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亏损百亿,即将上市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6-27 09:10

正文




继小米之后,美团成为年内即将登陆港交所的第二个重磅新经济公司。但是,比起上市,我们更关注无边界扩张的美团如何盈利。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6月22日, 美团点评(以下简称“美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港股将迎来近十年来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6月25日,招股书在港交所官网披露。招股书显示,美团此次赴港上市的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等清一色的国际外资大行。

美团上市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因为此前美团创始人王兴对于“上市”一直都持“不着急”的态度,去年10月,王兴还对媒体表示过“美团点评并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现在并不是美团上市的最好时机”。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团就递交了IPO申请,难道现在是美团上市的“好时机”了吗?

从当下的宏观环境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一方面,目前,中美贸易战充满变数、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港股也不例外。 恒指一度跌近年内最低点,而且呈现出科技股带头下跌的趋势。

另一方面, 独角兽概念的炒作热潮逐渐冷却, 比如康明药德、工业富联、360等新经济企业在A股的表现从“大起”转为“大落”,市值均遭不同程度的“腰斩”。虽然新经济企业日益受到重视,但资本市场还是更加关注价值投资,如果基本面不能与股价相匹配,科技股的估值泡沫将会被加速挤压,这对港股来说也是一样。

所以,在市场避险意识强烈的情况下,美团递交IPO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图为6月26日数据, 恒生指数已跌破三万点关口

今年年初,王兴在一次公开发布会上透露,2017年美团点评交易额达到3600亿元,收入达330亿元。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2015年至2017年,美团累计亏损约为353.02亿元。 而单从2017年全年来看,美团整体收入339亿元,净亏损达到189.88亿元。

美团成立了8年,融了7轮资,粗略计算已公开的金额,其融资金额约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60亿元。也就是说, 烧了几百个亿,美团还没烧出“盈利”。 当然,靠“烧钱”续命的互联网企业不止美团一家,小米2017年亏损439亿,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的京东连亏14年,包括在美股上市的爱奇艺、哔哩哔哩都还没从“亏损的泥潭”里爬出来。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但美团背负的风险比这些企业都要大。一方面,美团的业务非常多元化,包括外卖、点评、酒店、旅游、打车、票务、短租、家政、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生鲜电商等互联网新业态的方方面面, 看似为用户搭建了一个生活服务平台,但实际上这些业务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 以腾讯为例,腾讯在游戏、金融、文娱、新零售等产业均有布局,但腾讯的核心是以社交汇聚的流量为基础。所以,即便腾讯布局的各个领域毫不相关,但用户群体几乎是同一批人。

而美团至今为止身上最显眼的标签是“外卖”,我们很难说选择了美团外卖的人,就一定会选择美团打车。这些单独存在的产业,美团并没有将它们形成必要的连接,这就意味着 美团每布局一个领域,就要重新建立一次用户基础。


业务杂乱无章,直接导致美团融资再多都不够用,而最要命的是,迄今为止, 美团所有业务里只有外卖和酒店、旅游业务最赚钱,其它业务几乎都在亏损。


图片来源:国际金融报

另一方面,多元化的业务线让美团处在一个“四面迎敌”的状态。美团目前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有:饿了么、滴滴出行、携程旅游、ofo、百度糯米、盒马鲜生。 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都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美团想要介入只能依靠大量补贴。

尤其是去年布局的网约车业务,甚至快成为一个填不上的坑。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美团打车在南京上线仅10个月,补贴金额达到6亿元。上亿的资金只撬开了一个800多万常住人口的二线城市,而北京、上海常住人口按保守的官方口径来算,是南京的3倍。更不要提滴滴出行在美团打车上线后,立马开启的补贴战。


所以 从一级市场转向二级市场,通过上市筹集更多资金成为了美团继续参与竞争的唯一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