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可谓是风云变幻,一条重磅消息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巴拿马竟然宣布退出 “一带一路” 倡议 !这一决定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大家都在纷纷猜测,一向与中国在 “一带一路” 合作中有着密切往来的巴拿马,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美国染指巴拿马运河的历史
想要弄清楚这背后的关联,我们得先把目光拉回到过去,好好捋一捋美国与巴拿马运河那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 。巴拿马运河,这条全长仅 82 千米的人工水道,却有着 “世界桥梁” 的美誉,它横跨巴拿马地峡,一头连着太平洋,一头接着大西洋,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航运命脉。凭借着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巴拿马运河在国际贸易和军事战略上的价值不可估量。
1903 年,美国瞅准时机,支持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随后迅速与巴拿马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美国获得了开凿运河以及 “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 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这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巴拿马运河就像美国的 “私人提款机”,源源不断地为美国输送着财富。美国不仅掌控着运河的运营大权,还在运河区建立起军事基地,派驻大量军队,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 “国中之国”,肆意干涉巴拿马内政,巴拿马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巴拿马人民从未放弃过收回运河主权的努力。他们不断抗争,游行示威、罢工抗议,各种方式都用上了。终于,在 1977 年,巴美两国签署了《托里霍斯 - 卡特条约》,规定到 1999 年 12 月 31 日,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经过多年的不懈斗争,巴拿马人民终于在 1999 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成功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结束了美国长达近百年的控制 。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之路
这段收回主权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在早期的抗争中,巴拿马人民面对的是强大的美国,力量悬殊巨大。但他们毫不畏惧,一次次走上街头,用自己的身躯表达对美国霸权的不满。1964 年,巴拿马学生为了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与美军发生激烈冲突,美军开枪镇压,造成了数百名巴拿马人伤亡 ,这一事件激起了巴拿马全国上下的愤怒,也让世界看到了美国的残暴,更坚定了巴拿马人民抗争的决心。
在众多为收回运河主权而努力的人中,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他在 1968 年发动军事政变掌控政权后,就将收回运河主权作为首要目标。他积极在全球奔走,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与美国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谈判 。在这个过程中,他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各种压力,包括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但他始终没有退缩。终于,在 1977 年,他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托里霍斯 - 卡特条约》,为巴拿马最终收回运河主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1981 年,托里霍斯将军死于一场离奇的坠机事故,很多人认为这与美国有关,但无论如何,他为巴拿马做出的贡献永远被铭记。
此后,巴拿马人民继续为实现 1999 年收回运河主权的目标而努力。尽管美国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干预,但巴拿马人民团结一心,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1999 年 12 月 31 日,这是一个值得巴拿马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巴拿马正式收回了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彻底结束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这一刻,无数巴拿马人欢呼雀跃,他们的泪水和笑容中,饱含着对先辈们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
美国 “卷土重来”,再谋运河控制权
特朗普的强硬表态
时光流转到当下,美国似乎又对巴拿马运河 “蠢蠢欲动” 。尤其是特朗普,这位行事风格一贯强硬的美国总统,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他甚至放狠话,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来达成这一目的 。还记得在他的就职演讲中,特朗普就大倒苦水,称美国船只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时被 “严重超额收费”,还遭到了不公平对待,所以美国必须夺回运河 。这番言论一出口,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巴拿马政府自然是强烈反对,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强调运河现在和将来都属于巴拿马,其管理运营权也将一直牢牢掌握在巴拿马手中 。
在这之后,特朗普仍不死心,不断提及要收回运河,给巴拿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他的这些强硬表态,让巴拿马国内人心惶惶,民众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活动,抗议美国妄图夺取运河的行径 。在这些示威活动中,巴拿马民众高举标语,上面写着 “运河是我们的,美国休想夺走” 等话语,表达出他们捍卫运河主权的坚定决心 。而美国政府的这些举动,也让原本就复杂的地区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充满了不确定性 。
鲁比奥的外交施压
除了特朗普的强硬表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鲁比奥就任国务卿后的首次外访,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巴拿马。他这一趟访问,表面上是商讨移民问题,但实际上,“收回” 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在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的会谈中,鲁比奥可谓是费尽心思,试图说服巴拿马政府在运河问题上做出让步 。他还大放厥词,声称中美一旦发生冲突,中国可能会关闭巴拿马运河,理由是运河入口处的两处港口由总部位于香港的公司运营 。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纯粹是在恶意抹黑中国,为美国收回运河制造舆论压力 。
面对鲁比奥的无理要求和荒谬言论,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态度坚决,明确表示不会就运河主权问题与美国进行任何谈判 。他强调,运河是巴拿马几代人奋斗的成果,是国家独立和尊严的象征,绝不可能拱手让人 。即便如此,鲁比奥的这次访问,还是给巴拿马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巴拿马国内一些亲美势力开始蠢蠢欲动,试图配合美国的行动,这也让巴拿马政府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以及运河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巴拿马退出 “一带一路” 与运河主权危机的关联
美国的威逼利诱
美国为了实现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目的,可谓是手段用尽,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一方面,美国以军事威胁为后盾,特朗普那句 “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收回运河”,就像一把高悬在巴拿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巴拿马政府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另一方面,美国又许以政治经济利益,试图拉拢巴拿马。在政治上,美国承诺给予巴拿马更多的国际支持,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为巴拿马站台;在经济上,美国表示会加大对巴拿马的投资,帮助巴拿马发展经济,还会降低巴拿马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 。
美国还在国际舆论上大做文章,抹黑中国参与 “一带一路” 合作的意图,编造出中国会控制巴拿马运河、威胁巴拿马主权等谣言 。美国媒体也纷纷配合,大肆报道这些不实言论,企图误导巴拿马民众和国际社会。美国政府还不断给巴拿马政府施压,要求巴拿马政府对参与 “一带一路” 合作的中国企业进行审查和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巴拿马国内一些亲美势力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在国内制造舆论压力,要求政府停止与中国的 “一带一路” 合作,向美国靠拢 。
巴拿马的无奈之举
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巴拿马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从国家主权安全角度来看,美国的军事威胁让巴拿马深感恐惧,如果不做出一些让步,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很可能再次面临被美国夺走的危险 。而运河对于巴拿马来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民族尊严的象征,一旦失去运河主权,巴拿马将失去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国家的发展也将陷入停滞 。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美国虽然承诺了很多经济利益,但这些承诺能否兑现还是未知数 。而 “一带一路” 倡议给巴拿马带来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的投资和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巴拿马的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发展和就业增长 。
在权衡利弊之后,巴拿马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宣布不再续签 “一带一路” 协议 。这一决定背后,满是无奈和心酸。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语气中也透露出对美国压力的无奈。他表示,巴拿马政府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稳定,才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巴拿马的这一选择,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小国在面对大国压力时的艰难处境 。
事件影响面面观
对 “一带一路” 的影响
巴拿马退出 “一带一路”,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他们会借此机会抹黑 “一带一路” 倡议,试图在沿线国家中制造恐慌和疑虑 。一些原本对 “一带一路” 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可能会因此更加谨慎,甚至打退堂鼓 。这对于 “一带一路” 倡议在全球的推广和深入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灰心丧气。中国一直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 “一带一路” 倡议,过去这些年,我们与众多国家的合作成果有目共睹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和互利共赢的案例,消除他们的疑虑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在与巴拿马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合作模式和机制,提高 “一带一路” 倡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