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零售参考
中国新零售研究影响力媒体——专注新零售行业分析、消费升级及品牌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龟社区  ·  我看好这个概念的潜力! ·  昨天  
淘股吧  ·  惊魂!尾盘大跳水...... ·  昨天  
投资眼老A  ·  炸了,有人砸盘!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数据中心越建越大,怎么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零售参考

月薪两万的年轻人,吃不起肯德基麦当劳了

新零售参考  · 公众号  ·  · 2025-01-02 13:00

正文


作者 | 吴迪

来源 | 品牌头版


餐饮行业的内卷时代,终于要结束了吗?

这个月,奶茶界的头部蜜雪冰城和餐饮界的头部肯德基相继宣布涨价,前者在北上广深的市区门店全场涨价1元,后者则选择直接涨价2%。


这种涨幅并不激烈,但依旧能反映一些问题,最起码说明即使是餐饮界的头部,在极度内卷的大环境下日子过得也不太舒服,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定价策略,盈利将达不到预期。


事实上,肯德基今年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肯德基总收入为65.55亿美元,同比增长3%,但经营利润率为15.2%,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


营收的缓慢增长、利润率的下滑,也侧面说明了当下餐饮价格战内卷的底层逻辑。


而餐饮头部品牌率先涨价,必然也会影响到其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不是说肯德基涨价了就利好麦当劳汉堡王,而是说麦当劳汉堡王也会跟进肯德基的涨价策略,原因就是它俩也想要更高的利润。


进一步说,三个主流汉堡品牌涨价了,那么华莱士、塔斯汀这种较为便宜的汉堡品牌当然也会跟着涨,最后的结果就是消费者无论挑选哪个品牌,其用餐成本都会提高。


相同的逻辑就是今年年中,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品牌一起宣布不打价格战,表现出了同仇敌忾的决心,虽然它们很快就食言,经销商又开始降价卖车,但这是由于在汽车领域有国产新能源的降维打击,而在餐饮领域,你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来引领质变。


所以说,涨价,将会是未来、起码是2025年餐饮行业的主基调。




降价的麦当劳,
狙击涨价的肯德基

有时候,我不得不怀疑麦当劳是提前洞悉了肯德基想要涨价的意图,提前布局了一场“商战”。


理由很简单,因为麦当劳麦当劳在12月初下调了外卖费 (外卖费由9元变为6元并收取打包费) ,这实际上等于是变相降价,以获取更多外卖订单。


在肯德基涨价前,宣布自己降价,这绝对是很巧妙的一步棋,麦当劳可以借此进一步凸显出自己的性价比。


当然了,麦当劳这次降价与我开头所说的行业涨价并不冲突,因为肯德基早在年初就将外卖费的9元变为6元并收取打包费,而且相较于肯德基两年一次的调价,麦当劳的调价次数是两年两次。



早在去年年初,麦当劳的“穷鬼两件套” (1+1随心配) 就涨价1元,从12.9元来到13.9元;去年12月27日,麦当劳又对部分单品和套餐价格出现了调整,平均涨幅3%。


就作为麦当劳常客的我而言,在过去用外卖点麦当劳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但到店取的次数是很多的,对外卖降级的体感绝对远低于产品涨价的体感。


肯德基的这次涨价,其幅度是比麦当劳略低的,据了解,这次调价平均涨幅为2%,具体调整范围在0.5元至2元不等。


图源:微博热搜

而对此,肯德基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调价的理由,即结合运营成本的变化,公司会定期评估并谨慎调整价格结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调,但肯德基广受欢迎的优惠套餐,如“疯四”特惠、“疯日”活动、“OK餐”以及“儿童餐”等,将维持原价不变。


这一举措旨在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用餐选择,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别是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消费群体,以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品牌忠诚度。




合情合理的涨价,
消费者为何不满意?

其实品牌在合理区间内的适当调价,咱们消费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只要商家不卖假货、不降低服务质量,咱们也犯不着较劲。


只是说,价格的调整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让消费者突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抱怨两句也属人之常情。


但问题是,肯德基有“温水煮青蛙”之嫌,就比如这次,肯德基的负责人表示,未来,肯德基将在继续提供高品质餐饮服务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努力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肯德基明显有些“心口不一”——今年的调整动作过非常频繁,且步步都踩在消费者的痛点上。


就像下半年8月的“限酱令”细致到不同的产品规格分别配多少包的数量,引发了消费者的抱怨。


根据规定,只有薯条和黄金鸡块才配酱。而且,酱料的数量也有限制:


薯条 (小) 送一包番茄酱;薯条 (中) 送2包番茄酱;薯条 (大) 送2包番茄酱;黄金鸡块送1盒糖醋酱或甜辣酱。


图源:小红书网友

购买指定的产品才能获得指定的酱料,这对于习惯了混搭的酱料脑袋来说是在短期内难以接受的。


不光缩减酱料供应,肯德基还对其他配套服务下手。比如下单全鸡才配手套、可乐取消吸管,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指定原味鸡部位等等。


肯德基K咖啡也发布公告,下架奉客三件套,以后喝咖啡不再配糖、奶和搅拌棒。


对货品成本精打细算,追求降本增效的肯德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体验感。


其实消费者明白肯德基的限酱做法合情合理,毕竟人家是开门做生意的,不进行限酱,每天的成本会增加很多。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德基对酱料的严格管控,霎时间要改掉多年的饮食习惯,反而会触发抵抗心理,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消费者教育过程。


就拿我本人来说,是热辣香骨鸡和吮指原味鸡的忠实粉丝,但配酱一定要配甜辣酱,但自从限酱后,我就只能领到番茄酱,故而降低了“疯狂星期四”的频率。




餐饮行业,
正在驶离价格战

将话题说回餐饮界的内卷问题上。在肯德基的限酱、涨价的动作中,我们大抵能感到餐饮业近两年的不易,像肯德基自1987年进入中国,免费拿酱的策略有着36年的历史,没曾想倒在了2024年。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2024年,会发现餐饮业价格战厮杀激烈,9.9元三个汉堡、4.9元的咖啡来袭,强如海底捞也得推出9.9元锅底、30元吃火锅的新品牌,这在过去是完全难以想象的。


图源:小红书网友

内卷来自外部竞争的加剧,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利润被极限挤压;也来自内部成本的居高不下,房租、食材、员工等成本也隐有提升。


于是,餐饮业迎来了预料之中的持续增长和猝不及防的疯狂内卷。


在这种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攀升的经营成本,餐饮企业不得不寻求更加高效、精益的经营方式。


餐饮巨头们纷纷上调价格,或与拒绝非理性价格战有关。事实上,今年以来,西贝、喜茶、杨国福、星巴克等一批头部餐企纷纷喊出“拒绝低价内卷”,呼吁行业回归良性、可持续发展。


今年9月,喜茶向事业合伙人发布的内部信称,当前行业陷入了同质化竞争,持续消耗着用户对茶饮产品和品牌的热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