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勤洗手就是增加洗手的次数吗?还有没有其他什么细节需要关注呢?
今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宗志勇
教授
将跟我们一起来聊聊,洗手的5个误区。
错!
很多人觉得,洗手嘛,在水龙头下冲一冲就可以了,大不了再默念一遍生日快乐歌,延长一下洗手时间。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所以,
洗手时,除了要保证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洗手的方法。
洗手时,要稍微用一点力,揉搓双手表面,这样才有利于清洁手上的脏东西。
轻飘飘地洗洗,很多病原体可能还残留在手上,容易造成健康隐患。
洗手时,除了手心和手背,重点还要关注大拇指和指尖,这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比如,你可以用手掌握住大拇指来回揉搓、指尖在掌心揉搓等方式来清洁上述部位。
戳下方视频
查看七步洗手法
↓↓↓
日常生活中,
华西专家
推荐用洗手液来洗手。
没有洗手液时可使用香皂或肥皂,但需要保持干燥,否则易滋生细菌。
外出不方便水洗时,可携带小瓶的速干消毒液清洁双手。没有手消毒液时,湿纸巾也可以派上用场。
错!
有些人觉得,日常洗手的方法不靠谱,得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来洗手,比如免洗洗手液,这样消毒的效果才好。
其实不然。
当手上有可见的污垢时,免洗洗手液的消毒效果会受到影响,建议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洁。
只有在双手没有肉眼可见的脏污时,才可以考虑使用免洗洗手液。
错!
新冠病毒怕酒精,那是不是可以用酒精直接来消毒双手呢?
逻辑没问题,但实操有局限。
酒精和免洗洗手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免洗洗手液,内含护肤成分,对皮肤伤害小。
反复直接使用酒精擦拭双手,容易造成皮肤干燥等健康问题。
当然,偶尔可以使用酒精消毒双手,此时,选择涂抹和擦拭的方式更为妥当。
当使用酒精喷雾消毒双手时,注意远离潜在火源,比如抽烟人群、电器、炉灶等,避免引发火灾。
错!
外出归家,第一件事是洗手,这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但不少人觉得,家里很干净,没必要经常洗。
其实这种认识不正确。
真正判断是否需要洗手的原则不是出不出门,而是触摸“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
比如同样是宅家,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建议一定要先洗手!
准备食物前
吃饭或吃药前
触摸口鼻前
抱孩子或给孩子喂饭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