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股骨下段髓腔内的“爆米花”你会诊断吗? ·  5 天前  
drpei  ·  小女孩尿尿后到底要不要擦屁股? ·  5 天前  
贝壳社  ·  Nature重磅:CRISPR筛选发现逆转大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4049】2024 WCLC | 吴一龙:肺癌脑转移治疗添新证,CTONG2003研究结果显示颅内及全身PFS双获益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9-14 20:10

正文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9月7日至10日,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美国圣迭戈盛大召开。来自全球的超6000名肺癌领域专家共襄盛举,在会中分享最新临床研究成果,交流肺癌领域最新进展。其中,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牵头开展的CTONG 2003研究以壁报形式报告了结果(编号:#PT01.11.05),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放疗一线治疗伴有脑转移(BM)的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放疗,显示了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获益。【肿瘤资讯】特邀吴一龙教授接受采访,分享研究开展初衷并分析数据亮点,展望BM患者治疗的未来探索方向。

特邀嘉宾:吴一龙教授

吴一龙
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GDMDA)会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首席专家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
2018-2023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理事长,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点击观看完整版采访视频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易发脑转移,免疫治疗能否治疗脑转移存在争议

吴一龙教授:BM是NSCLC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初诊时约30%~40%的患者已经可能存在BM,整个病程中几乎一半的患者可能发展出BM,因此,如何治疗BM是临床医生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免疫治疗时代,对于伴BM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临床上会根据患者PD-L1表达情况,给予免疫±化疗的治疗方案。对于颅内症状明显的患者,会先考虑给予颅内放疗稳定颅内症状,对无颅内症状的患者,会考虑暂时不给予颅内放疗,先进行全身治疗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给予颅内放疗。既往临床中对于免疫治疗存在误解,虽然认可其作为驱动基因阴性患者晚期一线治疗的地位,但对于其能否透过血脑屏障仍然存在争议。基于此,我们设计开展了CTONG 2003研究,尝试评估免疫治疗对于伴有BM的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能否起到治疗作用。



脑转移患者常被临床研究排除,CTONG 2003研究全部纳入脑转移患者评估疗效

吴一龙教授:此前针对基线BM的疗效数据多来自于注册研究中的亚组分析、回顾性研究或真实世界研究。注册临床研究往往设置较为严苛的入组条件,即使入组伴有BM的患者,也是无症状或经治疗症状稳定的患者,BM患者常常被临床研究排除。

鉴于转移瘤的复杂性、独特的脑部微环境以及获取组织标本的临床挑战,脑转移瘤的研究和治疗进展缓慢。2020 年FDA指南指出:脑转移瘤患者历来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因为担心他们的预期寿命缩短、表现不佳以及相关的毒性风险。

图1. CTONG 2003研究设计图

CTONG 2003研究则纳入了初诊时存在BM的患者,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的BM患者。研究采取是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设计,试验组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化疗±颅内放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化疗±颅内放疗,是否进行颅内放疗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决定,例如对于入组时有颅内高压症状的患者,必须进行颅内放疗。且颅内放疗要做到与免疫治疗同步,在首次用药后42天内完成颅内放疗。我们目的是探索这种新的治疗模式的疗效和可行性,评估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颅内PFS能否达到预期。我们非常期待这项随机对照研究得到很好的结果,为免疫治疗在BM患者中的疗效正名。

表1. 入组患者基线状况



CTONG 2003研究提前终止,免疫联合治疗为患者带来PFS、iPFS获益

吴一龙教授:研究目前已经提前终止,终止的原因并非是免疫治疗无法为BM患者带来获益,而是临床实践模式已经改变,基于现有研究模式无法为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因此提前结束了治疗。然而,在截至目前已经入组的60例患者中,我们仍然观察到了非常喜人的结果。卡瑞利珠单抗组对比安慰剂组改善了PFS(9.7个月 vs. 6.7个月,HR = 0.57;95% CI: 0.29-1.11)和iPFS(12.个月 vs. 8.4个月,HR = 0.46, 95% CI: 0.22-0.99),在BM患者中延长了3个月的PFS,这一成绩非常优异,而iPFS更是延长了接近4个月,更是令人惊喜。研究结果显示了卡瑞利珠单抗对于BM患者非常好的疗效,也为临床实践带来启示,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BM患者,也可以在一线采取免疫联合化疗的模式进行治疗。

图2. PFS与iPFS曲线

安全性方面,两组安全性数据分析显示,卡瑞利珠单抗组整体安全可耐受,未发生非预期的安全性事件,且与安慰剂组相比,联合免疫治疗并未增加患者的放疗相关不良事件。



积极探索脑转移发生机制,以更多联合方案为患者带来获益

吴一龙教授:对于BM患者的未来临床实践,应按照驱动基因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进行划分。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标准治疗模式已经形成,TKI药物往往也可以对BM产生疗效。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患者,根据CTONG 2003研究结果,我们应首先在一线给予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我们需要开展更多基础研究明确BM的发生机制,明确机制后才可以针对性地给予精准治疗。此外,则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多的联合治疗方案,以为BM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只有这两种探索方向共同发展,相互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BM,给予患者更好的预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老猫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