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尹婵 张锦平 曹奎香
⊙
单位
/ 湖南省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患者女,32 岁,因停经 39 天并阴道不规则流血 10 天就诊。患者既往曾有 2 次剖宫产史。
首次就诊时,实验室检查示血 HCG 146.3 mIU/ml,未行超声检查。
2 天后,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匀,左侧卵巢内黄体,宫内外未见妊娠囊。
再 3 天后,血 HCG 307.8 mIU/ml,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少量积液,余未见明显变化。
再 3 天后,血 HCG 430 mIU/ml,超声检查所见如下:
右侧卵巢右后方可见一大小约 2.5×1.8×1.8 cm 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肿块,与卵巢相距较远,输卵管行程显示清晰。
肿块后方可见一厚约 0.4 cm 带状高回声,肿块位于其上,并与之关系密切
(图 1)
。
仔细观察,发现高回声带延伸至宫颈与阴道后面,位置固定,考虑为子宫骶韧带。
抖动探头及侧动体位,肿块与骶韧带不分离。
CDFI 发现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肿块边缘和骶韧带内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图 2 和图 3)。
盆腔内可见少量积液,深约 1.8 cm,内透声好(图 4)。
图 1 示位于骶韧带(箭头)前方的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肿块(M)
图 2 和图 3 肿块边缘及与骶韧带相连处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
图 4 示盆腔少量积液
超声提示:考虑异位妊娠,来自右侧骶韧带?盆腔积液。
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右侧子宫骶韧带与右侧输尿管间呈现紫蓝色,于此处打开腹膜,取出异位妊娠病灶(视频)。盆腔积血约 200 ml。术后 24h 复查血 HCG,较术前明显下降。
图 5 术中见右侧子宫骶韧带与右侧输尿管间呈现紫蓝色
视频
病例讨论
腹膜后异位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极其罕见,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观点:
(1)受精卵经输卵管伞端脱落至腹腔,腹腔肠袢挤压或后腹膜先天性缺损等因素使孕卵在腹膜后种植生长;
(2)孕卵经血管淋巴管停留在腹膜后种植生长,这可能与妇科恶性肿瘤转移相似。
子宫骶韧带起自宫颈后上方,两侧向后伸延绕过直肠,止于子宫颈和阴道上份的外侧壁并与盆膈上筋膜相融合,该韧带所顶起的八字形腹膜皱襞形成子宫直肠陷窝的外侧界。
超声诊断早期腹膜后异位妊娠很困难。另外,由于骶韧带位于子宫卵巢后方,此处的腹膜后妊娠超声更难发现。
本例经连续 3 次检查,发现血 HCG 缓慢升高。第三次检查时,超声发现盆腔少量积液,并在右侧卵巢后方探及与右侧骶韧带回声关系密切的肿块,且位置固定,肿块边缘和骶韧带内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因此,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考虑异位妊娠不排除。
此外,根据术中所见,发现盆腔结构清晰,腹膜未见明显缺损,推测其发生机制可能系上述第 2 种。
[1]
杨怡卓,
李亚里, 宋磊
,
等.
1
例腹膜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J].
发育医学电子杂
志
,
2013
,
38(3):784-785.
[2]
Persson J, et al. Histopathology Indicates Lymphatic Spread of a Pelvic Retroperitoneal Ectopic Pregnancy Removed by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y with Temporary Occlusion of the Blood Supply[J].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2010,89(6):835-859.
推荐阅读:
超声时间「典型病例类」文章的写作流程和思路
综述:全面掌握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
新手福利: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学术主编 / 刘德泉
投稿邮箱 / xihuansushi@qq.com
题图来源 / 作者提供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