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太平戴维斯
第一太平戴维斯是伦敦证交所FTSE250的上市公司,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商之一,于 1855 年创立,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始终保持着飞速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市场引领者,目前已在英国、欧洲大陆、美洲和亚太地区设立逾600家办事处及联营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B站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 ·  2 天前  
CHINADAILY  ·  Editorial丨China ... ·  2 天前  
CHINADAILY  ·  World丨Key exclusion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太平戴维斯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国内外EOD发展趋势与西区借鉴》专题研究

第一太平戴维斯  · 公众号  ·  · 2024-04-19 11:54

正文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点击关注 第一太平戴维斯

速览房地产热点话题


818 PLAZA



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发布《国内外EOD发展趋势与西区借鉴》专题研究,提出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愈趋严峻,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EOD)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报告总结了国外EOD的发展趋势和国内EOD的发展现状,基于西部地区国家级EOD试点项目的开展情况,分析未来西部地区推行EOD模式可能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政策、融资、产业和生态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促进西部地区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共进。



国际发展趋势

与国内发展现状


国外EOD发展趋势


趋势一: 将都市农业和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服务业纳入规划统筹。

趋势二: 从引入科研机构开始积累产业发展资源。

趋势三: 尽可能减小建筑相关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趋势四: 向可持续交通系统转型。

趋势五: 鼓励公众参与。


国内EOD发展现状


在我国,EOD模式的发展应用起步较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随着我国对EOD模式的探索不断深入,逐渐呈现出以下发展特征:


特征一: 政策端从支持广泛创新到注重项目标准化管理。

特征二: 东部省份对EOD模式的接纳程度整体更高。

特征三: 银行授信放贷比例低 融资渠道有待创新。

特征四: 试点环节水生态项目占比最多,产业反哺能力仍具有不确定性。


综合国内外的情况我们发现,EOD概念虽源于西方国家,但在西方的实践中,更倾向于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维植入城市发展或片区规划的理念中,强调的是以生态导向的思路来发展城市空间。而在国内探讨的EOD则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强调的是以项目的形式,通过产业运营支撑区域开发,并将产生的效益转化为对环境治理投入的反哺,以此实现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目的。



西部地区国家级

EOD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区域分布


在国家多部门合作组织征集的两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中,西部地区共有34个项目入选,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6%,除西藏外,西部地区各省市均有项目入选。




开发内容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水生态环境项目占比最多,其次是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产业导入方面,最常见的导入产业类型为旅游和康养产业,其次为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类产业;此外,还有个别EOD项目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产业。




投资额度


西部地区EOD试点项目的投资额度在全国范围都是较为可观的。投资额在50亿元以下和50亿元与100亿元之间的项目数量较多,占调查项目的78%。




落地情况


西部地区34个试点项目中,通过公开资料能查询到项目承建单位、招投标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2%,其中大多数项目的承建单位都是央企或地方国企。



未来西部地区推行

EOD模式的挑战和建议


面临的挑战


未来西部地区推行EOD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总体上分为政策端、融资端、产业端和生态端四个层面。


政策端

与东部各省份在EOD模式上的探索实践相比,西部地区各省市仍缺少在EOD模式上的统一政策引领。西部地区陕西、重庆、贵州等地也没有建立起省级项目库,EOD项目数量较少。

融资端

最新的EOD实施导则明确项目资金不得含有政府资金投入;也不得含有任何形式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和融资担保等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事项。因此项目融资都是西部地区后续开展EOD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端

EOD模式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方式,项目需要实现资金自平衡。如何识别关联产业并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反哺能力是西部地区EOD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另一重要挑战。

生态端

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是EOD的核心价值,在实现生态环境处理与产业生态化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项目本身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也应成为EOD模式下重点关注的对象。


经验借鉴与建议




政策端


强化顶层设计,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建议1: 建立本地EOD项目专项政策。探索覆盖EOD项目全生命链条的规范和扶持政策,完善项目筛选标准、项目培育和考评机制。


建议2: 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各地EOD项目省级库建设。需要重视省级试点项目探索,建立EOD模式省级库,通过不断实践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样本。




融资端


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提高项目落地性


建议3: 推动建设成熟完善的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和交易市场。 需要一个较为成熟完善的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和交易市场作为平台,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EOD项目的积极性。


建议4: 在项目谋划早期积极对接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可以从融资角度给予项目内容搭配的优化建议,使得项目整体符合“肥瘦搭配”的原则;此外,金融机构可以立足项目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项目现金流,优化项目的融资方案设计。


建议5: 探索多渠道融资机制。 可以向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申请低成本金融贷款,积极探索创新型环境权益抵押融资新模式,涵盖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等内容的EOD项目可以尝试利用REITS作为融资渠道。




产业端


贯彻生态治理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增强项目增值反哺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