿破仑肢解灭亡德意志第一帝国之仇。国族的强硬形象主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既是西方“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文明逻辑使然,也是西方发展历史逻辑的结果。“16世纪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过近十个世界性大国,无一例外地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西方的历史反复印证西方“国家强大必然走向霸权”的命题。与此相反,中华文明则是以“中庸”“和为贵”“强弱阴阳辨证”的文化逻辑为主流,中华民族不以“强硬”“霸道”称雄于世,而是强调“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三是魅力型国族形象。魅力型国族形象是指国族硬实力不高,但软实力很高,其主要依靠文化软实力的魅力吸引他国拥护与支持,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依靠国家民族文化的魅力获得他国认可与肯定的形象。魅力型国族主要是通过吸引力和影响力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衡量魅力型国家的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教育和科研实力、政治稳定和治理效能、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国际影响力等。这些指标是一种综合性的考量,不同国家可能在指标上有不同的表现,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也取决于具体情况和观察者的理论视角。某种程度上讲,法兰西民族可以视为魅力型国族,法兰西虽然具备较强的硬实力,但该民族更多是以软实力见长。法国的文化影响力体现在其传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艺术画廊的丰富性,以及法国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的广泛影响力。此外,法国以其独特的美食和葡萄酒文化而闻名,其烹饪技艺和品质吸引了国际美食爱好者的目光。法国以其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艺术传统的独特性、时尚产业的卓越性和美食文化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四是仁义型国族形象。仁义型国族形象形容某一国族对他人以宽厚仁义诚信的形象,堪称人类文明的灯塔。《孟子·尽心上》指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心者得天下,得其心者得天下之道也。”孟子的仁义政治理念主张以民为本,实行仁政,让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治国理念在古代中国被视为最理想的国家治理方式。笔者借用“仁义”一词表示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道义大旗的国族形象。这一类型是指该国族既有较高的硬实力也有较高的软实力,在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世界瞩目的非凡成就,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并拥有高度的国际影响力,以稳定、可信、可敬和可爱的方式引领和影响国际事务。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关于国族形象基本类型的梳理只是对国族形象建构逻辑模型进行初步抽象总结的一种理想类型划分。应该意识到任何具体国族的形象及其变迁都受到时间、政治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对于国族形象的理解和研究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如此,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国族形象的本质和特征,为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中华民族形象的构建策略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国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都会展现出相对稳定的形象,不同国族根据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高低和运用策略的不同,对外必然展现出不同的国族形象,这就涉及国族形象构建策略路径的选择。中华民族形象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既遵循一般国族形象构建的基本路径,也有自身的独特路径。


(一)国族形象类型转变的基本路径

国族形象转变的基本决定力量是国族硬实力和软实力,由硬实力决定的可敬度高低和软实力所决定的可爱度高低共同构成国族形象转变或演化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根据国族形象划分的基本类型,从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低的韬晦型形象转变为理想类型的仁义型形象,存在以下四种基本转化路径。


一是经济先导模式(韬晦型→魅力型→强硬型→仁义型)。经济先导模式是指国家优先发展经济,推动国族形象从韬晦型发展为仁义型。在经济先导模式下,国家为了改变国族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低的现状,需要率先发展国家经济,以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性提升推动国族形象的跨越式转变。经济先导模式是坚持经济发展作为提升国族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底层逻辑。首先,经济发展为国族硬实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国防、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物质保障,为提升国族形象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实力也对国族形象具有决定性影响,经济发展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创造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和消费空间,推动具有本民族特色、民族气派的高质量文艺作品的不断涌现,并将此类积极正面的国族形象艺术作品传播于海内外。再次,经济发展则会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为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以便提升全体国民素养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国民人口素质提升反过来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条件。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则进一步提升国民底气和文化底蕴,国民自觉对外展示自信乐观的国民形象,从微观的国民个体展现整体的国族形象。


二是军事优先模式(韬晦型→强硬型→仁义型)。军事优先模式是指采用“积极防御”或军国主义的策略,以军事实力提升为基本路径,优先提升本国军事硬实力。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往往对外向两个方向演化:一种是适当优先发展军事实力,采取积极防御的国防策略,最终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平衡发展;另外一种则是走上军事扩张对外侵略的道路,整体呈现硬实力和软实力非均衡发展态势,最终走向军国主义。第一种积极防御策略的强硬型国族形象主要是“示之以强”阶段性策略,在实现国家军事安全战略目标之后转向建设经济,保持硬实力和软实力平衡发展,最终实现从强硬型向仁义型国族形象的华丽转身。第二种道路则是将对外扩张变成国家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军工提升军事实力以便对外侵略,往往采取军事威胁和恐吓,从而形成强硬型国族形象。从历史经验来看,强硬型形象既可以是阶段性策略也可以作为“终极目标”,关键取决于这个国族的文化内核。


三是文化优先模式(韬晦型→魅力型→仁义型)。文化优先模式是指国家优先通过提升本国族的文化软实力,推动国族形象从韬晦型向魅力型转变,进而提升硬实力,最终发展为仁义型国族形象。文化优先模式奉行“润物细无声”的“以文化之”的不争式底层逻辑,将魅力型作为国族形象从韬晦型向仁义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优先模式是该国为了改变本国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低的状况,优先考虑国族软实力的提升,以软实力的全面提升获得认可与肯定,先将本民族构建为魅力型形象,最终完成国族形象向仁义型的转变。文化优先模式并不绝对依靠本国国族硬实力,而是坚持“以文化之”的策略加强软实力建设,吸引其他国家民众自发对其尊敬和喜爱。根本上是以“不争而利万物”的软实力提升,推动国族形象从魅力型向仁义型转变。


