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  18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  18 小时前  
江西日报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优惠!免票! ·  昨天  
江西日报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优惠!免票! ·  昨天  
今视频长天新闻  ·  什么?下周江西最高温27℃? ·  昨天  
吉安发布  ·  最高26℃!吉安天气即将大反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整整50年,没人知道是谁救了他们!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8-12-05 19:40

正文


-01-


1988年,一个女人在阁楼里无意中翻出一本布满灰尘的剪贴本。


里面贴满了各样小孩子的照片、信件、家庭信息以及行动细节。



这让她非常着迷,也非常困惑,她询问丈夫尼古拉斯·温顿这本剪贴本的由来。


于是,一段尘封50年的历史浮现而出。


她的丈夫竟在二战前夕救了669名儿童使他们免于纳粹的屠杀。



而丈夫此前从未向她提起这件事。


后来她将 剪贴本 交给了纳粹大屠杀的研究者伊莉莎白·麦斯威尔。



麦斯威尔 根据笔记本上的救援名单,给每一个人写了一封信, 向他们说明当年救援行动的过程。


最终有250人回信。


回信中充满了激动和感谢, 因为当时他们很小,他们并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


甚至,他们的故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件事引起了BBC一个记者的注意,随后,他们寻找到了被救援的孩子,并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最终,那段尘封的历史像水晶一样闪耀而出,震撼并感动了整个世界。


毫无疑问,尼古拉斯·温顿就是英国版谦逊、低调的“辛德勒”!




-02-


1938年,距离二战正式爆发还有一年。


温顿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一名交易员,圣诞节假期到来,他约了布拉格的一位朋友去瑞士滑雪。


出发前,温顿接到朋友的电话,而这个电话将改变温顿的生活及很多人的命运。


朋友告诉他,他无法赴约,因为捷克正被德国纳粹蹂躏,他要留在那里帮助难民。


出于好奇,温顿也没有去滑雪,而是选择去 捷克看一看那边的情况。


当时,德国侵占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大肆渲染对犹太人的歧视和仇恨。



医院不给犹太人看病,课堂上犹太小孩被要求坐在后排。


失业、驱逐、谩骂甚至殴打,纳粹视犹太人为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捷克到处是可怜的犹太难民。


难民营里,犹太人饥寒交迫,雪天地,他们穿着单薄只能聚在一起烤火取暖。




犹太人知道,德国还将大举入侵捷克,他们必须要与时间赛跑。


他们每天一大早便起来在各个国家的领事馆前排队,希望能够逃往安全的国家,可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拒绝向他们敞开大门。



温顿目睹了这一切,他对这些难民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而犹太人也主动敲开了温顿所住旅馆的门,只要是外国人,犹太人都会去碰碰运气,说不定就碰上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人。


果然,他们找到了人,温顿愿意竭尽所能。




但是他知道自己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先想办法将孩子救出去。


于是,温顿开始四处写信寻求能够接收孩子的国家,甚至他曾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信。




他没有等到白宫的回信,不过收到了美国驻英大使馆的回信,美国拒绝了他提出的移民请求。


所幸,温顿的祖国英国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容许无成人陪伴的17岁以下难民进入英国。


但是有条件要求, 每个孩子必须要有50 英镑 保证金以及愿意接收他们的家庭。


这个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而找愿意接收孩子的家庭也并非易事。


温顿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 一边为犹太儿童难民筹集旅费和所需的保证金,一边刊登报纸四处寻找愿意接收孩子的家庭。



他还成立了一个难民委员会,这个听上去是个很大的组织,事实上就只有温顿和他的秘书两个人,而且办公场所就是他自己的家。


日间温顿如常在交易所上班,下班后则投身于救助工作,整理和发布从布拉格寄来的孩子照片和他们的详细信息,同时以最快的速度为儿童办理离开捷克和进入英国所需的许可文件。



为了提高效率,温顿会将很多孩子的照片贴在一个版面里供别人选择。



而如果有家庭愿意接收孩子,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得到照料,他们还会对那个家庭进行审查。


值得感恩的是,这些家庭都非常有爱心,愿意接收孩子的家庭大都并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很多人家的条件也相当一般,但正是他们经历过苦难,所以更能体会那些难民孩子的遭遇。



