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已经开始卖2017年日历了,你是不是也跟小编一样,胸口一紧:原来2016年快过完了啊!回想自己这一年,年初的愿望实现了吗?计算机二级考完了吗?滇藏线走过了吗?百日读书计划完成了吗?我就知道都没有……
你有没有反思过,为何每年都是如此?计划的事情永远完不成。其实无非两个原因:计划不合理,执行不及时。如何对抗“计划谬误”和“拖延症”,执行一份完美的新年计划?罗尔夫·多贝里在其新书《明智行动的艺术》中给出了答案。
作者
: 【德】罗尔夫•多贝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成功决策必须避免的52个思维陷阱
出版年:
2016-8
页数:
224
定价:
42.00
购买链接
1. 请直接在本文下方留言,聊聊
你
如何治好拖延症
。
2. 点击
阅读原文
并上传留言截图,我们将选出6名读者每人送出
《明智行动的艺术》
1本,共6本。
3. 本活动参与截止日期为2016年10月8日。
所有福利中奖情况请向
iWeekly
周末画报公众号回复
“中奖”
两字查询中奖名单
步骤一:制定一份完美的计划
计划谬误:你打算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完成计划的第一步,是制定计划。
如果你在早上订出一份任务清单,有多少次你在当天晚上就完成了所有任务?或者在两天之内完成?在一周之内完成?如果你的做法和其他人一样,那你也应该是在20天后可以把任务清单上的事情全部完成。
你打算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多得简直荒唐。如果你是第一天来到这个星球,这么做是可以被原谅的。但你制作任务清单也至少有几年了,我们可以认为你对于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认识得越来越清楚——这不是没有根据的结论,因为在其他方面你肯定也在积累经验,那为什么不在制订计划时考虑到这一点呢?尽管你知道之前的大多假设都太过乐观,而你却依然严肃地相信,今天可以例外地完成清单上的任务。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将这种现象称为“计划谬误”。
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通常要完成毕业论文。加拿大的心理学家罗杰·比勒和其研究团队向毕业班的学生提了两个问题:学生要说明自己“实际”可以提交论文的时间,以及“无法完成”的时间。结果只有30%的学生按照“实际”的日期交上了论文。学生们平均需要比“无法完成”的时间多一倍的时间完成论文。
当人们彼此合作时,“计划谬误”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在经济界、科学界和政界。人们经常会高估时间需要和益处,而且相应地自动低估成本和风险。贝壳状的悉尼歌剧院是在1957年计划进行建造的,目标在1963年完成,成本700万美元,但歌剧院直到1973年才完成—成本1.02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4倍!
你为什么无法按时完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