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新闻网  ·  新政出台,事关每一位云南人,速戳→ ·  10 小时前  
春城晚报  ·  安踏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掌上春城  ·  最新房价出炉!昆明走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港中文全奖Offer攻略:南开学姐保姆级分享,前期规划+选校定位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10-21 18:38

正文



嘉宾背景
C 学姐 ,南开大学20级计算机专业,GPA88,托福108,在24F申请季中收获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全奖博士Offer.



大家好,大家可以叫我C学姐。我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现在正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4F提前批录取的一名PHD.

今天借微思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验。我会尽可能分享一些干货,并结合个人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关注项目申请信息



招生类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页幻灯片,这个其实是我想说明的一个重点。


它是从我们学院的官网上截下来的,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是一些我们学院具体的一些研究方向,比如现在非常火的AI,还有一些软件工程相关的,还有网络安全分布式系统VR,一些偏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比如量子计算具体的一些算法加密等等,这是我们学院所包含的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方向。

大家可以看到每个学校的具体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也没有办法一的去给它覆盖全面,所以我想说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大家可以去学院的官网去查看每一个学校,以及具体的每一个学院所下属的一些具体的研究方向及培养方案。

比如在这个幻灯片下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截取出来的admission部分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到在post graduate里面,我们学院是分成两种类型进行招生的。 一种是 MPhil-PhD ,也就是研究型的硕士和博士,一种是 MSc in computer science ,也就是授课型的硕士。 大家通过点击这些链接就可以详细地看到我们学院具体招生的一些方式方法,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录取? 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可以进行申请? 学费是多少? 有没有奖学金? 这种非常具体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学院的官网进行了解。

为什么说学院的官网是很重要的呢?因为它是公开的信息,其次它是最官方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它是很及时的。 比如说,我在这里现在跟大家说的,可能只是基于我去年的经验,就不是最新信息,但是在学院的官网上,大家总是可以找到最官方最新的信息,而且它是免费对我们所有人公开开放的。当然,这里可能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上网的工具,以及利用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才能够定位到一些海外的高校具体的学校和学院的官网。

项目学制、学费和奖学金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我们学院的学制。 据我所知,香港大部分的理工类项目都是类似的。

第一行写的是 MSc ,也就是授课型的硕士项目, 一般是一到两年 。另外,它分full time和part time,学费大概是 20万港币 左右。

下面两行就是 MPhil和PhD ,也就是研究型的硕士和博士。这个项目与授课型不同的是,同学们在上课的同时需要随导师进行一些科学研究。 MPhil项目是两年,PhD是四年 ,当然也有比如在国内读完硕士的同学来这边上PhD,或者像我一样直接从本科直博。对于不同的同学来说,他毕业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普遍来说学制是四年,但是你可能是已经有master的学位,之后再读PHD需要更短的年限,就可以达到毕业要求。

这种研究型项目, 学费一般是51000/年 ,我们 一般都会有奖学金进行补贴 ,比如普通的大概是一个月18000港币,当然对于研究型的项目还有香港政府的奖学金,这个就比较难申请,一般需要本科的同学有国奖或者是研究生的同学有很好的论文发表才能够申请到,这个补贴的金额就比较多,它是 每个月2.7万港币


2
我的个人背景和申请情况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个人的背景,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个人背景上面得到一些启发。

我是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卓越班毕业的,我的GPA是88分。大家看这个GPA可能觉得还可以,但我的排名其实并没有很靠前。 在撰写简历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比如突出自己非常强项且亮眼的地方,同时尽量避免提及我们本身不擅长的一些指标。 比如,我的排名并不是很靠前,那我就可以不提我的排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造假,因为我的导师在面试时也问过我这个问题,可以到时候再如实向他解释就可以了。

