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腾腾爸
《投资大白话》作者。还有若干大部头著作待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转发了解!2025版流感诊疗方案 ·  4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腾腾爸

快,割掉它!

我是腾腾爸  · 公众号  ·  · 2024-04-18 09:00

正文

村长喊话后,果然见效。
昨天市场反弹,大票小票,全面开花。
尤其是前天跌得爹妈不认的小微票们,简直堪称满血复活。
我的态度不变,详见昨天文章《 泡沫已破,逃命良机! 》最后两句——我坚信,这最后两句,是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行情概括!

有网友通过研读“新国九条”,总结出了一个“九必割”,我感觉非常经典。
鹦鹉学舌,今天摘抄到这里,供大家参考。

1、连续三年以上不分红的,割;
2、财务造假3亿以上的,割;
3、连续3年以上非标的,割;
4、沪深主板市值小于5亿元的,割;
5、控股股东长期占用资金的,割;
6、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割;
7、连续亏损3年以上的,割;
8、沪深主板年营收低于3亿元的,割;
9、在规定期限内年报难产的, 割。

大家仔细看看,这个总结是很到位的。
哪怕是没有“新国九条”,从投资的角度而言,这些也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昨天的反弹,意味着垃圾小票泥沙俱下式的暴跌,已经结束。
我坚信,短暂的反弹之后,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绵绵阴跌。
小票中间肯定有好票,但比例一定不会多。
能够做到“百里挑一”,就算对得起观众。
所以,“想在眼前的伐木工人中间寻找到未来的哈里森.福特”,困难还是很大的。
大家一定要谨记,业绩为王。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业绩的力量。
眼下的市场炒作之风再盛,业绩为王,才是历史性的大趋势。

噢,对了,特别交待一句:昨天我又花点碎银小买了一点指数基金。
游戏ETF(159869) 联接C(012769)
买它的思路:
一是如上所述,不想在垃圾堆里寻金了,买指数基金省心省事;
二是调控政策基本释放完毕,游戏行业明显回暖;
三是游戏本身是一个轻资产行业,自由现金流通常比较充沛,是我比较喜欢的商业模式;
四是最近市场回调,游戏板块也整体处于低位,总体是一个比较好的上车机会。

昨天有朋友吐槽腾腾爸:周一,你高喊“加仓了”,周二,你又高喊“逃命良机”,好撕裂啊,一天时间变化有这么大吗?
这位朋友的吐槽,再次让我感叹:某些网友的阅读理解能力,实在堪忧。
腾腾爸的观点和立场,是一贯的,前后并无冲突。

周一的文章,我点评的是新国九条的中长期影响。
我认为新策意在加强监管,消除乱象,倡导价值投资,主打的是股东回报。
这很显然有利于推动业绩好、估值低的优质好票实现价值回归。

周二的文章,我点评的是小微票的坍塌式暴跌。
我认为小微票中当然有好票,但数量较少,且整体估值确实太高。
中间大量存在的垃圾票、泡沫票、伪成长票、伪科技票,下跌空间还是不小。
因此,借着村长喊话引发的市场反弹,减仓跳车,正是甩下包袱的大好时机。

周一、周二两篇文章的观点,一直是我素常秉持的观点啊。
它们冲突吗?
它们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它们融合在一起,正是我整体的观点。

从长期看,业绩好、成长快、估值低、分红高的股票,才是最符合价值投资真义的标的。
那些因为一时风头被莫名其妙炒到天上的股票,如果没有真实业绩支撑,一定会从哪儿来再到哪儿去。

价值的实现过程虽然曲折,但早晚会实现。
能看到未来并能坚持到最后的人,胜。

昨天保险、银行板块也大涨。
有朋友奇怪:全国的房地产都快倒闭了,保险、银行为啥还会涨呢?再则,某某外国投行,刚刚下调了中国四大国有行的风险评级!
这位朋友的奇怪和疑问,很有代表性。
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最近几年大金融板块表现不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5-2016年前后,正是银行板块资产质量最差的时候。
那时候银行倒闭论流传甚广。
相比今天的悲观论调,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恰恰在那看起来最悲观的时候,正是银行资产质量开始拐点向上的时候。
而后几年,银行业业绩一直稳健增长。
并没有出现什么价值陷阱。
这两年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调控,关于银行业的悲观论调又起。
但我们看到,迄今为止,银行业并没有出现资产质量明显恶化的迹象。
刚刚过去的2023年,很多银行股虽然营收、业绩小幅下降,但资产质量没有明显恶化。
银行并没有通过降低拨备来调节利润。

从总体上看,金融业与经济发展高度匹配。
你若相信中国经济会持续走好走稳走强,就应该相信中国金融股目前是被严得低估的。

另外,不分析自己的基本情况,一看外国投行或什么机构又如何评价国内什么资产,就盲目的相信,这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投资蠢行。
不客气地说,国外那些机构,在评价中国时,有几个是客观的,有几个是不戴有色价值观眼镜的?
听它们的,中国早就崩溃几百回了,或者早就威胁全世界几百回了。
其实,这两种情况,一种都没有发生。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正在热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