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远读重洋
打破国界的知识服务商。资深媒体人孙思远,第一时间带你读没有中文译本的国外畅销好书,同步全球前沿知识、最新思想。
51好读  ›  专栏  ›  远读重洋

广州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远读重洋  · 公众号  ·  · 2021-06-03 2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出品 | 北美留学生日报
文章已授权转载


这几天的广州,我不敢细看。


刚刚过去的6月1日,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作为疫情中心再度封闭的广州,仿佛又回到去年那段灰暗的日子。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01



昨晚,广州荔湾区广钢新城。


几百家住户隔着窗子搞了一次大联动。


远远看去,家家户户窗子里人影难辨,但却声音震天:


居民们你承我接式呐喊: “广州!”


——“加油!”



有人拿着闪光灯奋力挥舞,


还有居民直接在阳台上公放《我和我的祖国》。


没有扰民警告,


反而引发了一场不约而同的大合唱。



连四、五岁的孩童都扒着窗口,喊着“中国加油!”


背后的大人却默默红了眼眶。


这一夜,千家万户。


有人隔着窗户泪盈满眶,有人隔着屏幕哭出了声。


这几天的广州,太不容易了。



02


广州疫情防控一线阵地,


一群刚刚大二、大三的00后,自愿加入到全民检测的志愿者队伍中。


场地人员嘈杂,


记者镜头下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女同学李杨已经在现场喊到失声:


“请来我这里测体温!”



有的学生被分配在信息采集区、有的在等候区,还有的在检测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


6月广州的天气越发炎热, 防护服一穿就是4小时不能脱下


闷热难当,但学生们毫无怨言。


只觉得更懂得了防疫医护人员的辛苦。



没有躺平,没有内卷。


志愿者群聊记录里,只有 “马上来”、“通宵也可以”



大家都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话里话外,懂事得让人心疼。


此刻当代青年人身上彰显的责任与担当,最是难得。



03


还有4天就是高考。


原本以为这一年能平静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份重要答卷。


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广州高考学子们的备考节奏。


然而外界嘈杂纷扰,他们坐怀不乱。


截图自微博视频@唐旋老师


广州各区已经统筹好高三师生全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一切安排就绪,学生们戴好口罩坐在教室里,做着最后的冲刺。


冷静应对,全力以赴,无问西东。


广东学子们,高考加油




04


广州的6月,伴随着炎热而来的,还有强降雨。


一张图让人感触颇多。


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检测核酸的临时站点没有搭建好的帐篷,但防疫工作没有中断


市民撑着伞来了,医护人员在大雨中照常为他检测。



一旁可爱的工作人员用塑料凳子罩在头上,


权宜之计,却能让视线不受雨水干扰。


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广州此次战疫的决心



05


荔湾中南街的一个街坊群里,有人彻夜难眠。


疫情打乱了正常生活,可能是因为家里存粮不多,泡面成了主要的食物。


丈夫却因为妻子的一句话,难受了一晚上:


“要不我们去医院打掉孩子吧,不然到时候孩子肯定没有营养…”



有热心肠的人看到后赶紧给他们支招,传授自己的经验。


也有人说他们矫情,孩子没有想得那么脆弱。


体谅一下,和他们情况类似的很多人都是初为人母。


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怎么把父母的角色做好。


别急别慌,食物都已经在路上了


广州


广东各大商贸企业正在响应号召,夜以继日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供应。


临时“移动超市”陆续进驻社区,将生活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


孩子大人,都会平安度过。



06


红码、绿码我们见得多了,这两天广州却惊现一批 黄码


健康码变黄的居民,不但无法乘坐公共交通,出入场所也会受限。


不但不得进入酒店、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等各类公共场所,学校、各类监所、养老院等特殊场所也进不去。


图源:网络


原来,这是疫区涉及的重点人员中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的表示。


完成“三天两检”且结果均为阴性,系统才会解除黄码。


加急找站点检测核酸,成了居民们当前的头等大事。



还好有大家的自觉,还好有医护警卫的在岗坚持。



07


一张女警雨中守护警戒线的图片,传遍全网。


她是今年4月刚刚加入广州警队的95后民警翁杨舒。


风雨大作,翁杨舒和同事们这几天基本都是通宵值守。



最辛苦的还是那些白衣天使们。


广州这样闷热的天气,他们被捂在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里。


一边忍受着酷热煎熬,一边手头的工作一刻也停不下来。



还记得那个曾被胡歌“掀盖头”的广州护士吗?


2020年的大年初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萍驰援武汉一线。


因为在防护服上写了“胡歌老婆”这几个字,还被胡歌本人回复:


“你是最美丽的小光头,没有你和战友们的坚守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期待早日掀起你的‘盖头’来。


这个名字暂时借你一用,之后记得还给我哦”。


图源:南方都市报


如今她继续在广州的抗疫前线发光发热。


去年为了抗疫剃了头发,现在已是长发及肩。


她说: “因为对国家很有信心,今年我不会再剃头发了。”



08


时隔一年,广州又回到外卖只能送到小区门口,要自己下去拿的日子。


图源:微博


处于疫情封闭管理地区的市民,开始居家办公、每天醒来看疫情新增情况。


说起来做起来都那么熟悉,但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经过一轮考验,再次面临突发疫情的人们变得更有序更自觉。


该做核酸的做核酸,该打疫苗的打疫苗。



不慌不乱。


因为整个广东省人民都打从心底认定:


中国强大,这次疫情,我们没问题



09


这次广州疫情刚传播开来的时候,有人说“广州以一己之力,为国挡病毒”。


广州妥妥的人流担当,守护着中国的“南大门”。


但“挡病毒”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


无论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还是中国境内任何一个城市,


没有一座经历过疫情的城市,会希望疫情卷土重来。



广州有包容与实干,更有满满的人间烟火。


既然疫情已经来了,那就选择风雨共度。


广州人知道,只有积极应对、携手鼓励,才能再度击退疫情。



何况祖国伟大,人民可爱


这次广州人民一定能再度难关


没有什么是一顿烧腊解决不了的,


广州,加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