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沈诞琦携带自己的小说《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参加了全国的数场签售活动。沈诞琦作为一个曾经的“小留学生”,在美国度过的时光都最终变成了自己的宝藏,并用文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蓝橡树独家专访作者沈诞琦,请她谈谈自己的美国留学经历,以及她在美国十数年,对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观察,并与那些想把孩子送到美国的中国家长说几句心里话。
作者:沈诞琦,上海人。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运筹与金融工程专业。著有非虚构集《自由的老虎》、小说《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
........................................
在非虚构集《自由的老虎》、《波士顿人》之后,青年作家沈诞琦以老练的笔触,犀利的视角和精巧的小说构思,带来了《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这部最新力作。
在这部系列小说集中,有穷尽一生只想完成一部封笔之作却郁郁不得志的作家,有美国小镇上用自己的手艺帮助已逝之人总结人生故事的棺材匠,有早熟的孩子和他们似乎提前到来的青春期,有一封打乱了全部生活的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专门发明各种罕见、怪异疾病名称的疾病发明家……
这些故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最终,在不同时空中的发生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孤独。
高二就与美国有了“亲密接触”的沈诞琦,在美国度过了很多属于她自己的重要时期——私立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
先后辗转于东海岸和旧金山,奔波于工作的她,由于注意到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碰撞与交缠,而比普通的留学生、在美华人和写作者有着更多更深刻的生活感受和体验。
在写作过程中,沈诞琦曾说过,在美国的十余年日子里,工作日几乎天天出差见客户,住酒店,而唯一的锻炼方式就是游泳——只有在游泳时的默数,她才会讲中文。
她常常会想“一个想要去世界上所有大海的人,最后发现自己只是永远在游泳池里,这可不可以忍受。一个热爱中文的人,最后发现只有在冷冰冰的游泳池里才可以说中文,这可不可以忍受。”
这些感受和体验被沈诞琦一一描绘出来,集结成《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这个系列中有关于中国人的故事,也有关于外国人的故事;有完全虚构的故事,也有和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事件相契合的半虚构的故事。
连做梦时都会用英语谈判的沈诞琦,最终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而这个标题,似乎更像是来自她自己的告白——一个用中文阅读大量外国文学的读者,从福楼拜、蒲宁、乔伊斯和科塔萨尔这些人的译本小说里获得的教育,要远胜于任何一个中文作者的作品。
所以,这本书来自一个把母语昂在游泳池里的读译文长大的中文作者,在混沌暧昧的水域,试图寻找一种恰当的文体与声音,去言说真正重要的问题。
而最让人感到文化碰撞和差异性的两篇文章,正是《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和《音乐教育》。在书中的故事中,沈诞琦用一个“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角度跳出了华人作者的视角和生活圈,她以自己的阅历和感受。
尤其是在《音乐教育》里,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华裔家庭下的儿子是如何在自己售卖“左宗棠鸡”的中华料理餐厅与吹着洋气的单簧管与白人女孩谈恋爱的学校之间这道缝隙中生活成长的故事。
近期,沈诞琦携带自己的小说《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参加了全国的数场签售活动,接受读者的交流。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作为一个曾经的“小留学生”,在美国度过的时光都最终变成了自己的宝藏,并乐于向大家用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蓝橡树独家专访作者沈诞琦,请她谈谈自己的美国留学经历,以及对想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的中国家长说几句心里话。
《音乐教育》插图
在美国留学:生活不成问题,心态才是挑战
蓝橡树:简单说说自己的留学经历,什么时候到美国?读书的时候遇到哪些问题?
沈诞琦: 我高二那年因为一个学校的交换项目去了康涅狄格州的一所私立高中,之后就一直留在美国读了大学和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工作。在美国十多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东海岸度过的,去年搬来了旧金山住。
说实话,具体的生活和学业上都没有碰到大问题。我出国前英文不错,到了美国,一开始用全英文学习和生活,会有一些别扭,但是很快也能勉强适应过来。文化上能不能适应呢?也可以,挺快的,没什么大问题。
蓝橡树:现在家长们会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回顾自己初来美国的时候,你觉得家长们除了在食衣住行之外,更应该注意到的是什么呢?
