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许昌市七一社区辖区内坐落着胖东来的总部,近两年随着着胖东来的爆火,全国多地民众千里迢迢奔赴胖东来购物,每日在胖东来门前排起长队。胖东来爆火的诸多因素中,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与卓越管理无疑是最关键一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七一社区第一书记马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她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完善法律机制,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制假(劣)、贩假(劣)者。强化法律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农药残留超标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非法添加,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马静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是食品生产监管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仍不够明确,监管链条存在交叉或缺失。
二是食品安全信息由不同部门掌握,特别是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难以实现部门间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准确的衔接与合作。
三是检验制度在透明和监督方面有一定的缺失,抽样检验的样品与流向市场的一般性产品的关系怎样等,普通民众并不知道。
四是在生产经营方面,有的食品厂商为了追求利益,随意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有害物质。
同时,有些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因为贪图小便宜等原因,致使不法食品制造商有机可图,给了不安全食品生存空间。
对于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马静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包括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全环节的责任界定,以及出现问题后的追溯和赔偿机制等,使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承担更清晰、更严格的法律责任。
二是加强行业监管。胖东来下架农残超标蔬菜事件,反映出我国农产品安全管理中存在检测覆盖不足、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大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检测部门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投入,普及先进检测技术,提高检测能力和效率,实现对食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检测覆盖。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链条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的抽检频次,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
三是强化企业责任。要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建立严格的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食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食品可追溯。同时,加大对超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四是提升消费者意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媒体报道等,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简化维权流程,降低维权成本,同时加大对消费者维权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有保证食品的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才能让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马静说。
链接:食品追溯,势在必行
(追溯微信:13223712978)
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卓奇食品追溯平台是由政府部门参与监督,各食品企业参与配合,消费者可以全面、公开查询所有食品追溯信息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平台以客观、公正、快速、务实为基本要求,以具有独立身份证明的二维码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保证平台上的每一件食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查。有利于建立企业生产流通、百姓日常消费、政府监管数据的协调共享与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真实、通明、公开和互联互通,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局面。