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法在线
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这里有全面、详细、持续更新的专业学习、升学考试、求职工作等精华内容。感谢关注,欢迎多多推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法在线

我的红圈所合伙人之路

青法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21 09:18

正文







编者 被采访人目前为某红圈所合伙人。在此之前,被采访人曾在外资所境外办公室工作多年。在本期采访中,被采访人将对于红圈所升任合伙人的途径,以及外资所和内资所对比等话题分享其经验及观点。


本文目录

一、 从国外到国内,从外资律所到内资律所

(一) 从外资所进入内资所的缘由

(二) 外资所与内资所工作方式对比

二、从资深律师到合伙人

(一) 在内资所升任合伙人的途径

(二)升任合伙人需要克服的挑战

三、职场经验分享

(一)给年轻法律人的建议

(二)境外律师回国工作前需考虑的因素



一、从国外到国内,从外资律所到中资律所


1. 您自执业开始便在外资律所的境外办公室工作。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回内地工作?又是出于什么考虑进入内资律所工作?


我当时是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需要留在国内一段时间,所以就尝试在国内找工作。我之前因为业务合作, 认识了一个红圈所合伙人 ,便联系他看看有没有机会。他和我交流之后,提到他所在的律所, 做我这个领域的律师非常少 ,因此我加入的话,一来对于律所而言能够增强所内该领域的专业度,二来对我个人而言也能凸显我的个人特色和价值。经过他的引荐,我加入了该红圈所,后续升任合伙人。

其实当时,我也有考虑外资所的国内办公室,权衡之下没有去外资所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外资所,我这样的背景(外国bar+外资所境外办公室资深律师)其实并不罕见, 我只能说符合外资所的录用需求,但没有特别大的个人优势或者个人特色 。第二,外资所在升任equity partner的考虑上,其实很看重忠诚度。即便你已经是资深律师了,你新加入一个外资所,一两年内升equity partner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你本来就是另外一个所的equity partner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如果我想在外资所升equity partner,那我还得花上更多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成本是否值得,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比如说我本人觉得不太值得,因为到了资深律师之后,我个人的业务能力已经成熟,可以通过自行学习的方式(比如看书、看业务文章、办案等)跟进最新法律动态, 不再需要有个人 “带”我工作 。所以我更关心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经济利益。但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外资所稳定的收入,响亮的平台更符合他们的需求。因此,我认为对于外资所资深律师而言,是留在外资所,还是去内资所,没有说哪个更好,而是一个基于个人需求的选择。


2. 对于资深律师而言,外资律所和内资律所在工作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您是如何适应这些不同之处的?


我觉得外资所和内资所的核心不同在于: 内资所没有系统的培训和管理制度 。这种培训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层面:

一是, 初年级律师培训和管理的缺失 :对于初年级小朋友,绝大部分内资所没有一个所内层面的培训计划,小朋友基本功是否扎实,工作方法论是否有效,完全看各组老板的习惯和风格。比如说有些组,老板偏技术流,那么小朋友会被培养地稍微好一点,知道拿到项目之后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有些组老板不太注重业务精细度,那么小朋友工作也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能等着上级分派任务,再机械性地完成。这样不利于初年级律师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对业务的系统性认识。


二是, 秘书培训和管理的缺失 :内资所团队秘书的数量(按比例而言)远远少于外资所。这导致两个结果,第一,秘书工作非常辛苦,第二,初年级律师不得不承担一部分本应该由秘书完成的工作,导致秘书和初年级律师的分工变得模糊不清。其实如果秘书的数量充足的话, 一些和法律无关的事情,可以交给秘书 ,而小朋友就可以专注在业务上面,这样分工就很明确,业务也会更加有效率。此外,很多内资所对于秘书也没有系统性的培训,导致合伙人/高年级律师有时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秘书交待工作,这个也会降低效率。


三是, 所内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的模糊 :比如说跨领域、跨团队的合作,很多时候也没有一些标准的流程/分工。


就我个人而言,由于我在外资所工作了很多年,所以我可以把我的一些方法论给到初年级律师和秘书,让他们按照我的流程来工作,所以这个对我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初年级律师而言,我会建议他们选择律所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律所或者团队的培训机制,尽量选择一些培训机制比较完善的律所或者团队。


二、 从资深律师到合伙人


1. 对于只有外国执业资格且一直在境外工作的律师,如果想在内资所寻找可以晋升合伙人的职位,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我个人认为, 如果资深律师(无论外所内所)想要去另一个律所 做合伙人 的话,一个核心条件就是: 你的长板,刚好是你想要加入的律所的短板 。比如说,我现在工作这个律所,在我加入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在跨境并购很专业的合伙人。那么如果我也是做并购的,我的经验并不会被这个律所需要,他们大概率不会给我做合伙人的机会。我之所以能够顺利拿到合伙人的机会,是因为我的业务领域是较为小众的,也是这个律所缺失的,因此就有了机会。


在渠道方面,最主要、最有效率的途径还是同行相互介绍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机会认识其他律所的同行。和同行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但我个人认为渠道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前述提到的个人的长板是否刚好是律所短板的问题


2. 外国执业背景的律师要在内资所升合伙人,需要克服哪些挑战?


最主要的挑战还是开拓案源的问题。在顾问/资深律师阶段,你的目标是把工作做好,但到了合伙人阶段, 你的目标就变成了创收 。创收最直接的就是所内的口碑。所内别的合伙人找你合作业务,你做好了,那么你在所内的口碑就渐渐上去了,以后有类似的业务,别的合伙人也会提前想到你。这样一来二去,你的案源就渐渐稳定了。当然讲座、业务文章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这些的效果并不明显,我觉得最直接有效的还是将别人推荐给你的案子做好。



三、职场老人的碎碎念


1. 回顾您的执业经历,您是否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想要和年轻法律人分享?


我认为律师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反思。具体而言,反思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对自己 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比如说,如果你是初年级律师,那么你在团队中就是打辅助的角色,并且你所处的阶段就是建立业务能力的阶段。这时候,不要埋怨做一些苦力活,因为只有做好苦力活了才能够成长。


其次,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总结,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比如说,在工作几年之后,你就要开始分析自己的性格, 开始逐渐确定一下自己的长远发展计划。 比如说做律师,有些人是技术派,有些人是社交派。那工作几年之后,你就要思考,你是想走技术派,还是想走社交派。此外,不同的律所,不同的团队,也会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你要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


最后,要学会思考、分析一些前辈的工作习惯和经历 一个人能够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此,如果你有机会在一些大合伙人的手下工作,一定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并且记下一些可以学习的地方。此外,对于团队里面的资深律师或者顾问,他们身上肯定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 对于有意从境外回到境内执业的法律人士(特别是资深律师),您认为在作出回境内这个决定前,有哪些因素需要考虑清楚?


我觉得去一个地方工作,工作只是一部分,在这个地方生活才是更主要的部分。因此我觉得国内和国外工作,更多是生活方式上的选择(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间)。我始终觉得单纯职业发展这个因素,很难让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扎根。其他的一些差别,比如收入、职场文化的区别,这些何者更优见仁见智,最终还是看个人选择。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学堂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学堂”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