沈诞琦:对我来说,内心世界更大的问题不在于适应,而是一种“身份焦虑”,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意识到了有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在这里干什么?”而当这个问题一旦问出口,它就永远纠缠着你,不会再放开了。
即使到了非常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周遭的美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个问题也不会改善,仍然天天这么面对着。这样的一种焦虑在国内大城市的中产阶级中比较少见。在美国读书生活的经历,对我来说,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从“主流”到“边缘”,体会在一个社会中处于“一小撮群众”的滋味。
沈诞琦在哈佛肯尼迪学院的毕业典礼上
中国留美学生趋势:目的多元,阶层固化
蓝橡树:从刚到美国到现在,据你的观察,中国的留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沈诞琦:留学的目的更加多样了,留学生的背景和经历更加多样了,然而留学本身似乎成为了一个增强阶级固化的过程。
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我进大学那年(2007年),我们学校从大陆招了不超过十个中国学生,大家的教育背景大多是在国内的好学校从小学一直读到了高三。 大学毕业之后,我年年都做我们大学的校友面试官,面试从大陆申请的高三孩子们,所以对学校的招生情况比较了解。
最近几年,每年从大陆招十个上下的学生,大部分是有了相当长的留学经历的孩子(比如在英语国家读了小学,读了初中),或者直接在上海和北京的国际学校读书的孩子。
我面试过几个相当不错的在国内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留学经历,但比我高三的时候优秀得多,很卖力地给他们写推荐信,没有用,都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确是很难拼得过,同样两个孩子,成绩一样优秀,文书一样好,一个已经在美国呆了四五年,另一个白纸一张,你说美国的大学更愿意收哪个孩子?
蓝橡树:现在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目的动机也不像以前那么单一了,你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沈诞琦:十年之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内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的孩子通过拼命读书,进了美国本科读书,这些人大多留在了美国工作生活,因为“融入一个新社会“的确是他们出国的目的。
现在,随着留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国内的中介水平越来越高,信息交流越来越畅通,低龄留学和本科留学越来越成为一件“拼爹”的属于upper class 身份标识的事情了。
于此同时,很多城市中产阶级似乎也已经准备好,送孩子们出去读一个自费的研究生,“镀金”,目的也不是为了留在美国生活,也不是为了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而是为了买一个面子,或者为了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上更加有竞争力,或者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加优秀的中国“朋友圈”,各种各样的目的都有,乱花迷人眼。
这样的情况,其实对于一个初到美国的留学生并不一定有利。身边的确有了更加多的同胞,但是心怀异志。
你想学习的时候,有人觉得社交更重要。你想和美国同学做朋友的时候,有人在扎堆抱富二代的大腿。在一个相对小的圈子里,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迷失自己开始的目标。
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这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更多元的选择和偏好,同时也是更加赤裸裸的经济社会关系。唯有对这样的事实提前有所认清,坚持自己的目标,好好过每一天。
大陆语文课培养孩子对美和诗意的趣味,美国语文课注重思辨
蓝橡树: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忙碌,对你来说如何坚持中文阅读和写作?
沈诞琦:也许更确切的问题是,如何仍然坚持“阅读和写作”? 而不是如何坚持“中文的阅读和写作”?因为到底用哪一种语言,几乎是一个伪问题。
只要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最舒适的语言)仍然是中文,那么他自发的阅读和写作一定是用这种语言的。我见过很多英语比我好得多的中国朋友,看书的时候,只要有翻译版本,仍然去看中文版。 因为用母语阅读和写作,实在是快太多了。
如何在海外坚持阅读和写作呢? 我觉得就是小时候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吧。习惯了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表达情绪,改不过来了,就会继续这样阅读写作下去。这和大陆的教育也有关系。
我觉得大陆的语文教育其实比美国的要好很多,语文课的读写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美和诗意的趣味,相比之下,美国的英语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文学的鉴赏要求比较低。
所以在义务制教育结束之后,大陆教育出来的学生常常仍然保有读闲书、读名著的习惯,也喜欢写写东西,(豆瓣网和知乎上原创的长内容要远远多过美国的同类网站),这样的现象在美国年轻人中比例没有那么高。
对于成长我们总是有很多不同的感悟,尤其是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每天都在产生信息的激烈爆炸,而如何能够在这一片海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海域。
正如《音乐教育》这篇文章里面写的故事,或许可以帮助你去看看真正的美国高中体制与华人生活交际圈的强烈碰撞,以及作为一个不知道“左宗棠鸡”到底是何来历的中国人,在面对诸如此类种种时的尴尬,然而最终我们都会付之一笑,在某一个唐人街,吃一个早茶。
《中国特色译文读者》的封面,现在各大线上线下书店有售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