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天是一个备受咒诅的季节。
去年冬天,我的青少年时期的梦中情人和毕生偶像——大卫·鲍伊、“斯内普教授”阿兰·里克曼、“莉亚公主”凯瑞·费雪相继去世。
今年冬天,
SHINee成员金钟铉烧炭自杀身亡,
遗言里那句“至今为止太辛苦”,在令人潸然泪下的同时,
也再一次为韩国娱乐产业敲响了警钟。
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我在美国)
,我陷入沉思。像金钟铉这样被重重压力逼出抑郁症的艺人,
要是能够出生在中国、或是早早来中国发展,今天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因为在这个地球上,中国娱乐圈绝对是对艺人最宽容、最友好的地方。
2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个心怀梦想的练习生,如果选择在日本和韩国出道,那就相当于选择了《血源诅咒》,
刚走到第二个房间就被狼咬死50次,从第一秒开始就是地狱难度。
在粉丝们看来,日韩国娱乐都是公认产值上百万的产业,然而相比公司的巨额收入,
艺人们却像领薪水社畜一般,吐血卖命却依然赚得不多。
韩国90后艺人当中,有一半以上和公司签订了超过10年的长期合同。
抑郁、自杀、雪藏、经济纠纷、潜规则、霸王条约屡见不鲜。自2005年韩国影星李恩珠在家中上吊自杀起,在随后的9年中,
共有超过30位韩国艺人相继走上绝路。
娱乐产业之残酷不仅发生在亚洲,欧美同样如此。
早在1940年代,美国电影片商就对演员拥有强大的控制力,会暗示演员不要约会或结婚。直到今天,
哈维·温斯坦性侵丑闻依然震惊好莱坞,
一手遮天的制片人被指控性骚扰,据统计受害者超过40人。
在这种“奴隶制”背景下,艺人们在百般讨好经纪公司的同时,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同行竞争,每天练舞练歌十几个小时,私生活被严重限制,
却依然要担心自己40岁被辞退了怎么办。
当全世界的艺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时候,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国。
3
早在13世纪,
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欧美艺人前来中国圈钱的时候
,就被中国娱乐圈的自由与宽容震惊过,以至于在传记中写到:
“中国遍地是黄金。”
然而,中国娱乐圈并不是一直拥有这样乌托邦般的氛围,
期间也走过不少弯路。
比如90年代的香港,
TVB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香港演员却依然要兢兢业业的打卡上班
,收入也没有保障,以至于40岁后转行卖保险、卖鱼蛋、给手机贴钻的艺人不在少数。
直到2003年4月1日,
巨星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逝世,才为中国娱乐产业敲醒了警钟。
从那一刻人们真正开始意识到,生命第一,事业第二,
再耀眼的成就都比不上好好活着。
为此,千禧一代艺人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艺术运动,
旨在呼吁更加宽容的娱乐圈生态。这场运动的结果,就是诞生了继“迷茫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和“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之后的新一代娱乐偶像——
“出家的一代(Buddhist Generation)”,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佛系偶像”。
佛系偶像的特点,就是不过分苛求业务能力,作品的宣传大多靠官博和粉丝后援会。
他们唯一的追求,就是轻轻松松当明星,不用很麻烦就能把钱赚到。
黎明曾说:
“红不红这种事,和见鬼一样,是要靠缘分的。”
像刘亦菲这样的青春偶像,说长胖就长胖,减肥什么的靠随缘;像大张伟这样的创作歌手,说抄袭就抄袭,
道歉不过头点地。
正是这种let it be的可持续发展心态,才保护着我国艺人健健康康赚钱到今天。
4
中国艺人的商业头脑堪称世界一流,
正是因为掌握了多种变现渠道,
才使他们不用担心flop之后的经济问题,活的自在洒脱。
像我最喜欢的90后演员小爽,就通过微博问答、开火锅店等渠道投资理财。
正因为有这笔养老金,她才敢在节目里怒怼章子怡许晴等娱乐圈前辈,遇到讨厌的人,
退一步助跑加速起跳踹的丫天灵盖粉粉碎抬起头海阔天空真他妈爽。
从另一个方面讲,
中国的经纪公司也非常为艺人着想。
在韩国,
许多艺人同时接拍几部电视剧,
每天只睡3个小时,剧组间来回奔波,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韩国的科技水平太落后了。
反观我国,在科技驱动创新的大背景下,
经纪公司发明了“抠图”这项高科技手段。
像Angelababy这样的顶级艺人,
在毛里求斯度假的时候,躺着就可以远程把戏拍了。
科技改变生活,也为艺人争取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当人气达不到KPI时,许多外国艺人接受不了这种心理落差,
容易走上绝路。
中国经纪公司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帮助艺人疏解心理压力。
通过买热搜、买水军、买赞等方式,制造出一种美丽的幻象。艺人一看到自己人气居高不下,非常开心,
就能一口气多活五百年。
在此,我衷心希望世界各国的艺人都能前来中国发展,
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