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海口至儋州!海南高速公路+1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这三种相处模式,让家越来越兴旺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一座城与344万人的双向奋斗 ·  3 天前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3 天前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当失明者拿起相机,会拍下怎样的照片 | 周末谈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10-14 09:42

正文


本文转载自新京报书评周刊(id:ibookreview)


我们一般都认为,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是视觉的表达。但是,你没有想过,如果不对焦、甚至不用眼睛也可能拍下好的照片呢?《失明的摄影师》一书的摄影师们就是这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创作。


他们如何能成为一名摄影师?当他们按下快门,相机记录下的物体他们自己并不能看到,这可以称之为摄影吗?


《我的脚是讲述的中心部分》 摄影:比尔·沃瑟尔,英国,2006。


作为习惯用眼睛来观察和判断事物的大多数人,我们极少有谁会走近失明者的世界,去体会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凝视着书中 他们拍下的这些照片,你或许也会感到仿佛一些障碍在消融,开始相信视觉和眼睛之外的感知方式,并且,意识到它们也同样能用摄影记录下来。



原文编著 | 朱利安·罗森斯坦 等

整合 | 小盐


《失明的摄影师》
编著:(英)朱利安·罗森斯坦

坎迪亚·麦克威廉 梅尔·古丁
译者:陈觅
版本: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2018年8月


我们可以从一张照片开始——


摄影:艾丽西亚·梅伦德斯(Alicia Meléndez)


这是一个土豆。它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大半,让人无法不去凝视它,甚至,想去触摸它。它像一个心形,也可能被阐释为情欲。拍摄者艾丽西亚·梅伦德斯是后天突然失明的,她保留着对视觉的记忆,但 这些 照片更展示了在失去视觉之后,她在束缚与发现中的新的自我。


下面两幅同样是艾丽西亚的作品——


摄影:艾丽西亚·梅伦德斯(Alicia Meléndez)


摄影:艾丽西亚·梅伦德斯(Alicia Meléndez)


《失明的摄影师》一书序言的作者坎迪亚·麦克威廉写道: “艾丽西亚·梅伦德斯关于纸船的作品让你不自觉地伸出手去找一张纸,重温童年熟悉的游戏——或许你闭着眼睛也能折好,你熟知每一个步骤,依靠直觉便能折叠、感受、向内向外、用力轻拽,你会意识到这是纸张而非布料,过于心急便会扯坏。你被这位摄影师带回到童年,甚至带回到婴儿的时候,对待一切陌生的事物都想把它们塞到嘴里。”


我们感受事物的方式,本就不只有观看,还可以去触摸、去嗅闻、去聆听、去畅饮、去品尝……但只有在失明摄影师们的作品中,这些感知的过程才被清晰地捕捉和印刻下来。


《无题》 摄影:阿尔贝托·洛兰卡,墨西哥,2012。


这只苹果比平常所见的苹果更多地展现了它的光泽、饱满与可能的甜香。而让它变得特别的,正是照相机背后那个看不见的摄影师。


触摸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下面这几幅由哈利·阿利森拍摄的照片中,都有一只正在抚触的手——


《蜗牛壳》摄影:哈利·阿利森,英国,2007。


《泰迪熊》 摄影:哈利·阿利森,英国,2007。


《保龄球》摄影:哈利·阿利森,英国,2007。


蜗牛壳上的纹理,泰迪熊柔软的毛绒,人正在仔细地体会它们各自独特的触感;三根手指深入保龄球,感受到的是突然变得沉甸甸的重量。


还有人拍摄一朵波斯菊在风中的绽放,一滴水下落时的形状,一个被长棍穿透却未破裂的肥皂泡……


摄影:亚伦·拉莫斯(Aarón Ramos)


《无题》 摄影:李彦双,中国,2009


《无题》,摄影:何塞·曼纽尔·帕切科,墨西哥,2006


这些照片的焦点也许是模糊的,构图也经常挑战着我们的习惯,但如坎迪亚·麦克威廉在序言中所写: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摄影师在拍照之前用手或心充分地体验过这些画面中的情景,而不是从持续的、带有表演性质的生活影像中取巧地抽取冰冷的一帧,同其他时刻毫无分别。”


再日常不过的事物,再普通不过的角度,都焕发出了新异的光彩。有不同的人不约而同地低头拍下了自己的脚和周围的地面,这是什么?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吗?


《无题》 摄影:雷蒙·吉梅内斯,墨西,2012。


《我的脚是讲述的中心部分》 摄影:比尔·沃瑟尔,英国,2006。


虽然不算太多,但他们中也有人将镜头对准了人,尤其是人的表情。如果按我们惯常的打量方式去看这些照片,也许会不知道该关注的是什么,但只要在想象中将容貌、衣着等等属于外在的东西搁置,其捕捉的核心就很快明了起来——是情绪,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交流、亲密和喜悦。


摄影:坦维尔·布什,英国,2009


摄影:坦维尔·布什,英国,2009


《无题》 摄影:李琦,中国,2009


所以,失明摄影师们的作品算得上奇迹吗?也许并不是,它们只是提醒了我们那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那些被我们轻易忽略掉的形式与状态。它们帮助我们领悟到,如书中所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