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纳米人
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纳米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时尚中文网  ·  中国消费者终醒悟 ... ·  2 天前  
物道  ·  不是吧!瓷器也会开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纳米人

干货:晶体解析的三个诀窍!

纳米人  · 公众号  ·  · 2018-05-05 07:50

正文

晶体解析绝对是一门技术活。有的同学在解析的时候从来没注意过衍射数据的好坏,直接进行解析,但是解析到最后发现数据质量一般,cif检查会报有关数据的错误。其实这些无用功完全可以避免。

1. 如何避免无用功?

使用Xprep中的[A]Absorption...或者[D]Read...选项(前提是利用Xprep确定了正确的空间群),再选[S]Display intensity STATISTICS可以查看衍射数据的统计。

典型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各列代表意义及一般要求如下所示。

Resolution :数据分辨率,不得低于0.84。

#Data :实际衍射点数。

#Theory :理论衍射点数。

%Complete :完整度=#Data/#Theory,不得低于95%。

Redundancy :数据冗余度,越大越好,大数值有利于吸收校正。多酸尤其需要较大的冗余度。

MeanI :平均衍射强度。一般都呈下降趋势。

MeanI/s :平均信噪比。小于2会被定为不可见衍射点,不可见衍射点过多会报错。

Rint :等效点平均标准误差。不得大于12%。较高可以解析出,但是会报错。

Rsigma :平均信噪比。过大可能出现过多无法解释的峰。

上述指标中,分辨率、完整度、平均信噪比、等效点平均标准误差值这四个指标在checkcif过程中会检查。不符合要求会报错。如果收集数据策略有问题,就只能重新收集了。

2. 如何判断衍射数据能不能用?

某衍射数据hkl用xprep打开后出现下面的粗略统计结果:



从All一排中可以看出,N(total)即总衍射点数为44520,N(int>3sigma)即可见衍射点数为2559。计算可见衍射点占总衍射点数比例为2559/44520*100%=5.7%。

一般来说可见衍射点数大于50%数据合格,checkcif不会给出Alert。此例中可见衍射点比例远低于50%,且Mean int/sigma即平均信噪比为0.9,略低。

因此,此例中的数据直接放弃,需要收集较好的数据进行解析。

3. 收低温还是常温数据?

由于热振动的原因可能造成某些末端的基团温度因子较大,看如下例子。



末端苯环上靠近烷基链部分碳温度因子较小,仅0.068,而远离烷基部分温度因子明显较高,达到了0.150。

本例中热振动部分里,最大温度因子仅是最小的两倍。这种温度因子相差不大的数据可以通过无序处理,处理成如下图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