四是平衡发展模式(韬晦型→仁义型)。平衡发展模式是指国家采用“两条腿走路”方针,推行硬实力和软实力平衡发展来稳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国族形象转变的构建策略。这一模式能够推动国族形象从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低的韬晦型形象,均衡地向硬实力和软实力都高的仁义型形象转变。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和坚实后盾,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延伸和补充。没有国族硬实力的支撑,软实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发挥国族软实力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平衡发展模式既不推崇国族硬实力的武力威胁,也不过度推崇国族软实力的感召,而是脚踏实地推动国族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协调发展,以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增强为软实力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前提。同时,以国族软实力产品为依托,向外传播国族文化和核心价值,以软实力对其他国家形成强大影响力,进而实现仁义型国族形象的构建。


(二)中华民族形象的构建策略

中华民族形象既包括主观层面的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知、观念等心理印象,也包括客观层面中华民族的声誉或信誉,也即主客观层面的中国认知和中国声誉。因此,中华民族形象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升国内外民众对中国的正面认知,消解反华势力丑化、污名化中国的刻板印象;加快建设我国主导的新型国际体系,加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综合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手段,塑造直观的中华民族形象。


1. 提升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感知

中华民族形象构建应当以我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为基底,全面提升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中华文化自信。同时,积极应对反华势力抹黑污蔑我国的舆论战、认知战,全面改善国内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正面形象感知。


一方面,不断加强我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中华文化自信心。一是加大国防、基础科学、工业母机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打造世界领先的大国重器,打造全链条工业制造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民众参与国家发展建设进程,增强国内各族群众的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应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国内各族人民群众的中华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二是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让民众更加了解政府的决策和行动。通过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提升政策透明度,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推动人民群众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形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提升政府的廉洁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通过提升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消除国内民众对政府的负面认知,自觉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华民族形象。


另一方面,加强对反华势力抹黑污蔑我国的舆论战、认知战的反制力度,全面提升国内外民众的中华民族正面认知。一是整顿社交软件和新媒体中的虚假信息和反华信息,降低反华势力舆论战对我国民众的信息干扰。二是增强国际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有效宣传我国发展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反向争取受反华势力舆论战、认知战信息遮蔽的民众。三是加大揭露和批判反华势力编造涉华谣言的力度,揭穿反华势力污名化中华民族的阴谋,积极展示中华民族正面形象。


2.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

一些西方国家长期奉行单边主义外交和霸权政治,渲染“中国威胁论”以操纵国际反华舆论,试图“妖魔化”中国和谒制中国的发展。为此,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际正义,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首先,积极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展现中华民族负责任、讲信义的正面形象。其次,充分利用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加强与友华国家、友华国际组织的团结合作,共商共建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我国主导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功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再次,充分发挥我国主导的合作平台的作用,加大“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落实,带动沿线国家发展惠及更广大的普通民众,提升国外民众对我国形象的正面认知。


3. 综合运用新兴技术手段,塑造直观的中华民族形象

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评价在个体维度上属于个人偏好,而个人偏好是一种个人主观色彩极为浓重的心理倾向。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容易受到信息茧房的影响,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回音室效应”。特别是信息时代,在5G技术VR和算法革命的推动下,抖音、推特、Facebook等社交媒体、网络视频和VR/AR应用的深化,任何事物的形象包括中华民族形象都更容易具象化,更容易被“把门人”通过算法匹配技术推送或植入观点影响甚至操控个人意识。因此,需要制定规则或政策引导信息生产者和视频平台建构中华民族正面形象,使国内外民众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形象。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将中华民族自身的形象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提升中华民族形象的现代感和国际认可度。网络技术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渠道和创作方式,为形象的建构和传达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性。


一是加快网络品牌推广,运用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和推广自身品牌形象。通过官方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媒体,有针对性地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产品、服务和创新成果,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综合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模拟和交互的方式呈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景观、艺术品等,创造出沉浸式的视觉体验。这种技术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生动、逼真的方式来认知中华民族,增强视觉形象的传达效果。三是搭建在线文化交流和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和教育资源。这包括在线展览、文化活动直播、网络课程等形式,以便让全球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创新,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四是提升数字艺术和创意设计能力与水平,借助数字艺术和创意设计创作出独特、现代化的视觉作品,以展示中华民族的时尚、创新和艺术实力。这涵盖数字艺术展示、动画制作、视觉效果设计等领域,旨在吸引年轻一代和数字时代的受众。五是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基于中国数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加快机器训练,由文本生成模型创造符合中国文化的文本,创作符合中国气质的影音作品,提升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创作效率,加快传播速度。


结论和讨论   

近年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议题之下,中华民族形象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当下,需要学界同仁共同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形象研究走深走实,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华民族形象,构建浸润式的中华民族形象传播模式,从而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总结学界关于形象、国族形象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界定并勾勒了中华民族形象的基本涵义、要素特征和理论类型。本文主要的理论拓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较为清晰地界定了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及其概念关系;二是提出了中华民族形象的三大核心要素特征;三是借用类型学方法提出了中华民族形象框架模型和建构策略。


推进中华民族形象建设,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理论工作者要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西方标准”“西方话语”的理论迷思和桎梏,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研究中国现实的痛点难点问题,解决真问题。其次,从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认识和把握高质高效传播中华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形象的重大意义。再次,对塑造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文化作品提供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对文化产业的危害,引导和鼓励资本积极支持塑造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文化作品。



(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注释从略)


相关推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构建和叙事逻辑——以历史教科书为资料的实证分析

从“中国各族人民”到“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塑造(1949-1954)

责任编辑 | 方南

审核 | 万志高 张晏维 肖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