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6月2日,“一带一路”国家形象与城市品牌论坛暨新都“升庵文化城市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市新都区成功举办。来自人文历史、文化产业、城市品牌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城市品牌打造展开热烈讨论。新都区著名人文符号——文学巨匠杨升庵的精神与文化,在本次会议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专家一致认为,升庵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伴随着新都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卫星城的发展,将进一步得到弘扬和传播。
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母涛在致辞中表示,新都要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加快推进升庵文化的深度研究与传承工作,充分挖掘升庵文化的当代价值,打造好“升庵文化”这张名片,为传承巴蜀文明、弘扬天府文化、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作出积极贡献。
▲
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母涛
新都区委书记刘任远在致辞中表示,新都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以来,秉持着在繁荣的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和独特魅力,沉淀和凝聚了星汉灿烂的历史文明。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被点亮。新都区将把握契机、趁势发力,从起点再出发,积极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历史的深度、现实的角度和世界的视野中去探寻新的发展方位,让世界重新了解新都、认识新都。
▲
新都区委书记刘任远
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说,城市应该是一个品牌,城市也应该是一个窗口,它是一个时代的窗口,一个国家的窗口。新都区这座城市作为“一带一路”链条上的名片,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扬工匠精神,主动走出去融入世界,同时也要大力挖掘升庵文化等软文化资源,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
▲
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城市品牌打造,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一座城市,伴随着一些名人的成长,往往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源,都是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升庵先生对哲学的重要理解就包含着“变”,“变”和新都的“新”是连在一起的,而这个思想对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认为,如今的新都区,作为杨升庵的故里,理应承担起升庵文化挖掘与弘扬的重任。在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和品牌提升的过程中,把升庵文化作为重点打造的文化符号,这是对新都人民的负责,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负责。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
城市品牌专家,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副主任张洪兴在高峰对话中讲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新都这个地方文化底蕴很深厚,新都区在挖掘杨升庵这一极具价值的文化符号时,应该通过科学的规划,系统化、个性化、集中化、持续化地将升庵文化上升到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营销的高度来看待。
▲
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蒋安全致辞
▲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
▲
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郑自强致辞
升庵文化升庵精神
逾越岁月长河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