我个人的英语成绩一直还不错,托福考试考了108分。据我所知,香港的学校对托福的硬指标要求是很低的,但它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硬指标, 如果不达到这个分数,那你肯定是没有办法被录取的,但也不意味着你如果达到了这个分数就能够被录取 。因为你要跟你的其他同学进行竞争,所以按照我的经验来说,它实际要求大概是TOEFL100分左右。

最后,我认为我个人最亮点的一个地方,是在本科期间有幸与我们学院的老师共同参与了一段科研经历。 这段研究的方向与我现在的导师的研究方向非常匹配,这也是我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申请到当前导师博士项目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因为我已经对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已经有了文章的产出,来证明我在科研方面的成绩以及潜力。


3
如何申请?DIY还是找机构?



很多同学可能正在想: 如果我选择出国或出境上学,是应该DIY申请,还是去找机构呢? 当时我也曾面临过这样的纠结和选择,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整个留学申请的过程以及我的一些实际体会。

我个人认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明确自己的需求 。无论是通过DIY、半DIY,还是完全交由机构来为我们的申请保驾护航,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方式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如果这两者匹配,并且所寻求的服务价格合理,那么我认为就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同学们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自己信息搜集能力不足,比如面对众多学校和专业,不清楚哪些适合自己,这就需要有人帮忙搜集和整理信息,这就是你的需求。再比如,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英语写作能力不是很好,需要有人帮忙润色文书,这也是你的需求。如果你认为DIY、半DIY或机构能够很好地满足你的这些需求,那么你就可以选择。

另外, 再拿我自己举例 ,在选择出境上学时,我觉得可选择的路线很多,信息太多,我一个人没办法很好地整理和总结,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已发布信息。因此,我选择了微思这家机构。当然,微思确实为我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比如我们学院的提前批,也就是early admission项目。微思告诉我这个项目已经开始申请了,让我有了这个信息和渠道去申请,并最终拿到了录取。


4
我在港中文的就读感受



我在港中文已经待了差不多两个月了,跟大家简单分享下我的体验。

首先,我认为在香港深造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 离家近 ,不用迈出国门,又是一国两制,所以我们可以体验到 更西式的教育和更多元的文化 。比如,我们学校里有很多外国友人,也有一些本地同学,就可以提要到英语的教学和日常粤语的交流。

其次,就我目前所上的研究生课程而言,我认为它们讲得非常好。 我的本科是在大陆读的,大陆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但我们都知道,在学习某些数学概念时,我们可能更多地是接受定义、定理和计算方法的教育,再给你一堆例题,让你去进行相应的计算。然而,可能你解了半天,你还是不知道这门课究竟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人要发明出这些工具去进行这样的求解。

相比之下,我在这边的学习体验有所不同。以我正在上的ENGG 5501 optimization这门课为例,这位老师讲得非常棒,他会启发你,引导你从最基础的概念去理解整个问题。听完之后,你会觉得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原来如此简单。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教会你问题的本质。所以,就我目前所接触到的来说,港校在教学方面是非常优秀的。

此外, 我的课题组导师是一个非常不会push学生,但是会给学生提供很多支持和 帮助 的人 ,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下定决心要读博或进行学术研究的同学来说,所在的课题组、导师和同门其实都非常重要。就我目前的经历而言,我所在的组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并且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被支持。这样的环境给了我很好的动力和条件去继续研究工作,这也是我一直所期望的。

总之,目前我在香港的生活让我感到非常棒。


5
关于科研的建议



有同学问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研的,以及从接触科研到发文章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我是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进组,跟随导师做了一个 国科金的项目 。其实,我们在大二上学期就已经以这个项目的主题为背景参加了一个比赛,大二下学期则继续深入进行这个项目的科研。至于发文章,大概是在大三下学期,所以 整个过程可能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我的本科期间主要的科研就是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

这里我也想补充一点,因为本科阶段我们要上很多课程,而且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这也是刚接触专业知识的阶段,所以 如何平衡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进行科研,也就是如何在打好基础和进行科研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于不同基础的同学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的建议是大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