当这些刚刚和父母流泪告别、背井离乡的孩子到达英国后,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畏惧和敏感。



可当他们看到一大群排着队等着接他们的家庭时,心中有了很多的安全感。


当听到陌生的女人叫着自己的名字,然后一步步走来,含着眼泪将自己抱起亲吻的时候,这些孩子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这些接待的家庭中很多是基督徒,他们以极大的爱心来照顾这些孩子,以至于多年以后,这些孩子回忆起来都充满感激地说: 他们是真正的基督徒。



也因为这样,温顿的工作遭到一些当地犹太拉比的反对,他们告诉温顿,将犹太小孩带到基督徒家庭是不可以的。


而温顿却告诉他们:我不会停的,除非你想看到犹太人死在布拉格也不愿意他们在基督教家庭成长,那是你们的问题,我才不管呢。


而温顿自己的父母也是德国犹太人,他们后来在英国改信基督教,温顿亦在教会受洗。





-03-


为人父母者,都知道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走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充满了令人悲伤的生离和死别。



一个孩子回忆,那是一个早晨,母亲忽然放下手中的叉子,低声说,孩子们可以去英国了。


一旁的父亲顿了一下抬起头,眼睛里 噙满了泪水,然后说: 我们得让她们去!


屋子里充满了悲伤,气氛很奇怪,爸爸很悲伤,妈妈完全垮了,但为了孩子,不管多么不情愿,他们只能分开。



另一个孩子也清楚记得分别时的场景,她的父亲对她说,“你得要 长途旅行了,去一个叫英国的国家,但我 不能跟你一起去......”



在即将离别的火车上,这些父母含着眼泪将自己的孩子送走,孩子虽小,但完全能够感受到父母那时的悲伤。



每当她们想起当时的场景,都忍不住落泪。



一个母亲和女儿在分别时相拥泪奔,母亲拿出一张丝巾擦着女儿的眼泪,而那张丝巾成为了这个犹太小姑娘最宝贵的东西。



因为那张浸透着母亲眼泪的丝巾成为了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之后母亲遇害,女孩将丝巾一直珍藏到老。


车站上的离别也几乎成为了孩子和父母永远的告别,当二战全面爆发后,留在捷克的父母相继被抓入集中营惨遭屠杀。



一个孩子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母亲告诉她:


我最亲爱的孩子,我很高兴你能去那边,远离这片地狱,50岁以下的犹太人都去劳动营了,我们也去,不要为我们担心,我很高兴你不用在此受罪....


而这封信成为了母亲的遗书。



另一个男孩收到父亲最后的信:


我们接到命令要收拾一下,我们要被转移到别处去....不要忘记我们教给你的规诫,希望全能的神保佑你长大,成为正直的人!



艾尔斯.韦伯 (lse Weber) 是捷克非常优秀的作家和作曲家,当纳粹于1939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时,韦伯想办法将他们的长子送到了英国。


不幸的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以及他们的小儿子汤米于1942年被送到了特雷津集中营。



她在集中营中写了很多诗,并将它们创作为音乐。


当纳粹将汤米和其他孩子送进毒气室时,本可以幸免的韦伯自愿选择和孩子一起进入毒气室。


在孩子们最恐慌的时候,她唱着自己创作的童谣《 Wiegala 》陪孩子一起走向死亡。



滑动下方区域

查看完整歌词

(这首童谣的旋律和歌词非常简单,但却异常感人、直抵人心,因为还没看到有人翻译过歌词,我只能在用谷歌将大意翻译出来,希望懂德语的朋友提供更好的翻译)


Wiegala,wiegala,weier,

风在七弦琴上歌唱。

它在绿色的芦苇丛中歌唱得如此甜蜜。

夜莺唱着歌。

Wiegala,wiegala,weier,

风吹奏着里拉琴。

Wiegala,wiegala,werne,

月亮是一个灯笼。

它矗立在黑暗的穹苍中

凝视着这个世界。

Wiegala,wiegala,werne,

月亮是一个灯笼。

Wiegala,weigala,wille,

世界是多么的沉默!

没有声音打扰这可爱的平静。

睡觉,我的小孩,要睡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