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气候相关风险是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的观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话题与任务。世界各国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与控排有关的国际协议。CBRE世邦魏理仕最近一次对中国办公楼租户调查的结果显示,“楼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是租户选址时考虑的最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相关要素之一。
中国“30/60”目标下
商业地产气候风险管理新课题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简称“30/60”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实现这一目标,以商业房地产和金融系统为主的社会经济体系都需要拿出举措并做出改变,尤其是商业地产作为重要举措和落地抓手,需要首先把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因此,评估和建立相应的气候风险管理机制,并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是当务之急。如何科学合理地计量和评估气候风险,做到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资产管理日常成为主要课题。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商业地产占约14万亿美元,规模庞大,并预计将以年复合4%的速度持续增长。作为重要的资产配置之锚,识别并管理高风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期间,大量地产企业借此机会为环境、社会和治理(简称ESG)收集和整理数据,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和内控措施。下图为全球热点区域高风险资产分布区位示意图。
以具体公司气候风险示例: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导致某煤炭公司发电成本激增,销售下滑和收入锐减,直接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受损,进而增加公司的信用风险和贷款违约率。见下图表,只有19%的上市公司较好的管理了企业气候风险。
数据引用: MSCI ESG Research, based on companies in the MSCI ACWI IMI Index, as of Aug. 31, 2022
以具体住宅建筑气候风险示例: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导致房屋损值,房贷抵押价值降低引发客户违约,信用风险增加,金融系统产生更大损失。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2021年试点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金管局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有关气候风险管理的监管手册(GS-1),GS-1就气候管理的关键要素为认可机构提供指引,阐述了金管局在评估认可机构气候相关风险管理工作方面的方法和期望。自2026年1月1日起,香港联交所上市合规需强制遵守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披露规定。2024年中国三大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旨在进一步规范化包括气候相关风险在内的披露指引。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气候风险日益增加,迫使企业和资产管理方积极寻求降低其投资组合中的碳排放量。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施透明的、端到端的气候风险评估和脱碳战略,来简化全球及资产层面复杂的驱动因素和多样化气候情景,使之更易于管理。这一通过核心气候风险指标建模评估的方法把气候风险主要为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对应商业地产也可以直接量化风险,解读改进措施:
CBRE与Climate X重塑
气候风险评估领域新标杆
CBRE近期与Climate X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显著提升气候风险评估能力。这一合作旨在为房地产投资者和租户提供全面的气候风险数据支持,助力他们进行可持续性规划、报告和决策。
Climate X平台将使CBRE的可持续性专家能够将气候风险情景和危害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这将极大地帮助客户评估不同地点的气候风险,如沿海洪水、干旱、极端高温、滑坡、风暴和野火等潜在威胁。此外,它还能辅助客户计算改造和收购项目的资本支出需求和投资回报,以提高资产的适应性和韧性。这一合作是简化可持续性领域的复杂性,以及积极应对企业面临的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方面迈出的的重要一步。
Climate X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数据来分析气候风险。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
-
数字孪生技术:
Climate X创建了一个地球的数字孪生体,这是一个虚拟模型,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条件。这使平台能够模拟和分析各种气候情景。
-
人工智能和物理工具:
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基于物理的模型来处理和解释超过500万亿个数据点。这有助于预测不同气候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
-
气候模型和现实数据:
Climate X将最新的气候模型与最新的现实数据相结合。这种组合有助于在细粒度水平上评估风险,城市地区的精度可达10x10米。
-
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平台进行气候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以模拟各种气候情景下的极端天气事件。这有助于了解未来潜在的风险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
财务影响评估:
该平台将物理气候风险转化为财务损失指标,使客户能够评估对其资产和投资组合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