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国庆假后股市上涨概率80%,但事与愿违,在央行降准消息发布之后,股市大跌,表明目前货币政策已经基本失效。
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社会实践的三步走。有80%的人能够发现问题。不幸的是,他们发现了问题就吵翻了天,大肆宣扬行肥己之实。能够正确认识问题的只有3%,由于已经深刻认识到
问题的本质,这部分人已经不屑与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递焦虑,更多的,是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但最终,能够有条件,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只是那0.001%。
也许,权威人士就是那0.001%之一。
国庆假期大火的一篇文章
《假如帝国的黄昏降临》
是根据美国桥水创始人Dalio新书《Big Debt Crisis》(《债务危机》),梳理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全文两条基本逻辑线如下:
①低福利→高储蓄→高投资→经济高速增长;
②低福利→人力成本比较优势→贸易顺差→巨额外汇储备(固定汇率制)→国内基础货币超创
一言以蔽之,中国经济的成就原因大抵如此。而中国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来自于这两个逻辑链条。
第一个问题就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越来越高,
“高储蓄”正在被越来越高的负债消耗,
从而动摇经济高速增长的根基。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贸易战背景之下,贸易顺差减少,美元储备减少,已经创造出来的天量货币,本应回收,但却被央行通过喂各种粉丝,强行续命,维持债务规模,
这种做法并不可持续。
人民币的含金量,也大幅降低。
基于上述两个问题,去杠杆才变得如此重要。
更可怕的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上述逻辑的基础,
我国的人口禀赋优势也可能不复存在。
但是遗憾的是,黄昏一文作者并未在文末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在指出我们“在债务快到极限的时候又遭遇了贸易战”,并很文艺腔的安慰大家“我会一直和大家在一起的”。
好,既然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让我们看看国手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建议》指出,“十二五”要对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其中的一层含义是,必须赶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和人口老龄化加速期到来前,打牢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
上述表述摘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刘鹤提交论坛委托研究的课题报告(报告全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打牢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在该报告中,刘鹤还提到了一些拉美国家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尚无明确定义,但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除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之外,大部分亚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在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后,都出现
了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都没有逾越人均收入1万美元的关口。虽然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在这个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往往变化剧烈,在变化面前,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的盲目性在
这些国家几乎是普遍现象。
一些拉美国家的主要教训是:第一,在经济发展战略上,采取了进口替代和大企业垄断模式,脱离全球技术变化主流,缺乏技术创新力,不重视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利益,致使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
经济增长缺乏市场支持,“中产阶级丧失”特征明显。
第二,错误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导致社会结构两极分化后,执政党采取了民粹主义的分配政策,政客提出高福利承诺缓解社会压力,反对党则煽动民情和制造阶级对立仇恨。但是,政府财力不支撑
透支性的福利分配政治承诺,因此普遍采取超量印发货币和高额借外债的做法支撑门面,最终导致高通货膨胀和资本外逃。
第三,宏观经济的民粹主义政策使一届政府倒台后,但新上台的反对党政府同样没有能力和勇气摆脱恶性循环,这使政权快速更替和恶性通货膨胀相互伴随,致使两极分化现象长期化,最终使经济根
本无法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出现的同时,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加剧,公立低质量教育和私立高质量教育的差距扩大,这使“穷二代”现象成为历史惯性,使贫
困“再生产过程”循环反复而成为难以医治的顽症。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可以得出几个论断:
1、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证社会稳定。
2、保证政府具有充分的财力。
3、技术创新。
说得明白一点,贴近生活一点就是:
1、坚信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
2、可以有局部减税,但税负水平总量是不可能减少的。
3、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应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
如何避免帝国的黄昏,对未来开一个药方,我想,这个药方权威人士已经基本开出来了。这是一个复合药方。
金融去杠杆,同时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占领产业高地,实现产业升级。城镇化继续下半场,信息化和智能化将为城镇化增添新的动力。同时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国内消费潜力。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当属科技创新。
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
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1924年出生,因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贡献而于1987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于1942年、1949年和1951年从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学士、文科硕士及哲学博士
学位。他曾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理事和主席(1975—1980年)。罗伯特·索洛主要是因他在20世纪年代和60年代对资本理论和增长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而著名。
索罗模型指出,
长期增长率是由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决定的,前者不仅指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且还含有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能力的提高,所以,索洛的长期增长模型打破了一直为人们所奉行的“资
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的理论,向人们展示,长期经济增长除了要有资本以外,更重要的是靠技术的进步、教育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说,
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比增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
这种观点在他30年后获奖前夕接受采访时又得到进一步阐述。他说,除了纯粹的农业国以外,这一理论对所有国家都适用。“发展中国家不能把本国经济的发展仅仅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起步较晚国家,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在现有工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和教育进程。
这样就能有效地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顾耀铭,1987)。
许多国家都相继接受了他的理论,在中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R&D)等方面,政府不断增加投资和提供税收刺激措施,成效显著。
索罗模型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够包打天下。金融的作用在于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创造更多价值,实现经济增长。
从现实角度来讲,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消退,放眼全球,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人力资源成本更低,已经有很多低端产业转移至当地。如果继续固守全球价值链低端,不能够实现产业升级,生产出更多的高
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到时候青黄不接,不上不下,我们极易滑落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2011年刘鹤的一大担心。至于刘的另一个担心,拉美国家为迎合民意,采取高福利的分配政策,透支社会积累
,造成外债增多和通货膨胀,我们的政府是有清晰的认识的,这点就按下不表了。
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如何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水平呢?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支出比例,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甚至是免税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企业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正如老大在烽火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的: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
他指出,过去在外部封锁下,我们自力更生,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创造了“两弹一星”,这是因为我们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下一步,科技攻关也要这样做,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著名吃瓜群众岱岱曾经说过:
感情用事是最容易但也是灾难性的政策取向,唯独深邃冷静的历史眼光、理性平和的态度和在此基础上经过详细调研分析后采取的有远见的政策取向,才能引领国家避开陷阱,走向光明的未来。
最后为了回敬一下Vice president Mike Pence,引用一下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的,
Here on Earth,God‘s work must truly be our own.(上帝在人世间的工作将由我们自己来完成。)
|
来源:柠檬研究(ID:
gh_de3a4b050671
)
|
作者:锦鲤呦呦
口述
投资人是怎么炼成的
蒋 涛
|
郎春晖
|
许小林
|
顾正斌
吴世春
|
吴珠智
|
谈文舒
|
段 铮
刘理勇
|
王 毅
|
李晓燕
|
孙劲超
宋思勤
|
黄烁子
|
吴跃鹏
|
林 涛
庞恩升
|
焦 伟
|
范维肖
|
刘 冲
李 潇
|
张军辉
|
金 戈
|
孟兆辉
孟 楠
|
张丽君
|
成妙绮
|
文钧雷
王浩泽
|
赵山利
|
柳 星
|
刘芮江
杨 洋
|
强 炜
|
李 剑
|
侯瑞琦
夏 翌
|
王 萌
|
况 奕
|
段 斌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